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不確定性因素仍多。有了集團光環的加持,不論產業環境或公司規模,是否就能有高人一等的股價或獲利?兩岸題材當真是股市的萬靈丹?少了殺手級應用的科技業,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為此《今周刊》特別蒐集了經濟、投顧、創投、產業等專家意見,理出了以下三大趨勢。到底誰會是在亂世中崛起的英雄?誰又會是最具明星相的集團大亨?
觀察從今年三月開始的多頭行情,可以發現最早反彈的是科技類股,之後才是傳產、金融;而當科技股開始拉回整理時,傳產金融反而還維持在高峰。
「產業的特性就是如此」,聚鼎科技董事長張忠本分析,科技業的景氣循環短,股價的起落也相對較快;加上小筆電、智慧型手機等新產品問世,成為支撐股價的主要力道。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總能引起全面性商機的「殺手級應用」,已經漸漸在市場上消失。
「殺手級應用」商機消失 小市場中的獨特商機崛起
少了殺手級應用的商機,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分析,代之而起的,是在每一個小市場中的獨特商機。「業者要能夠抓住新應用與新市場。」如LED與太陽能開始使用在路燈或大樓表面,等於開啟了新的商機;至於新市場,宏碁、華碩在東南亞、印度等地的品牌經營已經小有成就,尤其這些國家的經濟還在成長,未來商機十分可期。
破除「中國溢價」迷思 尋找真正有獲利的中概股
然而,這樣的「中國溢價」卻漸漸有失真的可能性。根據第一波准許陸資投資的事業項目,包括金融、建設、第一類電信等產業,其實都不在准許範圍之內;換句話說,雖然這段時間因為中資題材,而讓這些產業充滿了想像空間,但要看到真正的獲利,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有金融業監理備忘錄(MOU)題材加持的金融業,雖然即將可在中國設立分行,但要談到獲利恐怕還言之過早。「台灣銀行業已經錯過最佳時機了。」鄭宗祺認為,大陸的銀行業現在都已經做到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規模,台灣業者想要打入當地市場,雖然還是有機會,但難度將比以往高,所耗時間也更久。
因此專家建議,與其盲目地追隨中國溢價,不如務實地審視,哪些業者已經確實從中國的內需市場賺到第一桶金,未來更可以從大陸子公司獲得可觀的利潤挹注。如頂新、旺旺等食品業者,已經確實在中國大陸站穩根基,也開始獲利;其他如大陸量販業霸主的中國大潤發,以及藍天轉投資的資訊產品通路百腦匯等,也都是已經布局完成,即將進入獲利階段的業者。
當子公司股價表現與母公司相比不遑多讓時,該怎麼投資才好,也是值得關注的話題之一。
「企業體大到一定程度,就會有多角化的需求。」張忠本分析,在進行多角化時,有沒有一個清楚的目標,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解讀「好兒子效應」 進行多角化要有清楚目標
另一方面,即使養出了好兒子,母公司自己的營運能力也不能忽視。儲祥生舉例,台塑集團從台塑、南亞以降的管理能力,是各個子公司得以成長茁壯的最重要關鍵。「你去看他每一個投資,幾乎很少有失敗的;他的企業文化跟管理能力幾乎百分之百移植給子公司。」
善於購併的鴻海集團則是另一個典型。「他們要買公司,絕對是買業界最好的。」一位業界人士觀察,被鴻海看中的標的,絕對是勢在必得,「而且併進來以後,集團馬上給予財務、管理、智慧財產上的支援,但就是不給訂單!」他補充說,「讓子公司跟外面的競爭者站在同樣的地位上競爭,才能磨練出真正的實力。」
舵手的影響力 領導人以身作則才有優勢
談起台塑或鴻海集團,很難不投射到王永慶與郭台銘這兩位舵手的影響。台塑的合理化策略,就是由王永慶本人以身作則所立下,郭台銘自己更常常跑在第一線爭取訂單,使底下的子公司負責人無不繃緊神經,不敢有絲毫懈怠。「而且,他們都很尊重專業;郭台銘碰到併進來的專業經理人,一直都客客氣氣的,才能讓那麼多個山頭彼此相安無事。」一位業界人士觀察。因此,除了子公司所處的產業前景,以及擁有的競爭優勢,究竟母公司有沒有清楚的規畫,以及領導人本身的態度,才是分析子公司的重要因素。
綜觀十大潛力集團,有歷史悠久如台塑,也有年輕積極如聯發科;涵蓋的產業從半導體擴及金融;領導人有征戰多年的張忠謀,更有另闢疆土的王振堂。這樣的多元性也意味著,不論科技股何去何從、不論中概股何時收成,有遠見的領導人,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點圖放大
■集團大亨誰勝出?
四大專家談未來集團發展趨勢
張忠本
聚鼎科技董事長
經歷:中華開發副總經理
學歷: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
集團內轉投資要成功,除了母公司的眼光,子公司也要能自立自強,集團領導人更要能給予犯錯以及發揮的空間。
毛仁傑
禮正投顧總經理
經歷:基金經理人
學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現在看起來,科技業有波動,可是看不到趨勢;傳產、金融雖然有趨勢,可是波動就得要自己掌握。
儲祥生
德信投信總經理
經歷:京華投信資深協理
學歷: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中國在富足之後,人與錢都會開始往外跑找機會;這種資金以及人才的外溢效果,在台灣才正要開始。
鄭宗祺
元大投顧副總經理
經歷:元大投顧資深協理
學歷: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
集團如果要快速成長可以考慮購併,可是資源能不能互補、還有團隊能不能完全融入,才是購併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