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分外資狂買一四二二億元,讓台股一口氣漲了八百點,以買超內容觀察,金融股是最大的布局方向,儘管進入十月初外資轉為淨賣超,但金融股仍是買多於賣,隨著MOU和ECFA題材發酵,第四季布局重心最好不要忘了金融股。
台股今年從四五九一點開始起漲,最高來到七五九九點,漲幅已經超過六成,如果姑且不論基本面和經濟數據的好壞,光從籌碼面流向來觀察,占台股成交比重達三○%以上的外資,已成為股票市場的最大買家,累計今年至九月底為止,買超金額為三千七百億元,其中九月是買進動作最大的月分,金額高達一四二二億元,其次為四月的一○三七億元。
外資捧場 九月買超重心在金融股
整個九月,大盤指數上漲了八百點,外資究竟在買什麼?大型權值股當然是標準答案,像台積電一個月就買了十七萬張,尤其當經濟部新任部長施顏祥宣示年底前將敲定晶圓代工、面板等產業登陸的消息後,更加深外資的期待,儘管指數位置仍在七千多點徘徊,但股價還原權值已超過二○○七年的景氣高點,並來到二○○○年網路泡沫時的高峰價位。
不過台積電股性牛皮,一般投資人其實興趣缺缺,不如解析外資九月的進出,並搭配融資的減少變化,如此就可以歸納整理外資對第四季的作戰思惟。
從證交所的統計資料來看,「金融股」可說是九月分外資最大宗的買超重心,其中台新金、永豐金、國泰金、凱基證、第一金、富邦金、玉山金、元大金、開發金、寶來證、華南金和統一證,累計單月買超都超過一萬張,同時融資也逆勢減少,籌碼流向有利多頭。
即使像十月二日受到美股重挫二百餘點的影響,外資大賣一三一億元,但從買超個股來看,前三名分別是國泰金(三.四萬張)、中信金(二.七萬張)和永豐金(二.二萬張),仍然是金融股,而六至十名的還有新光金和玉山金,這樣的舉動,更讓外界確定,外資第四季的布局重心在金融股。
雖然市場不少投資人對金融股今年整體的獲利情形仍然不放心,但誠如科斯托蘭尼說的:「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的市場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
政策作多 MOU後將是利多的開始
事實上,從政策放出的風向球也可以發現,不論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或者金管會主委陳,都或明或暗的表示MOU(金融監理備忘錄)的進程已經接近尾聲,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對外公開說明第四次江陳會即將開始,過去金融機構關在島內過度競爭的情況,有機會在年底前出現逆轉。
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張淑蕙就預估,兩岸MOU及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最快可望分別於十月、十二月簽署,這樣的潛在利多發酵,將有利於金融、傳產類股的表現空間,尤其指數突破前波關卡七一八五點是由金融類股帶動,預期未來中線若欲挑戰八千點關卡,金融族群也將扮演要角。
目前股票市場中對金融股的最大雜音,就是擔心「利多出盡」,尤其九月十日和十月一日,兩大財經報紙頭條分別以MOU要簽訂和引述國台辦消息,讓金融股當天演出上半場好戲,收盤卻虎頭蛇尾,讓投資人直呼「不想再上當」,即使手中有金融股的人,看多「狼來了」的戲碼,也開始藉著利多減碼,等回檔後再行買回。
不過事情未來的發展,可能不會如此。倘若投資人不健忘,四月二十九日中移動入股遠傳,就讓台股連續漲停三天,當時電信業並不在開放陸資的項目之中,就連經濟部六月開放的產業裡也沒有電信業,因此這消息可說是「看得到、吃不到」,但這次MOU就不一樣,相關簽訂完成,就如同籠子的鐵門打開,走出去後將是海闊天空的開始。
另外,兩岸金融機構彼此的合作案,多半是以鴨子划水的姿態在進行。除了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一句「事情已到了保密階段」外,其他未公開發表言論的金融業者,私下面對詢問時,都表示一切等MOU簽訂就會明朗,如果再詢問接觸情形,回答則多半是肯定,甚至準對象有好幾個可能。
手腳最快 富邦金股價姿態最高
換句話說,MOU一旦實現,應該解讀是「利多的開始」,而不是就此畫下句點,或許這也是外資九月分積極卡位金融股的原因。從統計資料來看,外資可說是砸重金在搶買金融股,像台新金就有二十六萬張、永豐金二十一.七萬張、國泰金十九萬張、凱基證十三.七萬張、第一金十一.七萬張、富邦金九萬張、玉山金八.九萬張、元大金八.六萬張、開發金八萬張、寶來證七萬張,按照外資買股的邏輯,如果沒有一定的理由支撐,應該不會如此大膽拿錢開玩笑。
從股價K線觀察,富邦金是姿態最高的一檔,十月一日創下三十八.八元高點後,不但和台積電一樣已突破○七年的壓力區,同時也寫下金控掛牌以來的歷史價位,但法人依然前仆後繼加碼,除了外資,投信在九月分也買了一.一萬張,自營商則是一千三百張。
日前富邦金轉投資的廈門商銀,傳出已獲中國銀監會福建監管局正式批准,準備籌建福州分行,同時公司也敲定下一步將開拓新據點到泉州、漳州兩地;此外,金控旗下的富邦證,在MOU簽訂後,打算採用合資公司方式和對岸證券業者合作,齊魯證券、興業證券傳出可能是合作對象,率先設置地點,則傾向落腳在海西經濟特區。
至於其他金融股,具轉機題材的台新金、新光金;受惠台幣升值而資產雄厚的國泰金、同樣具有海西經濟特區題材的統一證,以及和對岸KGI證券有想像空間的凱基證券,這些都是九月分外資買超較大、融資明顯瘦身的個股,未來隨著政策利多發酵,相信股價在第四季應該不會太寂寞。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