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證指數近來漲勢凌厲,目前正處於空翻多的關鍵時刻。歷經多個景氣循環洗禮,深諳長期投資之道的劉俊杰指出,「習李體制」的「微刺激」振興經濟新方案如果奏效,陸股有機會走出一波長多走勢。
我看好中國經濟改革的原因,可以從最近清算周永康事件,和習近平上台後提倡的「反腐倡廉」,看出他想要從頭清理國家基本面的決心;如果外界以為這些動作只是為了要鞏固權力的鬥爭,而忽略習李的理想性與企圖心,就無法看清未來中國的走向。
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剷除政敵,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經濟上也可以承繼前朝遺緒,一切照舊就好。像二○○八年一發生問題,胡錦濤曾撒人民幣四兆元救市。習李要讓中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快速上來,要在自己任期內度過經濟調整難關,其實也可以依樣畫葫蘆,猛砸國家資源,例如調降存款準備率、甚至繼續印鈔票撒錢等等。
「微刺激」改革 讓中國更貼近自由經濟
「微刺激」改革 讓中國更貼近自由經濟
過去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一九四九年到八○年,也就是從毛澤東到四人幫垮台,這是一個經濟上民不聊生的時期;第二個階段則是從八○年代到二○一一年,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到胡錦濤執政時代,讓中國從赤貧階段慢慢進入小康格局,但是中國一黨專政的特殊體制,共產黨掌握大多數國家資源,三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果,大部分由國家及共產黨權貴階層共同分享,並形成巨大的貪腐結構。
緊接著,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聯手,開啟了第三階段的改革,一方面他們要剷除貪腐這一塊,背後的意義是,過去長期由共產黨完全掌控國家所有資源,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習李體制至少要打破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政治利益」短期間還不願分享出來,但「經濟利益」已經不再像以前,完全掌控在所謂權貴階級、太子幫這些人手上;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個改革就是要讓中國市場的經濟制度,更貼近資本主義和自由經濟。
換句話說,經過這次改革動作,政治上還是維持現況,但在經濟上,中國人民已經可以逐步分享到經濟成長的利益,習李改革最大的意義之一,就是把部分的經濟利益願意釋放到民間,與人民和股東共同分享。
這個重大的意義,可以從市場上許多地方看到。例如被美國媒體稱為「周永康家族印鈔機」的中石油(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從今年年初傳言要查辦周永康開始,中石油在H股的股價就一路漲,如今漲快五成;這代表什麼?如果我們由事後諸葛來看,中石油光被周永康集團拿走的股東權益有多少?這是好幾千億人民幣的事。
過去這些股東權益很多是被共產體制下的貪腐集團瓜分掉,但現在習李體制認為這樣不行,試想,有多少類似的股東權益要被釋放出來?
另外,又例如日前,陸媒披露,李克強在國務院的常務會議上,重話怒批國家四大行等大型銀行,只會貸款給國企等大企業,他說「作為銀行,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要做」;這代表什麼?代表他有意識地將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慢慢釋放給更多的企業與人民。
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做的,就是所謂的「穩增長,調結構」,就是所謂「微刺激」,如果他今天只要讓GDP成長,太簡單了,他們根本不必忍受全世界對今年中國經濟成長「能不能到七.五%」的質疑。
更深一層想,不要說七.五%,就算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只有六%,但如果這個「六%」可以維持「十年」,都是很驚人的成績,這中間的關鍵在哪裡?在於你能不能「持續」,許多人思考事情都沒有可持續的概念。
治理和改革 不求立竿見影 從基本面做改善
治理和改革 不求立竿見影 從基本面做改善
我們看最近六年的宏達電和大立光做比較;這兩家公司○八年時的每股盈餘都在二、三十元,○九年大立光甚至掉到十幾元,可是宏達電在一○年、一一年的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到四十幾元、跑到七十幾元,市場認為它是大成長股,每年成長率都高達四到五成。問題是,它沒辦法持續,一二年EPS掉到剩十幾元,去年甚至虧損。但同一時間,大立光都維持在成長的軌跡上。
所以最近六年成長的可持續性,在宏達電上消失了,所以一一年時宏達電一千三百元、大立光站上一千元,並稱股王股后,但今天大立光二千多元,宏達電剩一三○元;你能想像當時你去選兩家台灣最好的公司,才不過兩年的光景,兩者差距二十倍。
這個概念套用在中國市場上,可持續性的概念就在於,中國的經濟不可以像宏達電一樣,今年還維持七%、八%的高成長,但兩年就崩盤。如果中國經濟也突然掉到剩二%,所有的問題都會爆出來,一定會天下大亂。
所以我認為,習李做的一些事情,其實可以縮影成「一家正在進行公司治理與體質轉型的公司」,在治理和改革的動作,他們不求立竿見影,但是要從真正基本面,能夠影響公司體質和文化的某些角落,一步步去做改善。我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可以看出習近平在做某一些很基礎的扎根動作。
如果用過去台灣經驗來看,現在的中國和七○到九○年代的台灣非常類似,當時台灣在七○年代的每年GDP成長都是二位數,但是真正股票大漲的八○年代後半,GDP只有一年達一○%以上。
換句話說,股市漲或不漲和GDP的成長數字沒有那麼強的關聯性,要看的是更深層、更本質性的問題,我認為習李聯手,正在把過往三十年、繁榮表象下的弊端,一點一滴矯正過來,為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現在的中國,經濟和股市可以類比以蔣經國晚年的台灣,差別是政治上的開放不知何年何月。
長多的歷史意義:中國經濟邁入第三個新局面
長多的歷史意義:中國經濟邁入第三個新局面
這個長多的歷史意義就是,中國經濟正式邁入第三個經濟新局面,不是GDP的成長數字而已,而是一個將過去所累積的國家資源,釋放、分享給更多的人民和股民。
從最近市場上的氛圍,已經可以嗅出氣味。最近代表陸股的ETF,包括寶滬深、FB上證的溢價程度越拉越高,這個溢價代表許多市場上的資金,一些還無法買到A股的資金,寧可多付一些溢價,也要趕快進場卡位。
至於從風險的角度來看,除非是全球性的系統風險,否則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幾乎沒有風險(即使是系統性風險也是相對安全),它最大的安全性在於,「估值真的太低了」。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股市幾乎是相對所有位置最低的,而且低很多很多;如果以○八年做標準,其他市場都已經比○八年高出不知多少倍了,只有中國股市還在底部;其次是,習李一直在努力增強未來中國可以永續維持中高度增長的動能,並創造可持續性,我到目前為止的觀察,很有信心,這是我認為目前中國長期沒有什麼風險的原因。現在市場認知的風險,如房地產、地方債、影子銀行、產能過剩等,已反映在極低的股價估值。
武俠小說中,真正的高手都是「後發先至」,因為好的標的必須花更長的時間去調整、徹底改善體質,才能啟動高速動能,我認為此刻的中國股市,正是可以「後發先至」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