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的生技族群已經愈來愈有主流架式,進入第四季,依然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尤其是受惠於政策利多的醫材股,第四季業績與獲利仍有看頭,值得精挑細選。
不過,股市要有較大的行情,成交量是先行指標,以現階段國內政經與資金環境來看,儘管已推出提升股市量能的政策,效果卻有限。因此第四季的台股,有可能延續以往的走勢,就是指數進三退二、緩步墊高,而且以具前瞻的利基產業或個股為主。
無論全球或台灣,近年來最夯的利基產業,非生技股莫屬。九月全球生技業又是利多不斷,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五成,且九月創下歷史新高,而國內生技股九月表現也相當亮眼。生技股集天時(全球老化趨勢)、地利(美、中、台等國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與人和(優秀人才與資金匯集)的優勢,已是台股中愈來愈重要的族群,也是第四季值得布局的焦點之一。
從國內上市櫃生技類股的分布來看,涵蓋製藥、醫材、通路、保健食品等次產業,且上下游產業鏈完整。不過,由於某些產業的專業度相當高,尤其是製藥業,一般投資人很難搞懂,且各個次產業的獲利模式不同,想賺生技財的投資人,可以先從醫材、保健食品、通路等較具實體績效、可估算獲利的次產業著手。
隱形眼鏡雙雄 稱霸生技股
加上政策上,九月初行政、立法兩院院長共同宣示「將於本會期通過,將二類醫材納入生技租稅優惠範圍」,初估包括血糖機、骨材、骨填充材料、導管、隱形眼鏡、核磁共振等可望受惠,每年可增加的產值超過百億元,是醫材業長線的利多。因此,獲利出色的公司,將是第四季優先追蹤標的。
其中,隱形眼鏡雙雄精華(一五六五)與F-金可(八四○六),近幾年來受惠於短拋式、彩色鏡片等風潮盛行,需求暢旺,帶動營收獲利大爆發,是目前生技股的股王與股后。
精華是全球最大隱形眼鏡代工廠,日本的彩色鏡片訂單數量穩定增加,雖然積極擴產,依然供不應求;八月營收已經是連續五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將近三成,九月可望再創新高;上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十四.八六元,已有法人預估精華今年EPS可望挑戰三十元。
至於F-金可則以自有品牌海昌主打中國市場,八月營收也創下歷史新高,公司預期因即將進入旺季,接下來營收也將維持在高檔,今年獲利可望突破十四元,兩大龍頭第三季甚至下半年獲利依然亮眼。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精華與F-金可的訂單能見度高,且鏡片需求不受景氣復甦緩慢影響,分別給予一○一五元與六二五元的超高目標價。
海昌市占率、滲透率同步成長;F-金可穩坐中國隱形眼鏡一哥寶座。(圖片來源/CFP)
微創醫材需求旺 鐿鈦受惠
目前全球最大的微創手術器械廠是嬌生(J&J),而鐿鈦(四一六三)從○八年起就打入嬌生手術器材的供應鏈,提供手術刀等微創手術器材。今年六月起,第二代微創手術刀開始出貨,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類似的產品;從八月營收一.四七億元、創下單月新高的趨勢來看,下半年到明年的營收與獲利可望進一步增溫。
法人預估今年鐿鈦EPS約六.五元,明年可望挑戰八元,以本益比二十二至二十五倍估算,後續應還有上漲空間。近期股價漲多後回檔,可以觀察後續營收狀況,以及回測季線時的量縮買點。
另一檔值得留意的醫材股則是轉型成功、良率提升的泰博(四七三六)。泰博是國內血糖機與血糖測試片大廠,雖然全球糖尿病罹病人口持續增長,對血糖機與測試片等相關產品的需求有增無減,但血糖機殺價競爭激烈,對代工廠不利,而血糖測試片利潤較高,因此泰博近年降低代工比重,積極發展自有品牌Fora,並大幅改善血糖測試片的良率與產量,再搭配血糖機,於歐美、台灣等地銷售。
泰博創自有品牌 毛利大增
泰博上半年EPS達三.一一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獲利。董事長陳朝旺在近期法說會中表示,第三季因提列呆帳,且測試片出貨比重略微下滑,單季獲利可能僅一元左右;第四季進入傳統旺季,單季有機會挑戰二元。法人則預估今年全年EPS應有六元以上,明年更上看七元。
邦特量產導管 後勢可期
另一檔產品組合調整成功的例子則是邦特(四一○七)。邦特原先的主力產品是洗腎(血液透析)相關耗材,近年來積極開發各種高級體內導管,目前三大產品分別是血液迴路管、藥用軟袋與TPU導管,其中TPU導管是進行腎臟及心臟手術時使用的引流導管,功用是將膿瘍由導管中排出,由於須放置體內一段時間,因此研發門檻高且限制多。
邦特看準此趨勢,順利研發成功,今年起TPU導管陸續量產出貨,目前占整體營收比重約二成,但因擁有超過六成的高毛利,第二季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三四.三%成長到四○%以上,今年上半年EPS一.三三元,稅後純益年增率接近六五%,都是近年來的最佳成績。
法人認為下半年應可維持目前的高水準,明年將是邦特的營運高峰期,獲利可望再成長,預估今年EPS二.八二元,明年三.二元,值得逢低布局。
什麼是二類醫材?
食品藥物管理局將醫療器材對人體造成的風險度,分為三種等級管理。第一類是「無侵入性、風險低」,如體溫計;第二類屬於「暫時性侵入人體、風險略高」,例如血糖機、導管、短期配戴隱形眼鏡、多數手術器械等;第三類則是「長時間侵入人體、風險高」,如人工關節、心律調節器等。
目前第三類醫材已納入租稅優惠獎勵條例,而第二類醫材產值最大、範圍也最廣,若今年也能順利納入租稅優惠,未來將擁有人才培訓、研發等免稅優惠,對相關廠商是長線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