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反彈到季線後,開始出現多空雜陳的聲音,由於方向不明,觀望的人愈來愈多,使得成交量萎縮到千億元以下,不過由於上半年有人民幣升值、世博會、ECFA等利多因素,指數空間不宜太過悲觀。
編按:台股在下跌不易、上漲沒有買盤追價的情況下,成交量逐漸萎縮,市場態度趨於觀望,大盤陷入箱型整理格局。《今周刊》特別邀請統一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黎方國,為讀者分析國際行情與台股未來趨勢,見解值得參考,以下為口述內容:
台股從七○八○點觸底反彈後,目前在季線位置裹足不前,主要受到「四加一」個因素所困擾著(「四」指的是國際因素,「一」則是指兩岸關係)
首先是歐元區希臘等小國的債信問題。根據過去歷史經驗,只要歐美國家發生金融危機,亞洲就容易成為這些外資的提款機,像這波全球股市反彈,歐美股市幾乎都站上季線,但亞股卻表現平平,箇中原因就是外資賣股求現。
隨著局勢愈來愈明朗,加上CDS(信用違約交換)的報價不再飆高,歐元區小國還不出債務的疑慮已有淡化跡象。再者,希臘政府三月四日發行的五十億歐元十年期公債,不到一小時就超額認購三倍,就財務面來看綽綽有餘。事實上,就算德、法等歐洲大國不伸出援手,IMF(國際貨幣基金)也不可能讓希臘這種文明古國垮台。
貨幣寬鬆政策不再
其次是各國開始祭出緊縮政策,寬鬆貨幣環境不再。資金一向是股市的血液,減少自然對指數上漲不利。今年九月是雷曼兄弟倒閉二周年,目前來看,歐美各國的經濟體在歷經過去兩年的調整後,多半已恢復元氣,這些國家的政府和央行,為避免後遺症產生,沒理由再繼續維持貨幣過度寬鬆。
第三則是美元走勢。過去美元走強,多半是因為國際資金的避險需求,或者市場預期美國升息,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將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水準,成為利差交易的主要借款來源,未來只要美元開始大幅升值,就會牽引國際資金的走向,進而影響商品價格。
聯準會何時會升息?外資圈有不同的看法。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到第四季會升到一.五%,但摩根大通證券卻認為到年底仍然不會動。其實觀察美國過去的經驗就能得到答案。在一九八七年到九六年間,聯準會在失業率下降十九個月且非農就業人口連續轉正十個月後,開始啟動升息;九七年到○五年間,則是在失業率下降十二個月且非農就業人口連續轉正九個月後。因此按照目前的情勢研判,聯準會可能升息的時間,有機會落在第四季,最慢則在明年第一季。
第四,留意人民幣何時升息。中國日前公布二月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達二.七%,顯示實質負利率時代來臨,官方在短期內應會採取行動。一般而言,景氣復甦的初期都會用貨幣升值取代升息,這除了對進口廠商有利外,也有助於壓抑通膨。
其實觀察資金的流向,可以看出有聰明的錢在等待人民幣升值。像今年以來亞股趨弱,匯率卻走強;歐美股市走強,匯市卻趨弱,很多資金停泊在亞債及幾個債信佳的大國,表明了這些熱錢要賺取人民幣升值後的匯差。
另外,依照台灣過去歷史經驗,M2(廣義貨幣供給)與外匯存底的比值越低的話,升值機率越高,中國目前正符合這樣條件,而美國又將在四月十五日公布匯率操縱國的名單,相信中國在不遠的將來,會做人民幣升值的動作。
簽ECFA有利台股攻堅
最後加上的兩岸因素,是與台股未來表現最息息相關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席「讓利說」,讓ECFA在上半年實現的機率大增,只要兩岸能如市場預期在六月底前完成簽署,台股就會進入不一樣的格局。
整體來說,台股上半年的利多遠比下半年還多,因此相對看好上半年的指數表現,像第二季鐵礦砂的漲價、中國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蘋果iPad電腦的上市、上海世博會的展開,以及最後可能簽訂的ECFA,都有利台股持續攻堅。至於下半年,對外有各國正式開始升息,對內則有五都選舉的雜音,反而應保守以對。
台股雖然現在成交量多半在千億元以下,但只要有新的「觸媒」出現,很快就會決定新的方向,預估「人民幣升值」出線的機率最高。在選股方向,iPad、世博會、ECFA等概念股,原物料相關的鋼鐵、散裝航運、塑化、水泥,以及中國內需相關的股票,是值得投資人觀察的重點。
至於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汽車下鄉」政策,使得中國的汽車銷售量不斷快速成長,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對於布局中國市場多年的業者而言,今年是收割成果的開始,因此與中國汽車和內需相關的產業,都能一一受惠,包括汽車、汽車零組件、橡膠、通路等,都可望長期走多。
黎方國
現職:統一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
學歷:台大化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聯邦投信投資長、永豐金控研究總處資深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