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轉投資與子公司、孫公司眾多,也代表了鴻海對於未來產業趨勢的布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喊出的「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更是為了讓集團從代工廠積極轉型,此為旗下子公司與轉投資公司的重要方向。
但是,綜觀泛鴻海集團幾個重要小金雞,不少投資以及新事業的開發,至今仍有待發酵,這一年來的財報、股價表現均稱不上優秀,也拖累了母公司的表現。
工業富聯 擺脫不了代工宿命 毛利率僅八%
近期鴻海最受矚目的小金雞,當屬集團持股八四.八%的工業富聯(FII)。
六月初,工業富聯以審核三十六天便通過的速度,閃電在中國上海證交所A股掛牌、連拉三支漲停板後,股價就一路向下。從最高點二十六元多人民幣,已經跌到十四.五三元人民幣,跌幅達四成以上,距離跌破發行價十三.七七元人民幣,僅一步之遙。
陸股近來市況不佳是一個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恐怕在工業富聯的財報數字。從工業富聯最新公布的半年報來看,總收入雖近一千六百億人民幣,但毛利率只有八.一五%,對比同業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的毛利率約三八.二%,有極大落差。
從營收結構來看,工業富聯仍擺脫不了代工廠的低毛利,即使工業富聯仍有精密工具和機器人等業務,但營收占比偏低,目前市場還看不出這塊業務對於未來工業富聯、乃至整個鴻海集團的獲利貢獻。
樺漢 購併綜效不如預期 股價現恐慌賣壓
在鴻海的工業四.○藍圖中,被賦予重要地位的工業電腦股王樺漢,近來股價有些尷尬。
今年來,樺漢股價從高點五三六元,重跌至二七三.五元,幾乎砍半,八月中旬股價連六日收黑,賣壓極重,二十一日被證交所打入處置股,採五分鐘人工撮合一次,將觀察十個交易日。
主要問題出在財報數字上。樺漢今年上半年營收二五四.九八億元,雖較去年成長兩倍,但三.七五%的營益率,較去年同期大減二.五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