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股市專家看法轉為極度樂觀時,反而值得我們停下腳步,仔細分析帶動股市上揚的因素。
台股表現強勢,全球其他市場也不遑多讓,多頭氣氛的確讓人興奮。漲時看多是很正常的心態,多數人此刻對股市會過度樂觀,而在高點大舉進場;此與去年第四季股市谷底時,人人喊賣,愈看愈悲觀的情況如出一轍。
當大部分股市專家看法轉為極度樂觀時,反而值得我們停下腳步,仔細分析帶動股市上揚的因素,以及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與調整進度。
在某些狀況下,疲弱的經濟反倒是股市上漲的主因之一。以石油為例,近期油價大漲,如果全球經濟積弱,不會出現這種漲勢。不過,有兩件事必須注意,首先,許多用油大戶,在去年油價高漲時被迫認列巨額虧損,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今年反手積極大買石油。可是這終究只是庫存回補,而非實質需求。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全球主要儲油設備幾乎已經滿載了。比方因為儲槽已經全滿,停泊在馬來西亞港口外的油輪,載有約三千萬桶石油。馬來西亞是東南亞主要石油儲存中心,這些石油多產自印尼,再運到新加坡提煉。
此外,各國政府也策略性地增加石油準備,以免經濟再度因油價陡升而受到衝擊;不過,美國策略性石油準備的儲槽也幾乎全滿,讓全球的儲油成本正快速上升中,很快地,這些囤油大戶就會停止買進。因此油價快速回跌,甚至跌幅不小的預期,或許其來有自。
其次,各國政府聯手大印鈔票抗衰退,儲蓄者對貨幣價值漸漸失去信心;但新興投資工具,如信用衍生性商品或結構型債券等,風險大到難以想像。因此,對較保守的人來說,股票反而是相對較安全的選擇。
資金流入股市,一定有助於經濟,原本搖搖欲墜的企業財務,可獲得新資金挹注。但全球經濟若要擺脫危機,完全復原,光靠資金流入股市是不夠的。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全球需求過度仰賴債台高築的美國消費者;這回金融風暴除了造成信用緊縮,並摧毀了十三兆美元的家計單位財富,重創美國的購物機器,並改變全球失衡現象。由於消費者支出受重挫,外部收支失衡縮小,美國今年經常帳赤字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很可能降為不到三%。
而中國經常帳順差在明年之前,可能會從○七年的高峰驟減五成,約占GDP的一一%;德日的經常帳順差也在快速萎縮。不過中國和德國消費者支出並未提高,兩國政府為了平衡國際收支而增加支出。
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和德國這類的有錢國家,要轉變成全球需求成長的引擎;而美國這種泡沫經濟體,則必須努力存錢、多多出口,才能有效改善全球需求失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