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大人」雖大 還是有順風車可搭 —三大指標 揭開外資不告訴你的動向

「大人」雖大  還是有順風車可搭 —三大指標  揭開外資不告訴你的動向

聖君

台股

達志

2014-10-17 09:28

台股在今年5月衝高到9100點之上,6月更一舉飛越9220點「馬英九防線」,外資成為推動此波行情的最大推手。●今年來至5月底止,外資買超台股達2023億元,在亞股中僅次於印度股市。法人認為,從今年來外資大舉加碼營造的資金行情,加上今年台股基本面轉佳,以及年底的選舉行情,都將是成就台股有機會看到萬點的重要關鍵。

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外資青睞台股推升指數上揚,一旦外資動向反轉或起變化,可能也會為台股帶來回檔修正的風險,因此,如何透過數字來看透外資動向,甚至進一步領先外資,將成為操作台股的致勝關鍵。

 

法人多數認為,若要靠外資動向來判斷台股走勢,3大指標不可缺,包括外資買賣超總金額、外資加減碼標的,還要搭配台指期布局多空單及未平倉量,才能真正全面看懂外資「在幹嘛」。

 

指標1:外資加碼台股總金額

 

根據統計,至今年5.6月底止,外資持有上市股票占總市值比重達 36.76%,占上櫃市值比重16.98%,權重平均後,外資占整個台股市值比重達34.85%,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在這麼高的持股比重下,外資的一舉一動早就成為牽動台股多空神經的重要關鍵。

 

而外資布局台股,不外乎幾個重要因素,基本面、匯率、國際股市變化,這三大因素是判斷外資後市動向的重要觀察指標,缺一不可。投資人可發現,即使台股基本面佳,匯率也沒有大幅波動跡象,一旦美股跌,台股即很難倖免,主要是美股與台股的連動性相當高。以台股今年基本面無虞的情況來觀察,投資人可以多關注美股及台幣匯率變化。

 

外資今年來至5月6月底止加碼台股超過2000億元,已經是去年一整年2430億元的八成以上,這也推升指數攻上9200點之上,創6年多來新高。外資一路買台股最大的意義,在於台灣是新興亞洲國家中,數一數二獲國際資金看好的區域,這是因歐美景氣復甦,而台灣是主要出口受惠國,從今年來以出口為主的電子產業火紅即可窺知一二。

 

而外資持續加碼台股,資金行情總是能營造亮麗的績效表現,其中,今年3月21日以來,外資連續買超台股26日,創下史上第三高連續買超紀錄,而後台股也的確直奔9000點之上;但不同的是,與史上連續買超天數第一高及第二高相比,這次連續買超期間的總金額遠遠低於前二次紀錄,顯示外資可以再加碼的空間還不小。

 

史上最會買!外資連續買超台股期間前三大

 

外資連30買

外資連29買

外資連26買

起始日

2006/3/27

2005/10/31

2014/3/21

終止日

2006/5/9

2005/12/8

2014/4/28

買超總金額(億元)

2691

2226

1375

買超期間上漲點數

1012

616

212

買超期間漲幅(%)

15.8

10.9

2.4

資料來源:cmoney

 

外資還有加碼台股空間

 

根據統計,台股自2000年以來的最長買超紀錄,發生在2006年,當時外資連30買,台股指數大漲千點;2005年10月底外資連29買,指數也大漲600多點;今年的外資連26買,台股僅漲200點,以史為鑑,台股指數應該還有表現機會。

 

此外,2010年台股也有連16買的紀錄,從2006年的連30買、2010年的連16買與2014年連26買行情最大的連結可發現,這三次都有美國期中選舉與國內縣市長選舉,在政策作多下,讓台股持續吸引外資加碼。

 

當然,外資買到一個程度總是會反手轉賣,是否會影響後市表現?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當外資一中斷連續買超後,難免會干擾多頭人氣,但要看後續轉賣的金額多不多,如果僅是小幅賣超,且又持續回補,就不會影響既定的多頭走勢。

 

黎方國說,觀察台股過去外資連20買以上的走勢,行情都未因中斷買超而大跌,主因在於外資於連買推動行情的走勢中,已吸納上千億元的市場籌碼,外資不會輕易退場,也使得後市呈現漲多跌少的走勢。

 

外資概念股  3步驟現形

 

步驟1:連續買超3日以上,代表外資開始站在多方

步驟2:刪除股本過小的個股,最好市值能在百億元以上的標的,代表真外資進場

步驟3:檢視外資買超後的持股比重開始攀升,最好外資持股比重站上10%以上,代表外資持股水位達到高比例,不易退場

 

指標2:外資加減碼標的

 

既然外資今年來持續加碼台股,究竟哪些個股易受惠外資資金行情?很簡單,外資的操作手法與國內法人(投信、自營商)不同,外資選大不選小、選量多不選量少,亦即成交量少的小型股,絕對不會受到外資青睞,因此,一旦外資開始點火加碼台股,最容易受惠的個股,大概就是台灣50權值股(權重在台股前50大的個股)。

 

MSCI每年固定在2、5、8、11月進行季度調整,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共有21個國家進行權重調整,台灣是其中之一,而調整是依據前一季期間的股市表現及其他因素作衡量。以5月季度調整來說,就是根據今年1月底至4月底的各國股市表現,台股在這段期間上漲5.79%,在21個國家中排名第13,表現相對落後。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MSCI的季度調整對台股影響的層面,主要在整體權重調整、個股的權重調整、新增與刪除成分股。以去年8月為例,台股權重獲三升(全球指數、亞洲除日本外指數、新興市場指數),但加權指數卻逆勢收黑;再拉近至今年5月15日宣布台股權重遭雙降,指數卻奮力收小紅,配合外資持續買超台股,可見MSCI的權重調整對台股的影響屬於短期效應,基本面才是左右未來走勢的最大要素。

 

留意MSCI調整的群聚效應

 

在調整的個股方面,需要留意的是有沒有群聚效應。元大寶來台灣金融基金經理人許雅惠認為,在這次5月15日的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調整中,權重調升個股前10名,有6檔都是金融股,包含兆豐金、中壽、台新金、玉山金、新光金及華南金,市場資金可能會輪動至金融股。另外適逢今年底將舉行選舉,金融股可望成為受惠政策做多的族群;尤其股價基期較低,且近期已進行資產重估,一旦政策點火,金融股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此外,全球小型股指數成分股,新增數字科技、F-立凱等32檔,這些個股在列入成分股生效前,股價也提前反映,主要是因為外資不得不回補持股。以數字科技(5287)來說,當5月15日公布成為全球小型股指數成分股後,當日股價收盤為315元,而後一路上漲到5月底收393.5元,短短半個月波段漲幅高達25%;同樣的情況,在F-立凱股價表現也看出跡象,F-立凱(5227)5月15日收盤價為68元,宣布成為全球小型股指數成分股後,股價一路到5月底來到78.5元,波段漲幅為15.44%,以這些案例可以發現,未來投資人可以多留意每季MSCI季度調整增加哪些成分股,由於宣布調整的時間與實際生效日約還有半個月的距離,可趁勢在這段期間逢低布局。

 

 

指標3:台指期淨多單水位

 

今年來台股呈現驚驚漲格局,雖然現貨看似亮麗演出,但其實今年來僅有一次單日大漲百點以上,為5月22日當日台股指數上漲107.21點,是去年10月3日大漲142.5點以來,暌違已久的百點行情。

 

在此同時,外資在期貨布局卻是大演軋空秀,不但5月以來一直布局多單,且在現貨大漲百點當日,外資在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的水位,單日一口氣爆增5175口,來到28349口的高峰,創下2009年3月18日以來的新高。外資高水位的期貨淨多單布局,已透露對現貨強勢表現的信心,投資人可以根據外資淨多單水位來判斷現貨後市。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指出,依2009年2、3月,外資持續在台指期布建多單,甚至一度上衝到逾4萬口的歷史新高。觀察台股現貨行情走勢,自當年的3月18日5047點,一路飆升至同年6月2日的7084點,波段漲幅達40.36%,透露外資在期貨波段未平倉淨多單創新高後、將有助現貨上漲的訊息。

 

淨多單創新高有助現貨上漲

 

而後,台股在5月28日收盤來到9121點,再創40個月收盤新高,但此時的期貨市場更是熱鬧滾滾,尤其外資將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一舉拉高爆衝到30718口,這是2009年3月14日以來,首度衝破3萬口的新天量。此外,前10大特定法人淨多單也來到2.2萬口,離歷史高點2.8萬口不遠。期市大演軋空秀,也讓現貨持續維持在高檔不墜,這些數字都可以讓投資人掌握外資動向。

 

不過,元大寶來期貨經理陳昱宏分析,2008、2009年台指期外資未平倉淨多單逾3萬口時,加權指數在4000多點,雖然根據當時經驗,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爆量後,現貨大都繼續大漲;但這次台指期未平倉淨多單逾3萬口發生在指數站上9000點之上,由於現貨處於高檔,再向上的空間應該不若以往。因此,投資人不能僅看外資在期貨的布局狀況,也要搭配現貨的位階來評斷後市。

 

真假外資不要傻傻分不清

 

外資資金動向無疑已經成為攸關台股漲跌的重要關鍵,但投資人首先要分辨真、假外資。所謂「真外資」,大多是買賣市值超過100億元以上的大型股,主要進出券商大都在如花旗、美林證券等外資券商。至於一般被稱為「本土外資」的假外資,則可能是市場主力或公司大股東,透過海外以複委託方式下單,這些資金與真外資不同,偏好市值5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股,且多在元大、凱基等本土券商進出。

 

假外資為何會選擇本土券商而不選外資券商進出,演戲演全套?主要是因為成本考量,外資券商進出手續費高,而本土券商除了手續費低之外,還有退佣優惠。以散戶來說,本土券商可以退到1退5(1個月進出1億元可以退5萬元);若以市場主力或公司大股東中實戶來說,可以退到1退8至10,大戶甚至可以退到11以上。以如此高的退佣來說,「本土外資」亦即所謂的假外資,當然會以本土券商進出為主,從這點投資人也可分辨真假外資。

 

大舉投入的資本支出勢必用於採購先進設備,再看全球市值前三大半導體設備商漲勢驚人,微影設備廠艾斯摩爾(市值一一二四億美元)、化學機械研磨設備廠應用材料(市值五一四億美元)及蝕刻設備廠科林研發(市值三九一億美元)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七一.二六%、七三.九五%及一○六.五四%,而三家大廠二○一九年至今的獲利皆年衰減兩成以上,但三家中有兩家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艾斯摩爾、科林研發),第三家的應用材料也往歷史新高接近,顯示市場預期獲利回到高點外,未來評價同樣提升,不對稱現象亦發生在半導體設備業的資金面與基本面。

 

二○一九年資金追捧5G題材,美國、中國等各國電信業者將陸續投入5G基地台建置,調查機構Gartner預估,今年基地台產值約二十二億美元,二三年將倍數成長達一五○億美元。未來5G手機的滲透率到二○年也將成長十五倍以上,高速傳輸普及下,以手機為中心將連結各式家電,智慧家庭將帶動物聯網需求崛起(二○二○年至二五年將從二○○億個電子裝置提升到超過七五○億個),手機及物聯網成長動能帶動相關晶片需求,晶圓代工廠樂觀看待前景並加速投資設備。

 

隨著晶片製程愈趨精密化與細緻化,設備製造愈艱難,用於先進製程中的設備需要晶圓代工廠的多次認證與繁瑣測試始能進入工廠運作,進入障礙極高,且設備廠更須多年經驗才能迅速調整機台參數以符合客戶需求;目前台積電在最新量產七奈米製程上已超越五成市占率,未來五奈米製程將獨霸市場,並穩定台積電先進製程設備商未來訂單,且從三大設備商股價顯示,資金早已提前卡位。

 

景氣與產業的不對稱透露景氣反轉先機,半導體設備商投資者更領先基本面而提前布局,景氣翻揚且獲利回升下,台灣相關設備廠供應鏈將雨露均霑,未來需求值得期待。以下提供優質台灣半導體設備耗材廠瑞耘科技(六五三二),與讀者分享。

 

瑞耘科技,一九九八年成立,股本三.一六億元,半導體設備及關鍵零組件供應商,產品組合約八成為半導體設備關鍵零組件,二○一一年與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簽訂代工合約,主力產品「CMP製程晶圓夾持環」在全球售後市占率超過二五%,居於龍頭。

 

董事長呂學恒(UCLA製造工程碩士)自代理轉入研發設計,高水準產品質量讓設備商巨擘應用材料自競爭轉為合作,過去每季約有二十種以上產品零件打樣開發,合作至今瑞耘科技不僅切入先進製程耗材研發,更能提供量產產能,隨著台積電積極擴張產能,訂單逐年增加。

 

隨著半導體製程微縮精緻化,CMP(晶圓平坦化)的次數也愈多,以二八奈米製程為例,CMP次數約十二次至十三次,而走入十奈米製程,次數翻倍達二十五次至二十六次,且為符合客戶需求,瑞耘能提供不同尺寸(八吋或十二吋)及不同紋路的夾持環以達到要求,競爭力可見一斑。

 

瑞耘一七年至一八年營收為三.六五億元、四.七一億元,一九年十月營收月增率一○.三%,且年增率二七.八%,復甦跡象漸顯。一七年至一八年稅後EPS為一.八四元、三.四六元,累計一九年H1稅後EPS為一.二元,隨著高毛利新品開發與量產,獲利將逐步提升;一九年H1流動比、速動比、負債比分別為二七六%、二○九%、三○.五%,財務體質穩健,值得追蹤。

延伸閱讀
老有所養的依靠
老有所養的依靠

2018-04-19

「中國矽谷」沛然成形 ——獨角獸企業一枝獨秀
「中國矽谷」沛然成形 ——獨角獸企業一枝獨秀

2018-04-19

看國巨、環球晶的天蠶變
看國巨、環球晶的天蠶變

2018-04-19

靠均線、KD多空雙賺 櫻花大叔27億身價這樣來
靠均線、KD多空雙賺 櫻花大叔27億身價這樣來

2018-04-19

華爾街專家破產,公司職員賺到七百萬美元。誰真正瞭解投資?
華爾街專家破產,公司職員賺到七百萬美元。誰真正瞭解投資?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