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成長績優股,只好配合實況,把「成長」跟「績優」兩個概念分別實現。
常言道:開花結果,這是自然的順序,也是常規。每到賞花季節,心情也跟著好,不是因為擠車上山人踏人,而是為配息季開始而歡慶。
持股中,最早配息的通常是未上市的光陽工業,三月就入帳,只有一、兩年曾被另一家未上市公司超車。每年都發現金,經過二十年的配息,已把本金收回來,完全符合「存股」的投資概念,的確是好投資。
這種公司,打定主意不上市,以豐厚的配息回報股東,是很好的存股對象。但有個致命的缺點:缺乏流通性,無法加碼。連加碼都有難度,更別說缺錢時拿來變現。原本未上市股票有非正規交易市場,有很多活躍的盤商創造流通性,這曾經是台灣創投獨特的退出管道,也是比其他國家強的競爭優勢。後來櫃買中心成立興櫃板,封殺盤商,這渠道就堵塞掉。沒有市場,發現好標的也沒法買,只能期待碰上正好有股東想轉讓的「樂透」。
不能加碼的第一個壞影響是複利失靈。長期投資的很大優勢,是建立在複利理念;領息之後加碼、再加碼,用累積的力量勝過機巧百變的選時能力。這招在未上市股,甚至部分成交量很低的定存股,都有失靈的危險。
第二個遺憾是,價值投資在台灣很難轉化為價值成長。就拿光陽工業來講,在一個萎縮的市場,靠產品升級與外銷市場開拓,維持年年獲利與配息,這是很大的成就。但看巴菲特的吉利刮鬍刀、可口可樂等經典作品,每年配息之餘,股價還可以十倍、百倍地漲,台灣的價值股,相形之下似乎還停在初階,未到究極進化水平。
第三個缺點是配息不均衡。若非未上市公司因股權集中的高效率,一般已掛牌公司最快要到五月才能配出息。受限於制度,上千家公司集中開股東會,等於集中做獲利分配,上兆元在七、八月間分配完畢。持股中最後一家分配通常是○○五○,因為基金要等收到所投資公司分配的股利,才能轉分配給受益人,所以時間較晚。這種結構,使得以股息為主要收入者的資金流波動幅度被拉高。教科書與政策都鼓勵長期投資,實務上卻有負面推力。
要克服制度上的缺陷,靠投資人自己努力,沒有那種「找到,投了,然後就等著賺就好」的好事。必須持續找標的,分散投資,才能實現穩健理財的目標。原標的配息若不能再投資,移轉到其他股票,也可趨近理論設定的效果。
若無成長績優股,只好配合實況,把「成長」跟「績優」兩個概念分別實現。一個簡單作法是:把配息的錢,投入高成長股;價值股有保本的實力,拿股息去承擔風險,換取財富成長的機會。例如,用電信股配的息,來投資文創股。
另一個策略是:投資循環類藍籌股,如中鋼、台塑。這類公司體質殷實,熬得過景氣循環低點,趁大家看壞時逢低買進;景氣總有往上爬的時候,當時股價也是有倍增的可能。等待時有股息,循環往上時有成長,這勉強也算價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