「又降息了!」網路論壇上出現定存族的哀嚎聲,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份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結束後,宣布降息一碼。
有趣的是,在FED新的經濟預測中, 將美國今年GDP成長率較6月份預測值上修 0.1個百分點到2.2%,而通膨和核心通膨維持不變,只有失業率預估值上調0.1%到3.7%。其實整體經濟表現尚稱穩健,但是聯準會還是降息。
FED這個動作稱為「預防式降息」,效用在於維持經濟的成長,防範下行風險,1995、1998年曾經出現過,雖是如此,不可否認的是,自今年初FED停止升息、7月開始降息以來,全球「鴿聲四起」,從先進國家的歐洲、澳洲、紐西蘭到新興市場的巴西、印度、韓國、印尼等紛紛降息,日本更是繼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為了刺激景氣,各國央行爭先恐後下調利率,或著祭出各種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資金瘋狗浪再度降臨。
日本最先進入負利率
政府基金的資產配置值得參考
事實上,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已經上看17兆美元,與年初相比增至2倍,佔整體債券的約四分之一,更誇張的是,丹麥第三大的日德蘭銀行還推出年利率為 -0.5%的十年期房貸,也就是出現「債務每月所減少的金額、將超過償還的金額」的荒謬情境。
然而經濟動能還是疲軟,我們可能進入了持續低成長、低利率的「兩低世界」,對投資人來說,如何調整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實令人頭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日本早已進入負利率環境,其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成立於2006年,目前是全球最大退休基金,在2019年第一季規模已近160兆日圓(約46.4兆新台幣)。
成立之初,GPIF將半數以上的資金投入日本債券,在2014年變更投資政策,增加海外地區和股票等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重,減持低收益的日本債券,以求取更高的報酬。
特別提醒的是,同樣是超低利率環境,現在和2009年FED帶頭降息又進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的狀況有所不同,現階段景氣在本次循環的後段,股市也在相對高點,這是擬定投資策略時必須特別考量的差異,以下有三個角度提供參考 :
地區和工具多樣化
避免單一風險
股市不可偏廢,但須調整投資組合。民眾常會因市場波動激烈,擔心風險對股票敬而遠之。然而,從上述GPIF的例子來看,股票提供的長期投資報酬率仍是各項投資工具之首,美國標普500指數自1965年以來的平均年報酬率為9.97%,要對抗通膨,提升投資報酬率,還是必須將股票納入投資組合。
二、資產配置調整,投資區域分散。台股殖利率高達4.32%(證交所統計,8月底截止),在低利率時代非常吸睛,加上海外資金回流,台股在亞股中相對強勢。
但必須留意,以台灣加權指數來說,約一半是電子股(如附圖二),如果是交投熱絡的台灣50 ETF(0050),電子股所佔比重更超過六成(如附圖三),這在全球主要國家股市中少見,台股投資容易受到科技產業景氣牽動。
因此,如果投資組合只有台股,或著退休理財只想「存股」,須謹慎應對未來產業或企業興衰。
要減少此一干擾,可以把投資組合國際化,布局美國、陸港、歐洲、日本等各國股市,擔心震盪的投資者一樣可以選擇海外的低波動ETF,如附圖四。SPLV、SPHD投資區域是美國,IDLV、EELV、LVHI則布局在非美的市場,方便資產配置。
三、投資工具多樣,改變既定印象。以往固定收益如債券、貨幣多有利息,也就是殖利率大於零,是資產配置的常用工具,而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是沒有利息的商品,不一定會納入資產配置。
不過,當歐、日等先進國家債券殖利率已經出現負值,黃金的零收益率就會凸顯出其價值。
附圖五為2008年以來黃金價格走勢日K線圖,可以看出,自2009年3月FED推動QE後,金價即一路走高,美國前FED主席葛林斯潘曾表示,他認為不久之後,負殖利率即將蔓延到美國公債。
如此看來,黃金走勢值得追蹤,甚至於本來已呈現疲態,但能提供固定收益的REITs,都開始轉強,像Vanguard房地產ETF(VNQ) 今年大漲25.32%便是一例。
展望未來,當超低利率,甚至於負利率成為常態時,資產配置更加重要,股市、海外市場、商品、房地產等相關工具可視本身需求分配。當然,也要提醒大家,如果經濟未能回溫,某種程度的調整或回檔將是難免,設立停利(損)點並執行,可管控風險,畢竟陰天出門,還是帶把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