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環境的安定,讓科技類股得到合理評價,目前到第一季末投資人的眼光應該重視個股是否有所表現,這將勝過於盯大盤指數變化。台股○九年年漲幅已達八三%,高居史上第四,居安思危仍為必要。
要看台灣的產業,有一個大方向可以抓,那就是所謂的「兩兆雙星」產業,半導體和面板。這兩個產業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可以應用的方向廣泛,可以代表下游電子產品出貨是否暢旺。在面板方面,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提出需求旺盛、供貨將吃緊的看法,也積極投入八.五代廠生產;而電子代工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大家之前都對備料太保守,二○一○年IT業將有零組件缺貨潮,不要小看景氣復甦力道。
面板需求熱絡 供應爆商機
另外還有一個正面影響,那就是需求熱絡帶動的庫存調整正常化。以友達為例,○九年常因為擔心終端買氣不佳,因此要求供應商盡量縮短前置作業時間,以利庫存隨時維持在最低天數,所以供應商在備料上不敢安排中長期的生產和投資計畫。目前這種情況已逐漸在改善當中,從以往的下單後三天就要出貨,到目前要求上游備二到三周庫存,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也代表著大廠意識到屆時需求大增情況下可能會有缺料情形,因此要上游提早進行準備的意味,這對產業都是很正面的訊息。
我們還可以從數字端來解讀。一般來說第一季因為剛過完西洋聖誕節,電子產品需求會降溫,而○九年末我們有令人驚喜的發現,那就是二○一○年第一季可能會相當不錯,當然進入相對淡季營業額要比○九年第四季好是不太可能,但是大部分認為第一季在工作天數減少一二%(六十六天減少為五十八天)情況下,營業額卻僅微幅減少五%、甚至更少,代表接單十分暢旺。
這背後有另外一個很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國大陸將繼起成為第二大電子產品需求國,因此農曆年可能也會成為西洋聖誕節後另一個主要銷售旺季。
總結來說,中國只要維持每年八%至一○%經濟增長,農曆年旺季需求將愈發重要,未來幾年整體銷售額將可與歐美的聖誕節媲美。對於台商來說年底旺季效應可以延續到隔年度第一季,反映在營業額便是淡季不淡,或者是說沒有明顯淡旺季。對投資人來說,只要公司體質好、競爭力佳便不須擔心淡季營收是否不佳而衝擊股價。對應到目前時空,台股,尤其是電子業二○一○年第一季需求暢旺已是事實,業績面有支撐,因此投資人在農曆年前操作心態可較積極。
基本面之外,全球金融環境怎麼演變將影響台股一整年的走勢。金融環境是否脫離恐慌與不理性,首先要觀察的就是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八年雷曼兄弟倒閉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走跌到二%附近,為史上最低,遠低於三.五%至四%的歷史區間,而近半年來已經很穩定地在這個區間維持小幅波動,這便是金融環境安定的明證之一。
業績表現將反映於股價上
金融環境的安定,讓科技類股得到合理評價,我們整理出股價創五十二周新高的公司,幾乎都以各科技業龍頭為主,囊括產業則包羅萬象。因此給投資人一個小結,那就是在眾多美國龍頭科技股股價創一年、甚至歷史新高氛圍下,其實不須對背後眾多扮演著供應商角色的台商有過多疑慮,只要題材正確、業績面出色,股價就一定會有表現。
目前到二○一○年第一季投資人的眼光,應該重視個股是否有所表現,這將勝過於盯大盤指數變化。個股方面因為從○九年十二月到二○一○年四月底是財報空窗期,這段期間的編夢行情當中,題材又會重於數字。那麼投資人要怎麼看大盤?建議注意成交量會比指數要來得重要。根據台股歷史經驗,每次大崩盤前的月總成交量都接近新台幣四兆元,也就是每天大概兩千億元左右的數字,就目前來看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別擔心過熱的問題。所以做個小結,首先,成交量仍在安全區間內;其次,指數大幅上漲機率不大;最後,題材受惠個股將繼續強勢。
但台股○九年年漲幅已達八三%,居安思危仍為必要。因此要看個股不看指數,且在一、二月題材重於營運數字,漲幅已高情形下要注意短線獲利了結籌碼。
(本文轉載自今周特刊《2010選對時機買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