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很有可能在年底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藉此幫助經濟持續步上復甦軌道。而根據過去幾次利多政策出籠的市場表現看來,景氣敏感度高的美國中小型股,有機會再次成為投資焦點。
近幾年市場上黑天鵝滿天飛,完全得靠政府幫忙,藉著釋出利多政策帶動、激勵股市上揚。舉例來說,美國聯準會在二○○八年十一月底首次端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貨幣政策,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提高貨幣供給,為市場注入大量資金。
QE像麻醉藥 讓市場興奮
第一輪量化寬鬆帶來的影響,隨著股市觸底之後,就創造出長時間的反彈。道瓊工業指數從○九年三月九日的六五四七點,上漲至一○年三月底一○八五七點,漲幅約達六六%。
隨後幾次美國聯準會祭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與賣短債、買長債的扭轉操作,也將市場指數一路推升。使得投資人愈來愈期待九月中和年底前召開的利率決策會議。
先不論一次又一次發射出的子彈力量是否逐漸遞減,每一次當政府推出新的牛肉時,總還是讓投資人「聞香」一段時期,就像是一劑麻醉藥,暫時緩解投資失利的痛楚。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認為,「QE確實能讓市場興奮一陣子,即使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的嚴重後遺症,還是讓人難以忘記每次宣布實施時,市場出現的狂熱情緒。」
就像是藥物上癮一樣,就算知道無法徹底解決根本問題,仍會為了享受短暫甜頭而勇敢抓住機會一試。
詳細分析過去幾次美國政府提出利多政策期間可以發現,即使是各個政策的操作方式與金額不同,受惠最多的市場似乎還是美國自己。
除了第一輪量化寬鬆實施期間,主要報酬排行在前的股票型基金,多以亞洲市場為主。「投資人剛受到金融海嘯的恐慌影響,多數資金不願停留美國,只想趕快逃到海外。」朱岳中解釋。
美國復甦 成資金避風港
但在一○年十一月初啟動、一一年六月底結束的第二輪量化寬鬆,則有明顯轉變,績效突出的亞洲市場基金,已漸漸從榜單中退下,改由美國股票基金占據前幾位。在近年兩次利多政策期間,全球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報酬表現排序前十二名中,美國總共有十二檔相關股票型基金上榜。其中,中小型股基金又占了十檔之多。
當時市場擔憂歐元區債務危機持續蔓延、以及新興國家股市漲多的資金退潮疑慮,急需找尋較為安穩的資金避風港,慢慢走向復甦之路的美國自然成為首選。而股本較小、股價容易推升的美國中小型股就像景氣風向球,從中脫穎而出。
MSCI美國小型股指數漲幅在一○年全年達到二八%,表現勝於大型股與其他主要市場指數,就連延續到今年的扭轉操作策略,也可見到中小型股的成長力道。
不過,從扭轉操作期間的報酬排行前幾名基金可以發現到,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利多政策出籠,投資人雖然想參與資金熱潮,但似乎也愈來愈保守以對,漸漸往與景氣關聯度較低的生技產業前進。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大型製藥類股確實有防禦特性,「但是生技產業的中小型股,則表現很有爆發力。」由於中小型股籌碼集中,又具有購併題材,傅子平特別鎖定美國中小型股,投資比率占整體組合超過四成,因而績效突出。
假使年底以前,美國聯準會決定再次推出貨幣寬鬆政策,相信又會對美國當地市場、股價形成一波新的刺激,而一向在景氣復甦初期、貨幣寬鬆環境衝得最快的中小型股,可望成為資金行情中主要受惠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