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QE可能提前退場、日本公債殖利率上升和日股大跌、證所稅修法延後等利空消息衝擊,台股跟隨國際股市腳步整理;九周KD值在高檔收斂,中期進入強弱轉折觀察點,在成交量未放大前,小型及低價股較有投機空間。
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後,台股中期和中長期趨勢開始好轉,大盤的六周、十三周、二十六周及五十二周均線,終於在四月下旬再度形成多頭排列格局,五十二周均線目前扣抵七四四一點以下低指數區,趨勢確定向上。
QE暗示退場 拉回有利後市
至於二十六周和十三周均線則分別扣抵七八一九點和八○一五點以下低指數區上升,六周均線近二周扣抵八○二二點及八一三五點指數緩升。如大盤陷入整理,六周均線可能走平,但十三周、二十六周和五十二周均線趨勢確定向上。
台股前一次形成中期和中長期均線多頭排列格局時,是在二○一○年的九月中,接著指數由八一五八點,一路震盪攻堅至一一年二月的九二二○高點;那次多頭排列格局距今年四月下旬,時間已達三十一個月,是相當漫長的調整。所以當中長期趨勢再轉多,除非爆發重大利空,衝擊股市大跌,逆轉原有的多頭架構,中期和中長期均線多頭排列格局,可望發揮助漲力道,及中長期保護短期效果。
IMF(國際貨幣基金)和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相繼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經濟復甦力道不強,美股、歐股和日股等全球主要股市卻能頻創高點,主要是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資金行情推動,因此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何時退場?如何退場?一直是影響國際金融情勢和股市走勢最大變數。
在國際股市漲幅已大下,美國聯準會暗示QE可能在六月開始逐漸退場,先打預防針,股市也適度拉回整理降溫,反而有利後市;預估在美國就業情況未明顯好轉前,聯準會不至於下重手,國際股市只是漲多後的調整,還不會改變中長多走勢。
台股成分股主要是科技股和中概相關個股,一向以美股和陸股走勢馬首是瞻。美股已跌落二十日線,陸股今年表現落後,但上證指數幾度震盪拉回測試年線,只要美股和陸股整理不要太弱勢,台股短期拉回幅度應不大。如果守在修正七六八八點至八四三九點漲幅的○.六一八至○.五滿足點,即八一五二點至八○六三點間,差不多在二十日線至季線間;不要跌離二十日線太遠,使得二十日線明顯反轉向下助跌、九周KD值從高檔交叉向下,都是中性偏多的調整走勢。
八一七○高點和六六○九點及六八五七點兩低點間形成一複合型W底,指數反彈高點已達八四三九點,達到頸線八一七○點三%以上,就價的角度看,W底應可形成。
留意有轉機或題材的低價股
不過八○七○點以上之M頭形態,月成交量最低一.九六兆元,最高達三.一五兆元;但近十四個月來月成交量都在二兆元以下,十二月均量只有一.五七兆元,攻堅動能不足。多頭需要震盪補量,月成交量達二兆元以上,才能確定W底形成,蓄勢挑戰更高目標。
目前年線上揚接近走低的二年線,二年線現在仍扣抵八五三二點以上高指數區;除非大盤能彈升至八六○○點以上,否則年線和二年線要形成黃金交叉架構,可能要等到第三季。
過去只要這兩條中長期均線趨勢呈現多頭助漲,後續波段漲勢都相當可觀。預估六月為進入套牢區的高檔震盪調整走勢,第三季配合經濟面好轉,電子股新產品陸續推出,旺季行情轉強,多頭較有機會明顯突圍向上。
指數五月中旬創八四三九高點,但台積電、台達電等領導股早已紛紛回測二十日線;中概股的正新及F-中租跌破二十日線向季線修正;金融股中的國泰金和富邦金也領先轉弱。前波的強勢股紛紛轉弱,大盤很難擴量向上突圍,電子龍頭股整理後能否再起(台積電、聯發科和大立光為指標),攸關大盤走勢強弱。
由於證所稅修法延至六月立院臨時會,在成交量可能無法放大下,短中期指數暫看八一○○點至八四○○點震盪;如成交量萎縮,不利整體高價股和權值股上漲,只能局部輪漲,偏向個股表現;小型及低價股在大盤量縮震盪時,反較有投機空間,可留意基本面有轉機或有題材性的低價股(如面板、DRAM、太陽能下游)。
至於中期逢低可擇優及擇強介入(股價守在二十日線上較強,最好在二十日至季線間),留意獲利好的電子龍頭股、觸控、蘋果相關個股、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相關等電子股和中概內需股。
(作者為統一國際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