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影響全球的歐債、美國經濟復甦和中國地方債三大變數,今年仍將存在,不過情勢正往好的方向發展,只要市場認為最壞情況已經出現,就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因此「不會更壞」,是投資人不妨對行情抱持樂觀預期的主因。
相對於歐洲,美國近期經濟數據顯示復甦預期理想,是最先往正面發展的重要變數。接下來仍須持續有此表現,才能夠讓市場放心。
另一個可能好轉的是中國,去年底溫州爆發資金斷鏈風暴,凸顯地方債及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等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明顯下滑,總理溫家寶定調政策調整,隨後新增放款資金鏈就有放寬的跡象,三大變數中有兩個可能好轉,是最重要的佳音。
由於中國仍有放寬資金的政策空間,預期第一季中國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一.五%,加上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在溫家寶出面喊話激勵信心之下,已經回檔長達兩年的A股,將有機會走出行情。
去年新興國家股市出現歷來最大規模資金「退潮」,約有三五○億美元外逃,光是台灣就約占一百億美元。其中有不少長期投資台股的資金,至今尚未回到國內。儘管基本面展望平平,但經濟情勢或許不會更壞,在大選不確定性消除後,若能配合企業盈餘下滑落底,行情就有反彈空間可期。
因為統計資料顯示,一一年台股上市櫃公司整體盈餘較一○年減少二成,但今年的整體盈餘金額,估計年增率可望達到一○%至一五%,因此不必對台股看得太過保守。在產業方面,對外資法人而言,電子族群的營收受大選影響程度較低,是近期外資買盤集中電子股的主因。
而去年有不少代工業者股價回檔甚深,這些股價淨值比偏低、現金股息殖利率高,帳上又有大量現金的個股,因為下檔空間相對有限,因此受到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