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達邁、新至陞 掛牌新兵展現國際競爭力

達邁、新至陞  掛牌新兵展現國際競爭力
達邁站穩軟板材料PI的市占率,總經理吳聲昌(左)是最大功臣。右為董事長鄧維楨。(攝影/陳俊銘)

林宏文、周岐原

科技

770期

2011-09-22 11:39

十月初掛牌的達邁和新至陞,分別靠獨特利基在業界站穩腳跟。其中,達邁突破關鍵材料寡占局面,獲利大幅改善;新至陞則是掌握眾多品牌大廠訂單,並調整產能規畫,降低薪資成本影響。

即將於十月五日掛牌上市的達邁,是近來國內少數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材料業者。在技術及量產能力都已具備的情況下,新廠產能明年初陸續開出後,預期實力有機會挑戰全球前三大。

消費性電子產品對軟性印刷電路板的用量越來越大,軟板材料的生產能否滿足需求,也備受矚目。達邁生產的主要產品,正是軟板最基礎的原料——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達邁則是業界唯一的台商。

 

達邁為台廠建立自主供應能力


根據統計,目前PI產業以杜邦(Dupont)、鍾淵化學(Kaneka)、日商宇部(Ube)和韓商SKC為主要生產者,市占率累計超過九成。達邁則在八%左右。不過近年來,市場領導者杜邦與鍾淵化學幾乎停止擴廠,因此態度較為積極的SKC與達邁,市占率有機會提高。

在材料業,PI是一門需要高技術、高投資的產業,加上一條PI生產線至少需要五億元成本,高投資額也形成一種進入門檻。達邁歷經長期研究,成為全球少數擁有聚合、塗布等關鍵技術的廠商。

把時間推向十一年前,早在達邁尚未成立時,全球PI產量,幾乎都來自杜邦和鍾淵化學,形成明顯的寡占局面。為了替台灣電子業的材料,建立自主供應能力,當時已在產業累積十餘年研發經驗的達邁總經理吳聲昌,在歷經工研院、德奎與太巨等公司之後,雖然面臨各種挑戰與困境,還是毅然投入創業。「我什麼都不會,只會做這個(PI)。」吳聲昌謙虛地說。

雖然PI屬於關鍵材料,但國內研發這項材料的過程,卻是幾經波折。如一度嘗試的工研院,就對自製抱持否定態度,當時團隊認為,杜邦生產相關材料超過二十年,台灣業者生存的機會不大。另一家公司太巨,後來則被杜邦購併,由於內部已有生產技術,杜邦直接終止這項計畫。吳聲昌為了不讓台灣PI產業斷炊,便邀集幾位當年研發產品的夥伴共同創業。

正因為吳聲昌的堅持,讓台灣的PI產業得以開創出一番新局。更值得一提的是,也因為達邁持續投入研發,提出許多創新,讓這個二十多年來沒有太大改變的產業,發生了微妙的質變。

其中,改變最大的是,由於吳聲昌對材料與製程有深厚認識,因此達邁在研發期間可以自行設計機台,並改良設備、良率,找出最佳的配方與生產效率。吳聲昌很有自信地說:「達邁的生產效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價格也最便宜。」

正因為達邁逐漸走出一片天,國內眾多軟板業者不必被各大廠牽著鼻子走,因為過去PI由大廠壟斷,價格一直很貴,而且還經常面臨拿不到貨的窘境。

例如許多軟板業者就對歷年來和韓系業者往來時受到的對待印象深刻,一旦遇到市場缺貨,供應商「說斷貨就斷貨」,台灣廠商吃過太多虧。因此在達邁產能開出時,都傾全力支持,如國內的台虹、律勝、亞電及嘉聯益等大廠,都是達邁的客戶。

 

達到經濟規模 獲利迅速改善


為了進一步衝刺規模,達邁已投資逾八億元設立新廠房,預估今年底將可啟用,明年初正式量產。第一階段,公司將新增一條產線,年產能增至一千噸,若如規畫加至四條產線滿載生產,年產能可達二千噸,屆時市占可望由目前的八%,增至二○%至二五%,超越SKC,成為全球第三大廠。

從財報數字的變化,則可看出達邁的競爭力已大幅提升,表現不在全球PI大廠之下。二○○八年與○九年時,達邁年營收都在五億元左右,但去年一口氣突破此區間,年營收成長至八.二億元。此外,公司的本業在○八年時仍為小額虧損,但去年營業利益率快速增加至二五.四%,今年上半年更有二六%水準。可見公司的產能突破經濟規模後,已達到良率提升、獲利結構改善的效果。

以半年報來看,雖然第二季下游客戶需求確實出現減緩,造成公司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僅有○.三五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一.一五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不過,吳聲昌樂觀表示,未來軟板產業前景可期,三至五年產值會持續向上,達邁將積極擴增產能,期許成為全球前三大PI廠。

 

新至陞質、量並重 大廠訂單上門


開模、設計塑膠製品,是不少台灣加工業者擅長的技術,乍聽之下,門檻並不高。然而,靠模具技術起家的新至陞科技董事長陳標福,對自家的技術能力,顯得相當有信心。「我們做的東西,外面很多廠商都會。但我們的量產規模、開發能力,沒有那麼容易達到。」陳標福說。

創業三十年的新至陞科技,是生產雙色射出塑膠製品的廠商,也是目前全亞洲規模最大的業者。比起單色射出,生產雙色塑膠可以降低產品二次加工、貼合的花費,但必須掌握兩種材質的特性,既需要高精密度、又要準確掌握良率,因此經營門檻較高。

 

由於掌握關鍵技術,從蘋果、任天堂到耐吉等多家品牌大廠,都把特定零組件交給新至陞。例如蘋果iPod、iPhone的耳機、任天堂的遊戲機機殼,都是由新至陞製造。目前消費性電子產品占營收比重約為四七%,其他產品則占五三%。雄厚的研發實力,讓新至陞即使遇到金融海嘯,仍繳出三年營收成長一倍的成績;合併營收從○八年十億元,增加到一○年的二十八.七億元。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二十七.五億元,稅後每股純益則為三.○一元。

 

新至陞

新至陞在陳標福帶領下,以豐富模具經驗,成為客戶仰賴的夥伴。(攝影/陳永錚)

 

龐大資料庫 建構服務競爭力

 

新至陞憑什麼本事接連吃下大廠訂單?答案是研發、生產的「質」與「量」。從一九九一年切入雙色塑膠領域起,新至陞每年平均為客戶開發二百件模具,二十年下來,至少已經累積四千件專案。為數龐大的經驗,成為新至陞最寶貴的「資料庫」,也是難以被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有很多經驗,所以從初期設計階段,我們就有辦法告訴客戶,生產這款產品的難度大概有多少。」陳標福說,長期經驗讓新至陞掌握各種參數的可能變化,由單純的開模、加工業者,變成客戶不可或缺的諮詢對象。服務品質被深化,構成一道重要的產業門檻,若有競爭者想切入,也沒有這麼大的資料庫可分析。

 

除此之外,模具的開發功力也是新至陞的強項。陳標福分析,若模具設計得當,「如果原來一次生產兩個piece(件),變成一次四個piece,那成本大概可以低三成。」可見最初設計模具對產品成敗的重要性。目前公司約有一五%人力從事模具相關研究,搭配前期的製程分析,成為新至陞的利基。一位觀察新至陞多年的業者就指出:「他們(新至陞)在模具跟製程都滿領先的,如果客戶只想找他們開模,那還不如找其他人做。」

 

在產量方面,新至陞也讓對手難以超越。目前公司擁有雙色機台超過三百台,產能居亞洲之冠。當其他同業礙於產能,只能生產少數產品時,擁有越南、崑山、廣東三廠區的新至陞,可以同步生產多家客戶的產品,因此提高競爭難度。

 

在掛牌之際,新至陞也同步調整產能規畫。陳標福表示,因中國持續調高最低工資,薪資成本不斷墊高。加上中國計畫在五年內提高工資一倍,未來即使遷廠至內陸地區,獲利也難逃侵蝕。為了維持獲利水準,集團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比率,先將員工總數由七、八千人,降至六五○○人;另外決定跟著日系客戶至越南設廠,未來預計把越南作為產能擴充的重點。

 

展望未來業務發展,陳標福表示,上、下半年營收分布,預計將為四五比五五,而股利政策將以現金股息為主。在新產品方面,公司則正研發鋁製機殼與碳纖維製程,未來將視研發進度陸續推出。

 

達邁科技(3645)

成立時間:2000年

董事長:鄧維楨

資本額:10.53億元

主要業務: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film)

近三年業績(單位:新台幣):

2009年營收5.04億元, 稅後EPS0.08元

2010年營收8.20億元, 稅後EPS2.15元

2011年上半年營收4.67億元, 稅後EPS1.15元

 

新至陞科技(3679)

成立時間:1980年

董事長:陳標福

資本額:7.39億元

主要業務:精密塑膠模具、塑膠零組件

近三年業績(單位:新台幣):

2009年營收41.4億元,稅後EPS10.02元

2010年營收53.0億元,稅後EPS8.16元

2011年上半年營收27.5億元,稅後EPS3.01元

延伸閱讀

鴻海將進軍日本汽車市場!Model A原型車首次亮相 37年日本汽車業資歷大將關潤操刀 為何是「有輪子的行動電源」?
鴻海將進軍日本汽車市場!Model A原型車首次亮相 37年日本汽車業資歷大將關潤操刀 為何是「有輪子的行動電源」?

2024-10-08

富比士全球最佳雇主,哪些台灣企業上榜?國泰金、華碩、台達電…這家首登前百大,排名比台積電前面
富比士全球最佳雇主,哪些台灣企業上榜?國泰金、華碩、台達電…這家首登前百大,排名比台積電前面

2024-10-11

台達電25歲員工疑遭霸凌墜樓亡!清大副校長上香不捨:他不念博班想先工作養家…公司回應了
台達電25歲員工疑遭霸凌墜樓亡!清大副校長上香不捨:他不念博班想先工作養家…公司回應了

2024-12-21

鴻海血統電動車拿下全台新掛牌市佔第二,擠下BMW!繼納智捷n7交車逾5000輛後,鴻海Model D、Model U今亮相
鴻海血統電動車拿下全台新掛牌市佔第二,擠下BMW!繼納智捷n7交車逾5000輛後,鴻海Model D、Model U今亮相

2024-10-08

57年泵浦大廠二代轉型,攻黃仁勳口中的AI伺服器散熱關鍵…台達電也主動找上門,營收、獲利創新高
57年泵浦大廠二代轉型,攻黃仁勳口中的AI伺服器散熱關鍵…台達電也主動找上門,營收、獲利創新高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