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是價的先行指標」、「有量才有價」、「價漲量增、價跌量縮是多頭的徵兆」,是很多投資人琅琅上口的股市箴言,然而,在一般正統技術分析中,以價的分析為主,量的分析通常居於輔助的地位。
不過,主力大戶若想要從一檔股票賺到大錢,不會像散戶一樣只買個3、5張,而是幾百張甚至千張、萬張。
正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透過觀察量能潮的盤口變化,也有方法能追蹤潛力飆股。
究竟成交量在強勢股上漲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透過解讀成交量的變化,來判定這檔強勢股還有沒有續漲空間?
要了解成交量和股價關係背後的邏輯,必須先從股票的食物鏈開始談起 。
一家公司研發成功某項極具潛力的新產品,或接到大訂單,或開發成功某個大客戶,最先知道的一定是公司董監事或內部人,通常最先開始買股票的,一定是公司派大股東,但因為從接單到業績開始成長,通常會有時間落差,因此在這個階段,大股東通常是採取少量連續定價低接的手法,因此成交量還不會明顯放大,但價已經開始不跌了。
發動前:
有先知先覺者鎖籌碼
然而,隨著這家公司業績愈來愈好的消息在公司內部和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客戶之間傳開,參與的人也愈來愈多,在這個階段,價量型態上就會出現價溫和上漲、量溫和放大。而這群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因為知道未來業績會明顯成長,並不會輕易地把股票賣掉,就自然形成了籌碼鎖定的效果。
一旦市場主力或法人聞風而至,開始介入,常常就會進入急漲量縮噴出走勢,而股票高角度飆漲之後,又會吸引新一批法人或短線投機客參與,這時通常已經大漲5成到1倍,且隨著陸續召開法說會或媒體不斷曝光,這家公司的好消息也逐漸散布在市場,第一批獲利豐碩的投資人陸續開始出脫,籌碼散出,接下來的股價走勢會不會再繼續往上走,就要看這檔股票後續的題材或基本面能否支撐股價了。
以上的強勢股上漲成交量變化的過程,僅是概念性質,並不能轉化成為招式或是SOP(標準作業流程),要轉化成為實用的操作原則,還需先了解換手量與凹洞量的意義:
開始漲:
留意主力打的暗號
換手量
當有主力開始介入,會出現:1.成交量逐漸放大(比前一日增加5成到2倍)、日K線長紅棒比小黑棒多,均線開始翻揚。
2.低檔爆出巨量,股價收長紅大漲。成功的大量長紅換手量,頂多整理3∼5天就應該要表態,且即使有洗盤,長紅K的一半位置都不宜跌破,否則就變成短線出貨量了。
凹洞量
所謂凹洞量是出現近期大量(最好伴隨中長紅K)的隔天量急縮(通常縮到大量區的1/3以下)且價不跌,又再放量,更強勢的又會出現一根跳空型態或大量長紅K棒,量能潮出現一個很明顯的凹洞,這種型態代表主力拉升換手後測試賣壓,當偵測到套牢者殺低意願不高後,便開始主動積極作價,凹洞量的型態在很多飆股起漲初期都可以看到。
【範例】(5315)光聯,從2014年12月見到6.2元低點以來,長達4個月的時間,股價型態呈現緩步墊高的型態,而這段時間,市場完全沒有相關的新聞或消息,但有心人已經開始默默吃貨,直到3月27日和3月30日兩天,連續兩天出現各4,000張的大量且大漲,就應該要懷疑這兩根大量就是換手量。
在出現兩根換手量後,連續兩天量縮,尤其4月1日當天成交量縮到1,100張左右,價卻不跌,只要再放量就會形成很漂亮的凹洞量,形成飆股的機會大增,後來光聯果然一口氣從10元附近飆漲到18.6元以後,才傳出原來光聯接到歐洲客戶大訂單,單季EPS上看0.6元,全年有機會挑戰2.5元的消息。惟股價在第一批介入的投資人陸續出脫後,走勢就變蹣跚了。
不過,行文至此,讀者可能會問,每檔股票呈現的型態都不會長一個樣子,甚至同一檔股票,不同時期,也會呈現各異的線型,要如何建立一套結合價量、換手量與凹洞量的SOP呢?
收盤後認真做功課
凹洞量
所謂凹洞量是出現近期大量(最好伴隨中長紅K)的隔天量急縮(通常縮到大量區的1/3以下)且價不跌,又再放量,更強勢的又會出現一根跳空型態或大量長紅K棒,量能潮出現一個很明顯的凹洞,這種型態代表主力拉升換手後測試賣壓,當偵測到套牢者殺低意願不高後,便開始主動積極作價,凹洞量的型態在很多飆股起漲初期都可以看到。
【範例】(5315)光聯,從2014年12月見到6.2元低點以來,長達4個月的時間,股價型態呈現緩步墊高的型態,而這段時間,市場完全沒有相關的新聞或消息,但有心人已經開始默默吃貨,直到3月27日和3月30日兩天,連續兩天出現各4,000張的大量且大漲,就應該要懷疑這兩根大量就是換手量。
在出現兩根換手量後,連續兩天量縮,尤其4月1日當天成交量縮到1,100張左右,價卻不跌,只要再放量就會形成很漂亮的凹洞量,形成飆股的機會大增,後來光聯果然一口氣從10元附近飆漲到18.6元以後,才傳出原來光聯接到歐洲客戶大訂單,單季EPS上看0.6元,全年有機會挑戰2.5元的消息。惟股價在第一批介入的投資人陸續出脫後,走勢就變蹣跚了。
不過,行文至此,讀者可能會問,每檔股票呈現的型態都不會長一個樣子,甚至同一檔股票,不同時期,也會呈現各異的線型,要如何建立一套結合價量、換手量與凹洞量的SOP呢?
收盤後認真做功課
每天收完盤的股票漲幅排行榜,就是尋找飆股啟動的好工具,把漲幅排行榜中股票的K線圖打開,一家家點選,根據以下步驟,逐步篩選股票:
STEP 1. 之前的股價走勢呈現長期量縮盤整,5日、10日、20日均線糾結,或股價溫和上漲,5日、10日、20日均線呈現多頭排列(站在季線、半年線、年線之上尤佳)。
STEP 2. 為起漲第一根或第二根大漲,依筆者的經驗,以跳空大漲尤佳,且成交量明顯放大,形成換手量的型態,將之列入自選股觀察。
STEP 3. 換手量出現後,觀察是否出現量縮不跌,且量急速萎縮,有機會形成凹洞量的型態。
STEP 4. 當疑似凹洞量出現後某天早盤9:30以前,再度出現放量的情況,就要隨時準備市價敲進,尤其9:30以前就能漲停的股票,更容易形成飆股。
STEP 5. 以第一根換手量長紅K棒的一半位置作為停損價。以上從漲幅排行榜結合換手量和凹洞量的SOP,是找尋飆股的簡單方法,雖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一旦被鎖定的飆股衝出去,幾乎確保能買在起漲區的位置,而且把停損機制做好的話,一旦不如預期,損失也不會太大。
《買進強攻股不求人》全台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 好評熱銷中
Photo: iey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