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今年保守的根據有三:年報、稅與核四。這個靠信心吃飯的資本市場,除了向下調整之外,找不到第二條路。
年報已經公告完畢,驚豔的很少,驚嚇的很多。前兩個月漲最多的,去年通常是賠錢的,敢買的除了膽子大之外,只能說有特異功能,預測到那些公司今年會有大轉機,不單是由虧轉盈,而且要從每股虧三、四元,脫胎換骨成每股賺二十、三十元。這種案例當然有,就與樂透早晚有人中獎,一年創造好多名億萬富翁一樣,只是都不是我,我只會摃龜。
金融海嘯之後,有個現象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所以去年不好,但是投資人會期待隔年的開局會有意外喜訊。我自己都寫過類似的話,要看未來而不是過去。
對不起,今年第一季的季報也不會好。去年的哀鳳五與最近的三星銀河機,都是轟動上市,心碎股價。這兩家是當今消費品的領先指標,它們都這樣哩哩落落,其他人會好才怪。所以財報對股價的殺傷力,還只有上半場,等到季報的時候,會比較嚴重。
時序上,季報出籠的時間,正好是報稅季節來臨,正常人類對稅的厭惡,不會因為季節變化而改善。既然已經跌了,不如打深一點,反彈才會強。
國稅局是全台灣最樂觀的單位,每年報稅的時候,他認知的收入,都比我自己的紀錄高很多。因此要繳的稅,也都比事先準備的要多。會有人認為自己繳的稅太少嗎?巴菲特說他繳的稅太少,主動建議美國政府多課他的稅。可是巴菲特只有一個,大多數人還是會因此不爽吧?
台灣今年還多個健保補充保費,楊志良與葉金川兩位前任衛生署署長對這個保費的性質有不同的看法。不管哪種,反正我要因此多繳稅是確定的,這就是實質利空,不需要討論。
接下來就是核四,這可是國安問題,不管反對或支持,雙方的共識是:代誌金大條!
《今周刊》是最早旗幟鮮明反核的媒體,跟蹤這議題最久,究竟廢核四會對經濟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別想那麼多,我就是個菜籃散戶,邏輯很簡單:證券市場痛恨不確定因素!討論核四蓋或不蓋,就是個不確定因素。這比一般不確定因素更討厭,因為正反雙方都用恐嚇的,只要採用對方的決策,台灣就會完蛋。
大家別以為現在的討論已經很激烈,等到立法院開議之後會更熱鬧,一路吵到暑假。媒體上,會有越來越多版面講台灣的末日。要麼是核災,台灣人死沒地方逃;不然就是電價高漲、產業政策跳絃,嚇走投資,嚇走工作機會,台灣的黃金十年變黃土十年。
當觸眼所及,都是這種活不下去的論調,這個靠信心吃飯的資本市場,除了向下調整之外,找不到第二條路。
台灣股市今年不樂觀,與彭總裁的貨幣政策無關,與江院長的產業政策無關,這命運早在當年決定蓋核四,去年通過證所稅就已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