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人恐怕得有心理準備:未來五年股市報酬率恐怕會相當疲軟,因為受惠經濟效益的重心,將從華爾街(Wall Street)轉移到普羅大眾(Main Street)身上。
CNBC 2日報導,Leuthold Group投資策略長Jim Paulsen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以歷史經驗來看,消費者信心大幅攀高、失業率壓低的現象,幾乎總是發生在股市趨疲或走弱之前。當前消費者信心高漲、失業率低迷(代表本波經濟復甦已近頂峰),再加上股市的風險報酬率明顯惡化,預估未來五年的股市報酬恐怕會遠不如預期。
依據Paulsen觀察,每當其普羅大眾計量器(Main Street Meter, MSM)開始攀高,股市估值幾乎總會下滑,僅70年代初期例外。MSM在美股本波牛市展開時一度跌至1960年最低,如今卻創下史上第三高。MSM是以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跟美國勞工部的核心失業率比較而得。
自2009年起,大型股、價值型/成長股就是本波美股牛市的領頭羊,但Paulsen認為,未來將是中小型股和動能股的天下,原物料、通膨調整債券(inflation-indexed bonds)及國際股市也有投資機會。
Paulsen先前就曾警告,當今情況極似達康泡沫年代。他說,愈來愈多龍頭股股性轉趨積極、波動度變高,相較之下防禦性類股則遭投資人棄置,過去只有1990年代末期、網路類股掀起市場狂熱時,才出現過類似情況。
Paulsen直指,當前市況雖然不像當時那麼嚴重,但氣氛、特色卻相同,所有人都同樣投入了少數幾檔熱門股票,例如「尖牙股」,其餘的標普500成分股卻鮮少吸引資金投入。他建議投資人先把科技股獲利了結,改買近來走勢慘澹、但較具投資價值的民生必需品、公共事業或生技製藥類股,以免因市場突然殺盤而措手不及。
※本文授權自MoneyDJ理財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