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正式在10月底結束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景氣逐漸邁向復甦,然而連續6年印鈔(從2008年開始),各國股市在資金堆砌下來到空前的高點,包括台股一度最高來到9593點,倘若此時要開始長線存股,對保守型投資人而言,難免心中會有疑慮。
不過綜觀全球主要大型經濟體,中國股市卻有低基期的優勢。過去6年,當美國連續三次實施QE、歐元區進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激勵股市不斷創下新高時,中國卻因金融海嘯期間推出人民幣4兆元振興經濟方案,身陷泡沫危機;加上影子銀行、地方債務陰霾揮之不去,深滬股市反而連跌了6年,直到2014年7月才正式啟動多頭漲勢。
優勢1 金融環境開放吸引熱錢湧入
中國股市否極泰來,除了經濟硬著陸風險降低外,金融環境朝向開放也是一大功臣。2014年4月10日,大陸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批准兩邊建立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為「滬港通」,滬港通的前身就是2007年胎死腹中的「港股直通車」。
這項政策主要是將陸港兩地的資本市場連接起來,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滬股通是指香港投資者委託香港的券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上交所股票,包括上證180、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港交所掛牌的滬股,總共有568檔股票。
港股通則是指大陸投資者委託大陸證券公司,買賣規定範圍內的港交所股票,包括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港交所掛牌的滬股,總共有268檔股票。
目前滬股通的總額度為人民幣3000億元,每日交易額度上限為人民幣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人民幣2500億元,每日交易額度上限為人民幣10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交易額度上限並非成交總量,而是買賣淨額,因此,未來滬港通的每日實際成交金額將會超過上限。
隨著滬港通政策的推出,全球熱錢不斷湧入陸港兩地,其中瑞銀證券預估到了2015年底,海外投資人持股規模將達到人民幣9000億元,相當於A股流通市值的9%。而高盛證券更語出驚人表示,至少有人民幣7.8兆元的資金會陸續配置在A股。
優勢2 2015年可望納入MSCI
為什麼滬股通這麼重要,可以吸引那麼多資金的關注?背後的考量,就是A股2015年有機會納入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吸引全球被動型基金大舉進場。
2014年6月,MSCI發布「2014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A股雖然沒有成功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保留在審核名單,作為2015年的評審參考。其實在發布結果之前,MSCI公司曾發問卷詢問全球重要基金經理人,結果回覆有一半贊成、一半反對。
贊成的原因是主張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已經舉足輕重;而反對的理由是擔心中國金融、外匯管制,倘若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基金會買不到足夠的份額。
隨後北京當局宣示將逐步開放管制,滬港通就是計畫中的一環。到了2014年9月下旬,富時指數公司(FTSE)搶先對外表示,已「接近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股指」的目標,顯示其對滬港通政策的肯定。
不過原本計畫在10月底正式上路的滬港通,因故已經延後,雖然一度引起市場擔憂會影響MSCI的納入時程,但中國官方媒體已經對外透露,「滬港通屬於國家既定政策,不可能無限期推遲」,因此預料只是時間問題,不會像「港股直通車」一樣最後無疾而終。
優勢3 相較歐美股市基期仍低
由於滬港通允許大陸投資人直接交易港股,同時又讓香港及國際投資人直接買賣上證的股票,該計畫有助於中國股市間接融入國際金融市場,而且在資金來源擴大下,兩地股市的流動性將大幅增加,本益比可望進一步推升。
此外,相對歐美股市過去6年累積不少漲幅,深滬股市一直處在修正整理階段,直到2014年7月穿過年線,才露出多頭曙光。從月線圖來看,上證指數逐漸打出底部,月KD值也已形成黃金交叉,顯示未來的走勢格局將和過去6年不一樣。
2014年上證指數最低在3月12日的1974點,10月30日最高則來到2397點,漲幅達21.4%。儘管短線漲幅不少,但相對2007年的高點6124點,其實還在低檔區;倘若中國經濟持續好轉,利用回檔機會分批存股、長線持有,再賺20%並非難事。
儘管滬港通開始倒數計時,但金管會目前僅開放資產規模達3000萬的專業投資人及5000萬的專業投資機構,可以利用券商複委託平台進行投資,一般散戶無緣參與。但其實想搭順風車,國內發行的相關ETF(指數型基金)是可以參考的投資工具,同時下單方式也簡單輕鬆。
優勢4 陸股ETF比照股票交易一樣容易
目前在台掛牌的ETF共有4檔,包括寶滬深(0061)、FB上証(006205)、元上證(006206)及FH滬深(006207)。這4檔ETF主要是追蹤A股相關指數,買進ETF等於買進一籃子的股票,類似台股裡的台灣50(0050)、寶金融(0055)等,由於都在證交所掛牌,因此買賣就像股票交易一樣容易。
目前還有富邦投信的FB上証的槓桿型及反向型ETF準備推出,主要是以FB上証ETF現貨搭配新加坡掛牌的富時中國A50期貨;而元大寶來投信也計畫推出寶滬深的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內容是結合寶滬深ETF現貨,以及在期交所掛牌的寶滬深ETF期貨。
不過,雖然都是A股ETF,內涵卻有差別。像FB上証、元上證及FH滬深是透過國內投信業者(富邦、元大和復華)取得大陸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額度,再直接投資A股的指數成分股,相對「純度較高」;而寶滬深則是屬於連結式基金,主要投資香港掛牌的標智滬深300ETF,因此可視為「間接持有」。
至於投資的成分股,FB上証是追蹤上證180指數,元上證是上證50指數,FH滬深則是滬深300指數,內容各有不同,但追蹤個股愈少,愈容易受到特定產業或個股影響,例如元上證的成分股多半為金融、地產、礦業等。不過一般而言,深滬股市多半齊漲齊跌,差異不致於太大。
避免追高 留意淨值和市價的差距
另外,投資人在購買之前,也應留意ETF淨值和市價的差距,以免過度追高,基本原則是挑選市價與淨值貼近、溢價幅度較小者為佳。例如,FB上証在10月30日收盤價為20.86元,淨值為21.27元,小幅折價;而寶滬深收盤價為13.53元,淨值為13.09元,有溢價情況。(數字出刊前還要更新)
除了國內發行的ETF,具有外幣資產的投資人,亦可透過券商複委託、銀行信託平台或直接去香港開戶,布局在港交所掛牌的A股ETF和人民幣計價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A股ETF,不但有追蹤指數的ETF,也有產業型的ETF,選擇性相對較多。
圖表一:結束打底,啟動多頭漲勢–上證月線圖
圖表二:相較歐美,上證相對沒有漲–中台美德四國股市走勢
上證
美股S&P500
德股
台股
圖表三:1分鐘認識滬港通
項目 |
滬股通 |
港股通 |
投資總額度 |
3000億元人民幣 |
2500億元人民幣 |
每日可交易額度上限 |
130億元人民幣 |
105億元人民幣 |
可投資股票 |
上證180、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港交所掛牌的滬股,總共有568檔股票 |
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港交所掛牌的滬股,總共有268檔股票 |
可投資股票的市值占比 |
90% |
82% |
交易資格 |
不設限 |
專業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帳戶資金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
圖表四:存股族買A股,有這些選擇—在台灣掛牌的A股ETF
代號 |
ETF名稱 |
追蹤成分股 |
基金性質 |
淨值(10/30) |
收盤價(10/30) |
折溢價 |
0061 |
寶滬深 |
滬深300* |
連結式基金 |
13.09 |
13.53 |
溢價 |
006205 |
FB上証 |
上證180 |
透過國內投信業者取得大陸QFII額度 |
21.27 |
20.86 |
折價 |
006206 |
元上證 |
上證50 |
19.25 |
18.90 |
折價 |
|
006207 |
FH滬深 |
滬深300 |
15.54 |
15.24 |
折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