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歐會」後,眾所期待的人民幣議題被重重舉起、輕輕放下,至於提前登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預估仍將有保有壓,因此A股市場重新回歸基本面表現,至於央視招標背後帶來的巨大產業復甦跡象,正為股市的持續上揚,帶來最有力的支撐。
歐巴馬訪中之後,兩邊發表的共同聲明已經暗示到明年第一季為止都不會升息,會後美國公債兩年期孳息率一舉跌至九個月的新低,可見市場對低利率環境的預期心理更形強化。
如果不升息,美元很難扭轉目前的劣勢,那麼全球以美元計價的主要商品價格將持續攀升,帶動全球通膨,對於擁有龐大負債的美國而言,負擔因此減輕不少。
但是對中國而言,升不升息卻是兩難。升息,會吸引熱錢加速流入中國,拉高人民幣升值壓力,進而損害出口業,動搖經濟回升基礎;但不升息,維持寬鬆的貨幣環境,又讓市場資金氾濫,資產價格狂飆,對來年形成通膨的危機。也因此,原訂每年十二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提前在十一月底召開,正是中國官方要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做出新的定調。
目前中國經濟持續復甦,第四季GDP更可望上看兩位數成長,但出口數據仍未回到正軌,十月分出口數值年化表現仍然下跌了一三.八%,因此的確沒有迅速升息的空間,但為了預防通膨,適度的政策調整仍有必要。
由於中央開始回收基金,A股未來只有基本面佳的個股才能獲得資金青睞。(圖片來源/Top Photo)
寬鬆貨幣政策將開始收緊
例如過去六周,人民銀行不斷透過公開市場發行票據的方式來回收市場資金,累計超過六六三○億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數字已經超過國慶黃金周連續六周向市場注資的四八九○億元,造成上海三個月期的銀行同業拆款利率不斷上漲,相關利率已經來到了一.八%,顯示當局調控流動性的意圖非常明顯。
以此來看,去年底中央定調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勢必開始收緊,「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將取而代之,這也宣示了中國在二○一○年會升息、人民幣也會升值,但幅度與速度都不會太大,「有保有壓」、避免經濟與資產價格大起大落,將成為政策主流。
資金面開始收緊,對於A股市場而言,也少了炒作的資金,要再出現上半年暴漲的情況並不容易,因此市場焦點將回歸到基本面去表現。
根據中國財政部的資料顯示,今年一至十月,中國國營企業累計營收達十七.八七兆元,年化成長了○.五%,也是相關數據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而累計淨利則高達一.○六兆元,雖然年化仍然下跌了一○.六%,但是比起今年第一季下跌超過四○%的情況已經大幅改善。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期偏低,預期未來兩個月,中國國營企業的淨利潤成長突破一○%,由於國營企業占整體股市權值超過七成,因此上市公司獲利成長也有一定的保證。
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多好?日前剛剛落幕的中國中央電視台廣告招標,黃金廣告時段的中標金額竟超過百億元大關,創下十六年來的新高。包括房地產、建築、汽車、醫藥、家電、服飾、飲品等產業都大手筆投入預算。
若同時對照萬得(Wind)資訊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已經有五八一家上市公司發出了○九年全年業績預告,其中有三六一家發出盈利上升、轉虧為盈等預告,比率達到六二%,部分盈利預增幅度更高達三十倍,更可以印證基本面持續復甦。
個股表現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廣告招標,或是企業獲利,兩者間重疊的產業呈現高度相近,房地產、家電、汽車、內需消費等廣告大戶,也正是○九年淨利成長較高的企業。
再就法人進出觀察,過去一個月的A股波段漲幅中,中國類股票型基金連續四周進行加碼的動作,其中,開放型基金的持股百分比由十月十六日的七三.七%,一路上揚到十一月中的八一%。同一時期,股票型基金的持股比重則由七八.四%上揚到了八五.四%,這個比重與平均持股最高水準的八一.一%與八六.二%相去不遠,機構法人再大幅加碼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不過直至十一月中仍持續加碼,也顯示法人相當看好第四季乃至農曆年前的市場行情。
再看散戶持股比重,十月分大小非限售股合計在市場賣出七十一.○六億元,日平均減碼金額為四.四四億元,比起九月分上揚了四四%。而十一月前半月的日均減碼金額進一步提高到四.八九億元,又比十月分升高了將近一成,其中又以小非為主,顯示散戶在指數站上三二○○點後,有逢高獲利了結的傾向。法人部位提高、散戶部位降低,目前A股沒有大跌風險。
如果要等待法人再大舉加碼,必須要有新的資金,十一月中,中國證監會宣布自明年起,新基金公司要發行新基金,送交審核時可以同時針對創新基金、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等五大種類分別遞件。比起過往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基金均被視作傳統產品件,一旦送審其中一件,另一件就要多等待二個月以上才能送審,時間上節省了很多,未來可望替股市帶來更迅速的資金量。
在新制度的預期下,預估股票型基金至年底前仍有三%至五%的加碼空間,可望對股市帶來千億元資金量,雖然不是非常高的數據,但這些資金並不會大舉分散投資,而將集中注入獲利能力較佳的產業。
因此就整體股市來看,資金量雖不足以造就上半年的暴漲,仍有機會維持近期的緩漲格局,慢慢朝向前波高點三四七八點邁進,惟個股表現差距將進一步拉大,房地產、家電、汽車與內需消費仍是市場焦點所在。
(作者為寶來證券香港研發部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