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金控公司乍看之下很大,但沒有一家比得上中國北京銀行賺的錢,只能和二線銀行比;從獲利的絕對值就可看出,台灣金融業的規模有多小,公公併解決不了台灣銀行業規模太小的問題。
有了服貿協議可能過關的憧憬,財政部與金管會今年動作也特別大,大家不約而同喊出要打「金融亞洲杯」。財政部長張盛和端出公公併,要兆豐金控點兵尋找互補性最高的合併對象,攜手打亞洲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則看好國內排名前三大的券商可以走出去,布局亞洲,成為區域性的大券商。
另外,國內最大的金控公司國泰金控罕見地發動五百億元的現金增資,似乎有進一步的大購併動作;同時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在上海自貿區的支行,預計在第二季開幕;富邦金控也與徽商銀行旗下徽商期貨簽署投資框架協議。眼看國內銀行業或金控業已做好服貿協議過關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準備。
金融海嘯後五年 曾有過大躍進黃金期
金融海嘯後五年 曾有過大躍進黃金期
那麼悶了二十幾年的台灣金融業,一旦服貿協議過關,春天就會來了嗎?看起來答案不是肯定的。一九八○年代,是台灣金融業寡頭壟斷的年代,股價曾有過輝煌紀錄,其中國泰人壽一度漲到一九七五元,三商銀都漲到千元以上,開發金控的前身中華開發最高漲到一○七五元,後來被永豐金控併入的北企,在八○年代曾漲到一一八○元,在銀行開放新設前,國內曾有六檔金融股股價逾千元的紀錄。
也因為金融股的好表現,台股在九○年創下一二六八二高點;後來台股崩盤,金融股跌得最慘,也讓台股指數最低慘跌到二四八五點。
台股從一二六八二點崩落而下,迄今已二十四年了,但台股從未回到九○年的高點。這一段時間,台股有三度觸及萬點,但都只是曇花一現,這三次的萬點行情都是電子股創造的;失去了金融股對指數的助力,台股始終無法重返榮耀。最重要的轉折點是九一年王建煊當財政部長時,全面開放銀行新設,讓金融業進入殺戮的年代。
九○年代,台灣經歷了資產泡沫洗禮,尤其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台灣的房地產崩盤,金融業受創尤深;最近在討論的銀行營業稅要從二%恢復到五%,就是在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最慘烈時,前總統李登輝為了幫銀行打銷呆帳,特別調降銀行營業稅。
亞洲金融風暴前後五年間,台灣銀行業受創很重,單是提列呆帳的損失就逾新台幣二兆元,幾乎把銀行過去的盈餘全部吃光;銀行股股價受此重創,也都跌到歷史低點,像華南銀行從一一二○元跌到十三.六元,第一銀行從一一一○元跌到十二.二元,國泰人壽從一九七五元跌到二十四元,北企從一一八○元跌到剩八元。金融股股價從天價跌到最後只剩一%,可以想像有多麼慘烈。
從○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後,金融業逐漸隨著房地產復甦。一方面處分不良資產,一方面積極打銷呆帳,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逐漸下降,呆帳覆蓋率逐漸提升,體質逐漸恢復健全,獲利也跟著逐年走高;特別是在○八年金融海嘯後的五年,金融業的獲利逐漸水漲船高。
例如,中信金控○九年淨利只有二十四.三一億元,去年已創下二一五.○三億元的新高紀錄;富邦金○八年淨利一○九億元,去年自結三二六.九億元;國泰金控也從○八年二十一.九六億元跳升到去年二八九.六億元(自結);從新銀行改制而來的玉山金控則從○八年一○.二五億元跳升到去年八十四.五九億元(自結);台新金控從○八年虧損五十二.二八億元,去年變成大賺一三八.七億元(自結),這五年可說是金融業業績大躍進的黃金時刻。
服貿協議若過關 將面臨對岸比價效應
服貿協議若過關 將面臨對岸比價效應
在服貿協議未過關前,台灣的金融業都是迂迴曲折進入中國,像布局最深的富邦金控入股福建廈門銀行,去年又取得華一銀行經營權;其他金控公司則透過正式管道申請到中國開設分行或子行。這其中又以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最積極,一方面爭取跨境業務,人民幣業務持續成長;另一方面,永豐金控也邀請中國工商銀行參股永豐銀行二○%,這項協議已延長到一五年四月一日,待服貿協議生效後完成。
有了服貿協議銀行業可西進的憧憬,加上金融業獲利節節上揚,台灣的金融股在一三年全年上漲逾二四%,這比台股加權指數全年上漲一一.八四%,漲幅多了一倍。這其中像國泰金控從二十七.八元漲到四十九.三元,過去一年半股價漲了七七%。金融股的優異表現,也拉大了台股的指數空間。
不過兩岸的金融業在服貿協議可能過關後,第一個馬上面臨的是兩岸金融股的比價效應。上一期我們已提過網路金融對中國銀行業的衝擊,加上潛在的呆帳調整壓力,去年台灣的金融股漲二四%,但中國的金融股卻下跌一一%,目前上證指數徘徊在二千點附近。儘管去年IT分類指數大漲六五%,但上證指數依然漲不動,原因就在金融股占上證指數權重達二二.九%,銀行股漲不動,當然壓抑了上證指數的表現空間。
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台灣都勝中國
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 台灣都勝中國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銀行股還沒有見到止跌徵兆,像工商銀行A股從人民幣四.五三元跌到三.二元,以工商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人民幣二○五五億元,稅後EPS(每股純益)人民幣○.五九元,去年的全年稅後EPS約人民幣○.八元,目前本益比(P/E)只有四倍。中國工商銀行是全中國最會賺錢的銀行,如今本益比只有四倍,股價淨值比只有○.九二倍。
最近即將在香港IPO(首次公開發行)的哈爾濱銀行,正加快在香港籌資的腳步,承銷團將以一倍的股價淨值比定價,預計籌資十億美元。不過哈爾濱銀行雖有濃厚的俄羅斯概念,但預計不會引起熱烈回響,主要原因是過去四個月來,來香港集資的中國銀行股價表現都很不理想,像光大銀行從港幣三.九八元跌到二.七七元;重慶銀行從港幣六.○三元跌到四.六五元;徽商銀行從港幣三.六四元跌到三.三元,大多數銀行股表現都不符合市場預期。
到目前為止,除了到香港上市的徽商銀行本益比達四.七九倍,重慶銀行本益比三.三九倍外,在中國上市只有最近預計與騰訊合作發行虛擬信用卡的中信銀行,股價一度從人民幣三.三九元大漲到五.五八元,造成本益比上衝到十一倍之外,沒有一檔金融股的本益比超過十倍;像第二大獲利的建設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人民幣一七六四億元,全年約賺人民幣二千三百億元,全年EPS約人民幣○.九二元;股價從人民幣五.一九跌到三.七五元,本益比也只有四倍,以建行目前每股淨值人民幣四.一七元,股價淨值比只有○.八九倍。
中國國有四大銀行股價淨值比都不到一,最低的交通銀行只有○.六六倍,中國銀行只有○.七七倍;再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營運最出色的招商銀行,去年股價從人民幣十五.○一元跌到九.四一元,目前本益比在七倍以下,股價淨值比只有○.九二倍;光大銀行股價淨值比只有○.七三倍,浦發銀行股價淨值比○.八二倍,北京銀行也只有○.八二倍。
如果把兩岸金融股放在一起比,台灣金融股的評價優於中國的金融股。不論是在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台灣的金融股都略勝一籌,像目前大型金控股中的國泰金控本益比有十六.八倍,富邦金控十二.三倍;以銀行為主的大型金控公司,兆豐金控本益比十二.四倍,中信金控十一.二倍,華南金控十七.二倍,第一金控十六倍,永豐金控二十八.八九倍;以證券為主的元大金控二十二.五倍,開發金控十八.六倍。若論本益比,台灣金融股的本益比明顯高於中國銀行股的本益比很多。
若論股價淨值比,台灣也明顯居於優勢。目前股價淨值比最高的國泰金控達二倍,中信金控一.五倍,富邦金控一.四倍,其他如兆豐金控、華南金控、第一金控、永豐金控、台新金控、玉山金控、彰銀、京城銀行都超過一倍;換句話說,台灣銀行業的股價淨值比都超過中國四大銀行。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台灣的銀行股不但是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都比中國的銀行股高出很多,若是服貿協議打通兩岸金融業的任督二脈,台灣的金融業有登陸設點的利多;但同樣,中國的銀行業也可以來台設點。兩岸開放帶來更多機會,但同時也增加競爭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金融業一定有勝出的空間。
台灣券商想在中國拓展版圖 為時已晚
台灣券商想在中國拓展版圖 為時已晚
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金融業從一九九○年代開始有了證券業,二○○○年以後,又以中央匯金,邀請國際大銀行參股,改革四大國有銀行體制,中國的金融業逐漸成長壯大。過去二十年,台商前仆後繼爭取赴中國設點機會,但是始終無法突破僵局。
最顯著的是中國的證券業,在九○年代,台灣的證券業實力顯著優於中國,當時像京華、群益、凱基、元富等券商無不摩拳擦掌,希望到中國開疆闢土,但是中國政府保護本地券商;如今證券業早已殺成紅海,中國的證券業百家爭鳴,尤其是網路金流崛起,證券交易費率已殺到見骨。此時縱使服貿協議過關,台灣的券商要想在中國市場拓展版圖,恐怕為時已晚,想要在中國市場獲利,難度很高。
兩岸金融業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中國金融業崛起了,現在不要比超級規模的國有銀行,我們只比地區性的銀行,像北京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是人民幣一一○億元,全年約可賺人民幣一五○億元,大約是新台幣七百多億元,那麼台灣有沒有一年可賺超過新台幣七百億元的金控?最會賺錢的富邦金控,大約只有北京銀行的一半。
那麼再往下比,台灣的金融機構獲利大約可以比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人民幣四十七.四八億元,南京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三十四.一九億元,寧波銀行去年前三季淨利三十九.四四億元,這些去年大約可賺約人民幣五十億元的銀行,已超過兆豐金控與中信金控。
用這個數字比較,台灣的金控公司乍看之下很大,但是沒有一家比得上北京銀行賺的錢;往下比,也只能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這種二線銀行比。所以縱使兆豐金控展開公公併,不管併哪一家金控公司或銀行,根本不可能打亞洲杯,甚至連一家北京銀行都打不贏。從獲利的絕對值就可看出,台灣金融業的規模有多麼小,所以,公公併解決不了台灣銀行業規模太小的問題。
不過還好,網路金融崛起後,正顛覆傳統銀行業大者恆大的生態,成立短短時間的餘額寶飛躍成長,吸引了八千一百萬客戶,超過A股股民,吸金人民幣五千億元,躍升為全球第七大基金公司。而於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也公布元月中國銀行業的人民幣存款減少九四○二億元,與去年同期比更是減少人民幣二.○五兆元,銀行體系減少的存款,似乎多數跑到網路金流系統。
這也意味了銀行未來比的不是規模,而是網路金流的競爭力。最近中信銀行決定與騰訊及阿里巴巴兩大網路巨頭共同推出虛擬信用卡,股價立刻大漲;雖然後來人民銀行出面喊停,但是傳統銀行業跨足移動支付系統,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網路金融顛覆銀行業生態,台灣目前還在為第三方支付爭執不休,以現有台灣金融業的實力,絕對不是中國網路金流的對手,兩岸金融業開放,台灣金融業只有挨打成分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