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應公平對待大小股東」,這一句話,出現在證交所網站上關於公司治理的簡介說明中。在長達四千兩百多字的簡介裡,這大概是最讓小股東感到貼心的一句,但,這恐怕也是最讓小股東傷心的一句。
除此之外,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不斷發展進化,對於大股東來說,能夠把玩的新遊戲也愈來愈多。分割、釋股、私募、減資再增資,這些過去被認為是生硬艱澀的專業用詞,卻在今年的股票市場成為熱門關鍵字。
據統計,今年上市櫃公司減資總額將達三千億元,私募案有一八○件。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小股東登報抗議,甚至引發立委的關切與討伐。
無論是上市前的釋股,或是極具彈性空間的私募增資等,其中是否有大股東利用模糊地帶圖利自肥?或是圖利給特定的關係人?這是我們製作本期封面的起點。
為了追查真相,今周刊的製作團隊,夜以繼日,幾乎把過去兩年所有的相關個案重新檢視一遍,也在過程當中發現,人性貪婪面並不如我們原先想像中的能夠受到嚴格制約。每一次的分割、釋股、私募增資,都是一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大股東對於這「分配權」的濫用,似乎不能只用「少數個案」來形容。
民國八十年三月爆發的華隆案,就是上市的華隆公司賤賣五百萬股國華人壽股票,圖利特定人,購買這些股票者之一的,正是當時交通部長張建邦的女兒,案子爆發後,華隆公司董事長翁有銘因此一度被收押,交保後潛逃海外,直到通緝期滿。
這次我們發現的諸多事實,與當年華隆案的手法,極為類似,資本市場的發展,本就必須搭配各種創新與彈性籌資管道,但在注重創新與彈性的同時,主管機關更應該謹慎把關,才能讓所有股民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