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上市櫃公司財報公告,市場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莫過於各傳統集團間的營運消長,從第三季數字來看,台塑集團因受六輕停工拖累,以及大陸需求不振,表現差強人意;而今年受惠兩岸車市強強滾的裕隆,旗下子公司多半繳出不錯的成績單,至於長榮、亞東、統一等,則表現平穩。
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出爐,由於八、九月正逢歐債危機、美國信評調降等利空因素,全球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因此普遍繳出來的成績並不理想。不過歷經數十年景氣循環的傳統集團股,除了台塑集團因六輕停工、國際油價回檔和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事業出現巨額虧損,導致獲利呈現下滑外,亞東、長榮、裕隆、統一等老牌集團,表現都還算平穩。在台股混沌不明之際,這些體質相對績優的族群,值得保守投資人在第四季多加留意。
麥寮連大火 台塑化股價跌三成
台塑集團今年最受市場矚目的,就是麥寮六輕連連發生大火,不但前台塑化董事長王文潮、總經理蘇啟邑下台負責外,據聞長線資金也紛紛從台塑四寶撤離。其中首當其衝的台塑化,股價從一一二元急跌到最低七十六.六元,跌幅超過三成,而第三季財報出爐,單季每股虧損○.一五元,是金融海嘯以來最糟糕的紀錄,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為二五七.九億元,稅後每股純益(EPS)為二.七一元。
至於台塑、南亞和台化,今年獲利同樣呈現逐季衰退,第三季單季稅後EPS分別為一.四三元、○.六九元和一.二元,均較上季減少,台塑四寶合計獲利一九四.八億元,比上季三六八.一億元衰退四七%,不過累計前三季合計獲利為一二○九.九億元,只比去年減少五%,目前以集團「大阿哥」王文淵所執掌的台化EPS最高,為六.一六元,台塑五.七元居次,南亞、台塑化則各為三.二三元和二.七一元。
近期在全球經濟局勢回穩下,台塑四寶股價在法人開始回補後,均出現反彈,其中台塑、南亞和台化已站回季線,台塑化則一口氣攻上年線,絲毫不受未來一年六輕分批分期停工計畫影響(預計在明年八月底前完成),然而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對明年全球石化產業判斷是供過於求,價格恐怕不理想,「沒有看好的理由」,因此股價在漲多後,仍有壓回的可能。
持有三十六萬張台塑化股票的福懋,第三季單季出乎市場意料呈現小虧,原本法人估計在大陸中山、常熟兩廠營運轉佳、越南同奈廠獲利成長,以及台塑化十五億元股息入帳下,應會和往年一樣,第三季為獲利的高峰,不過由於提列資產減損和處分資產損失合計二十四億元,讓數字「豬羊變色」,引發投信在九個交易日連續賣超五千餘張,股價相對弱勢。
台塑集團裡表現最差的,還是集中在DRAM投資,南科第三季單季虧損一一九.六億元,累計前三季大幅虧損二八八.九億元,EPS為負七.一七元,每股淨值僅有○.九四元;而華亞科第三季單季則虧損七十.二億元,累計前三季虧損一四九.八億元,EPS為負三.二三元,每股淨值只剩八元。兩家公司已連續七季財報出現負數,而南科已著手準備私募,台塑集團將全數認購,只是私募後股本高達二千億元,倘若營運沒有起色,未來仍是集團頭痛的問題。
其他的科技轉投資事業,則表現尚且穩當,福懋科雖然因上游DRAM產業不佳,第三季單季稅後EPS從上季的一.三五元萎縮到只剩○.一八元,不過南電卻因CPU載板訂單明顯拉升而繳出亮麗成績單,單季稅後EPS高達二.二八元,超越上半年合計的二.二三元,成為集團內成長最亮眼的個股。
車市銷售旺 裕日車賺回半個股本
相對於台塑集團的「苦澀」,裕隆集團的整體表現就相當「甜美」,其中裕日車受惠台灣車市今年銷售暢旺,以及大陸轉投資東風日產的獲利挹注,第三季單季稅後獲利十五億元,EPS高達五元,等同賺了半個股本,不但創下歷史單季新高,且超越上半年的四.○四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二十七.一億元,EPS達九.○四元。
相對於裕日車的成績亮眼,母公司裕隆第三季單季獲利僅七億元,較上季八.六億元減少,主要是轉投資收益縮水,不過由於旗下的納智捷登陸銷售後,短短兩周就接獲四千張訂單,法人對其第四季和明年在大陸銷售展望仍然樂觀,未來裕隆的股價表現將視納智捷獲利狀況,以及新店B廠的開發案進度而定。
裕隆前三季累計獲利二十九.六億元,中華車和裕日車則分別為二十二.一億元及二十七.一億元,合計達七十八.八億元,遠超過台灣同業和泰車的五十四.五億元,以及三陽的十三.三億元,成為今年車市的最大贏家,在基本面撐腰下,明年總統大選前仍是可留意的集團股,不過中期則要觀察景氣對車市銷售的影響。
另外,江申第三季單季稅後EPS達一.一二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為二.一億元,EPS為二.九八元,業績不差。江申主要產品為車架、底盤與車身鈑金,旗下轉投資公司包括杭州蕭山、廣州NTN、廈門金龍江申以及福州福享,主要客戶為東風日產、北京現代汽車、一汽等大廠,其中杭州蕭山預計明年第二季投產,加上納智捷在陸銷售告捷,預期明年營運可望再更上一層樓。
亞東集團方面,亞泥因大陸保障房需求、農村開發和水利基礎建設,轉投資的亞泥中國貢獻頗豐,第三季單季獲利人民幣三.二九億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二八○○萬元大幅成長,使得亞泥第三季單季仍有○.七一元的佳績,前三季稅後純益為八十二.四億元,較去年增加五七%,EPS為二.六三元。近期雖然大陸傳出水泥價格鬆動的負面消息,不過由於新增產能有限,因此價格巨幅回檔可能性不會太高。
遠東新則是亞東集團的主要控股公司,第三季因轉投資收益較上季減少約九億元,稅後EPS減少至○.四四元。遠東新今年股價從最高五二.二元一度重挫到三十元以下,除了歐債風暴外,國際棉花價格崩跌也是重要原因,讓外資大舉出脫持股,不過法人認為,由於公司聚酯相關核心業務仍然持續擴廠,保有一定優勢,且轉投資的亞泥、東聯、遠百、遠傳等子公司營運穩健,加上帳上土地高達四七.五萬玶,市值上看八百億元至一千億元,因此股價拉回到淨值的一.五倍附近,將是長線好的買點。
亞東集團第三季整體獲利平穩,讓徐旭東(後排中)對第四季景氣看法樂觀。(攝影/陳俊銘)
船運陷低潮 長榮股價逼近淨值
全球不景氣導致貨櫃船運陷入低潮,長榮也不例外,長榮第三季單季出現虧損十一億元,EPS為負○.三七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只剩二.七億元,EPS為○.○八億元,較去年同期三.四六元明顯減少,不過股價從最高三十一.八元跌到十四.三五元,已經利空不跌,尤其目前股價在淨值附近,意味再跌空間有限,為了因應明年景氣的不確定性,公司正積極處分舊船。
長榮集團股價低於淨值的還有榮運,第三季單季稅後EPS為○.二八元,表現平穩,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為七.一億元,EPS達○.六七元,每股淨值十九.一元。由於榮運在南崁持有貨櫃場土地面積高達七.五萬坪,可開發面積約有四.二萬坪,估計開發利益應有三百億元,扣除相關成本後,可提升每股淨值約十八元,因此預期未來股價再跌空間有限。
長榮航第三季財報則有否極泰來跡象,單季稅後EPS為○.三八元,超越上半年的○.一一元,除了轉投資收益增加外,占營業成長超過四成的油價,第三季每桶從一百美元跌到七十五美元,對長榮航的營運也具有加分作用。
統一集團由於專注在食品通路,受不景氣影響有限,母公司統一第三季獲利三十.六億元,單季EPS為○.六四元,合計前三季達一.七元。表現較佳的則為大統益和統一超,前三季稅後EPS分別為二.九三元和五.二五元,至於統一實表現仍然平平,明年在新廠完工效應下,營運才會有明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