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排名分析》從三大國策出發 找尋下一波投資機會 中港股市暴衝 精選30 檔最強股

排名分析》從三大國策出發 找尋下一波投資機會 中港股市暴衝 精選30 檔最強股
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感受到互聯網金融的競爭壓力,全力以機器人降低實體成本。(圖片/CFP)

2015-04-30 11:01

陸企本次入榜一千大企業多達六五七家,與台商比例達到懸殊的十比一。
找尋投資機會時,依循中國當局提出的重要國策,才能發掘真正的受惠股。

中國企業正式主宰兩岸三地資本市場!二○一四年下半開始,中國股市全面大漲,迄今指數漲幅超過一倍,雖然距離歷史高點還有一段距離,卻已經徹底翻轉了兩岸三地資本市場的版圖分布。

《今周刊》第十二次舉辦「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調查結果發現,由於中國股市當紅,中國上市公司,上榜數量多達六五七家,連同香港掛牌的陸企,在一千大調查中首次占據絕大多數;相較之下,台灣掛牌的企業僅進榜六十五家,台股對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達到最懸殊的一比十。

以市值增減而言,由於兩岸股市先後大漲,一千大企業僅有四十五家市值較去年衰退,其餘市值全數上升,增幅超過一倍的企業,更多達五二六家;代表一千大企業中,半數以上只花了一年,市值就成長一倍,這也是歷年罕見的現象。市值衰退最深者,全由營運受到衝擊的澳門博弈股包辦,其中又以「賭王」何鴻燊的澳博控股市值銳減五五.六%最嚴重。

 

博弈產業慘跌  台港掛牌台商市值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博弈族群慘跌,台、港掛牌的台商,也有不少市值下滑。例如前兩年業績出色的中國旺旺、高鑫零售,以及裕日車、光寶科、英業達、正新、宏達電、聯發科、台泥、廣達等等。在台積電一枝獨秀、率領台股重返萬點大關之際,背後意涵值得投資人深思。

整體而言,中、港股市大幅上揚,不僅讓企業市值膨脹,在營運時,籌資與購併對手的籌碼大增,更是影響長遠競爭力甚巨的改變。今年以來,已經有中國化工集團購併世界第五大輪胎品牌倍耐力(Pirelli),以及復星集團購併加拿大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兩件案例,顯示中國企業茁壯以後,對於具全球效益的品牌越來越感興趣,市值遽增,更讓這些雄心勃勃的企業增添購併彈藥。這種槓桿效應持續發酵,是未來觀察兩岸三地資本市場,必須注意的課題。

 

台股

 

互聯網+正當紅  競逐市場大利基


互聯網+」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結束時,對媒體說出的新名詞,指的是任何產業換上互聯網思惟,就能透過虛實業務結合,打造新的業務模式。如果以「互聯網+」概念篩選,市值在一千大高居第七名的騰訊,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角。騰訊的核心戰略,是從通訊App微信展開,例如今年元月正式開幕的微眾銀行,就是要與金融業者深度合作,透過客戶使用微信、QQ或遊戲點數的紀錄,作為個人徵信基礎,藉此開拓新客戶。

 

中國經濟

 

建設銀行  拚互聯網金融


目前中國有上億農民工,這群人從未與銀行往來,也難以向銀行貸款或申辦信用卡;透過微眾銀行,就可以核對身分,為金融業取得新客戶,解決以往個人融資困難的問題。騰訊從最初的遊戲業者,轉型為多元網路服務商,再挑戰管制最嚴、門檻最高的金融業,未來成長不容忽視。

市值超過新台幣七兆元的建設銀行,在此看來頗為突兀。其實,建行明確宣示,重心徹底轉向互聯網金融,是中國國有金融業第一家轉移戰地的業者。這就是未來建行競逐市場的最大利基。

以據點數量而言,建行在全中國有一.五萬家分支機構,員工超過三十七萬人,排行同業「三哥」。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副行長楊文升直言,透過網路完成的交易,占整體業務量八九%;因此從去年起,建設銀行正式引進機器人,目前機器人處理的業務量,已經比員工還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證券分析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評價模式,本益比乘以股價淨值比、應低於二十二.五倍來看,「互聯網+」類個股僅有建行符合標準。

因為先前市場擔心金融業潛在呆帳,建行等內地銀行股評價備受壓抑,但在倒閉風險不高、股價偏低且持續配息下,建行或許是少數股價還不算貴的標的。

 

民眾創業熱潮起  民企龍頭領軍

 

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傳統重工業基地的東北,以及玻璃、鋼鐵產能過剩嚴重的河北顯著失去動能,可見砸錢投資基礎建設再也行不通,唯有提振民營企業,才是中國向小康社會邁進的助力。正因如此,李克強才宣示「高手在民間」,未來的施政目標就是「民眾創業,萬眾創新」。

 

在一千大排行中,本來就有許多民營企業取得優秀經營成績。例如來自佛山的海天味業,產品是再傳統不過的醬油、蠔油等調味料,在國企改制之後,官方資本完全退出,讓新經營團隊放手改革。上市以來,以稅後淨利年成長三成、股東權益報酬率三六%,名列一千大第一三五名,其市值規模新台幣四千七百億元,甚至高於台灣電子業龍頭之一的台達電。

 

中國經濟

▲連續五年票房收入第一的萬達院線,直接受惠火熱的中國電影商機。(攝影/劉咸昌)

 

中國經濟

 

三月票房年增六成  萬達潛力值得注意


中國民眾對於娛樂消費的熱切渴望,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由於有多部強片上檔,今年三月,中國電影票房比去年同期暴增六 ○ %,令許多業者晉升一千大排行榜。例如光線傳媒、華數傳媒、華誼兄弟等中國電影、音樂業者再次進榜,就連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影業,和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院線,也成為一千大成員。

 

其中,萬達院線潛力相當值得注意。目前擁有一八五間影院的萬達院線,是與集團的「萬達廣場」複合式經營,會員人數達兩千六百萬,票房收入連續五年位居中國第一,因此獲利能力遠超過同業,也是A股唯一的院線股。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戰略是,積極擴大院線經營版圖,同時與製片商戰略聯盟,先前《金融時報》披露,王健林正與發行《飢餓遊戲》等片的獅門影業(Lionsgate)談判,有意取得一 ○ %股權。如果垂直整合戰略成形,萬達院線的獲利能力勢必更加強大。

 

一帶一路挑戰多  大型股不應追高

 

中國經濟

 

這一波中、港股市暴漲,「一帶一路」概念股是最受資金大力追捧的標的,十檔就有六檔高居調查前一百名。例如即將合併的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市值比去年調查整整增加六七 ○ %、五四四%,中鐵建市值大增三八五%,生產鐵路電氣設備的南車時代電氣,也大漲一七五%。對比它們沉寂多年的股價,去年股東們全都笑得合不攏嘴。

 

鐵路股聯袂噴出,是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要目標之一,為輸出中國本土的高鐵技術到鄰國,一方面輸出建設、化解產能過剩隱憂,二方面也可以強化與鄰國關係,間接避開在海上受美國的封鎖。這些市值高、進出方便的國企,直接由中國政府指揮,隨時可以啟動相關建設,自然是熱錢買進政策概念的優先選擇。

 

不過,儘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多次強調,目前一帶一路建設還沒有任何實際進展,停留在概念階段;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經過的中亞各國,經濟體質遠比中國弱,又沒有足夠的市場秩序,中國想要藉由硬體建設一舉打通市場貿易和運輸、物流的環節,難度實在不小。

 

從價位而言,高鐵相關概念股普遍昂貴,例如中國北車、南車的本益比,分別高達七十七倍、六十六倍,只要市場震盪,隨時可能大幅崩跌。如果選擇相關概念股,不如留意價位相對便宜、本益比不到十三倍的中國建築。至於中國長期建設不能缺少的電力,也有剛上市的中廣核電力可以觀察。

延伸閱讀
台股暴漲近400點衝破萬九「別設天花板」!呂宗耀:台股日股3大因素繼續揮灑「中港股不是最低點」
台股暴漲近400點衝破萬九「別設天花板」!呂宗耀:台股日股3大因素繼續揮灑「中港股不是最低點」

2024-03-04

南韓老股民「因港股賠掉積蓄」剃髮抗議,基金經理人下跪求原諒!謝金河揭中港股3大恐怖景象
南韓老股民「因港股賠掉積蓄」剃髮抗議,基金經理人下跪求原諒!謝金河揭中港股3大恐怖景象

2024-01-26

全球基金加速撤資中港股,上月創史上第三高!華爾街大老、投銀早認錯:中國和新興市場已脫鉤
全球基金加速撤資中港股,上月創史上第三高!華爾街大老、投銀早認錯:中國和新興市場已脫鉤

2024-01-07

「通膨、升息、戰爭」,今年全球股市飽受驚嚇,中港股市一片慘淡,美股度過美好一年,這國也大放異彩!
「通膨、升息、戰爭」,今年全球股市飽受驚嚇,中港股市一片慘淡,美股度過美好一年,這國也大放異彩!

2023-12-11

中港股市出現了危險訊號
中港股市出現了危險訊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