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一窩蜂搶進的時候,價格一路飆漲。只要記得這價格不是永恆,不要妄想搭上一路歸西的直通車。
巴菲特在二○一二年二月寫給波克夏股東的信裡,特別寫到為何不該投資黃金,整篇的概念就是上述,持有黃金無法創造現金流。他說,這世界有十七萬噸的黃金,以當時每英兩一千七百五十美元的價格計算,價值九.六兆美元,這麼多錢,付不出一毛錢的利息或股息給持有者。同樣一筆錢,可以買下美國所有農地,一年生產價值兩千億美元的糧食;加上十六家艾克森石油公司,一家一年可以賺四百億美元。然後,手上還剩下一兆美元。
假如投資人真的是理性的,只要做一下算術,錢該放哪裡,這答案實在太明顯了。總之不是黃金,你怎麼想?巴菲特的選擇是股市。
一年多過去了,當時價值九.六兆美元的黃金,現在只剩六.五兆美元。跟著巴菲特買股票的,他可是連明牌都報了,沒買電動車特斯拉或立體列印,就算只是跟買艾克森石油,也可以爽爽的想:聖誕節該買哪些禮物。
雖然貨幣存在的歷史很久,但是人類對這每天相處的「阿堵物」(編按:對錢的貶義稱呼)真的不熟悉,才會相信黃金是對抗通膨的終極武器。過去三十年,真的有漲,連漲三十年,是牛奶、飲水。這種東西正常人無法買來賺錢,如果要投資的話,是木材。家裡沒幾千畝地是不能直接賺木頭錢,現代人不必上山,可以透過買指數型基金,實現當木材大亨的夢想。
黃金不是貨幣,比特幣更加不是。這兩樣東西,一個實質,一個虛擬,但都是商品,都受供給/需求鐵律的控制。當市場趕時髦,一窩蜂搶進的時候,價格一路飆漲。理由是錯的,但價格是真的,只要記得這價格不是永恆,不要妄想搭上一路歸西的直通車。
各家線上遊戲都有自己的金幣、商幣之類的貨幣系統。熱門遊戲的金幣,與真實的人民幣、新台幣有兌換價值,在玩家之間可以交易。這次級市場很活躍,真有人靠打遊戲,累積遊戲道具、金幣之後轉售來賺錢的。比特幣與這些同類最大差別是行銷方式,在大家擔心通貨膨脹的時候,宣稱發行額是固定的,就只有兩千五百萬個,把供給面給控制住。這個特性,立刻在市場上創造出差異性。用股市的話講,就是籌碼安定,主力容易操控。這不是第一個泡沫,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公元兩千年到零七年,巴菲特持續說股價太高,沒東西好買。金融風暴之後,他持續買股票、買鐵路公司、買IBM、買石油公司,胃口大得很。就算道瓊工業指數已經創新高,他還是買。
泡沫與否,不在價格高低,而在支撐價格的力量虛實,也就是獲利能力有無。
當我們在哀悼資訊產業衰退時,巴菲特在舊貨市場找到新玩意。只要能賺錢,配出夠多的股息,就是好標的,就沒有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