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定,上市櫃公司的半年報最遲要到八月底才會公告,不過投資人可以利用上半年已公告營收的數字,來找尋具增值潛力的產業和標的,像生技、不鏽鋼、電池、IC設計、軟板等,就是值得觀察的方向。
尤其是電子股,最具代表性的鴻海、宏碁、華碩、廣達、仁寶等電子五哥,月成長率沒有讓市場失望,最少的仁寶都有一四%的成長水準,而鴻海六月營收達一二八○億元,較五月勁揚四○%,一度在法人圈引起一陣驚歎!
按照過去經驗,第二季一向是科技股的營運淡季,「五窮六絕七上吊」一直是產業早已習慣的景氣循環。然而這次打破成規,去年下半年發生的金融海嘯是遠因,近因則是四、五月因上游零組件缺料的問題獲得解決,遞延出貨效果讓六月成為企業在上半年表現最為驚豔的一個月。
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六月營收創今年新高的上市櫃公司,約有五百家,占整體家數的四○%;這裡頭有三百家是科技股,可說是最大贏家,同時也意味著原本被市場悲觀看待的電子產業,可能有否極泰來的現象。
「補庫存」為六月營收加分
此外,施羅德投信投資長兼台灣主動基金經理人陳朝燈則認為,五月中國有五一長假,加上端午節連假,因此部分產品需求,理所當然會拖到六月;但即使沒有假期,像面板、LED等產業的零組件面臨缺料,要出貨也有困難。
再者,歐美目前因為景氣復甦最慢,因此存貨幾乎來到歷史新低水位,「補庫存」動作正巧替六月營收加分。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蘋果新的iPhone機種,即將在八月上市銷售,按流程最慢也要在上半年結束前開始陸續生產、出貨。鴻海的六月營收,之所以會大幅成長,部分原因也在此。
從個別項目來看,許多產業不但月成長率(MoM)往上成長,甚至年成長率(YoY)也轉為正數,顯示最壞的情況已經逐漸遠去,企業營運開始轉趨熱絡。
這情況以汽車業最明顯,像裕隆六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八.七%、中華車五%、裕日車二三.八%、和泰車七○%,只有三陽尚未轉正,但預估很快也會跟上。
營運轉負為正的產業
至於另一家公司邦特,去年五月以來,每月營收都維持正成長,絲毫不受金融海嘯影響;累計今年前六個月營收為三.七億元,年成長率達二八.八%。
邦特是全球醫療級耗材製造大廠,產品包括血液迴路管組、體內導管、穿刺針組、藥用軟袋等,主要銷售對象為成熟國家的老年人口,因此不易受景氣影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鋼鐵業。中鋼六月營收出現明顯成長,來到一三六億元,較上月成長二四%,累計第二季營收約三六六.七億元,比第一季小增○.二%。由於國際鋼價表現不俗,中鋼庫存跌價壓力開始趨緩,預計第三季將轉虧為盈,全年則有機會賺錢。
不過,最亮眼的還是屬於不鏽鋼族群,像允強六月營收為十.三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三二%;大成鋼六月合併營收十四億元,月成長率為一八%;成長速度最快的新光鋼,六月營收五.三億元,比五月大幅成長四八%。
由於目前鎳價每公噸還在一.四萬美元以上,和年初相比仍屬高檔,約在去年九月水準;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因跌價提列的損失,可望在第三季陸續沖回,法人看好不鏽鋼下半年仍大有可為。
除了成長性產業之外,還有不少上市櫃公司今年以來營收是「逐月成長」,也是值得留意的方向。
從證交所的股市觀測站資料可以發現,有二十一家公司符合這樣的條件,且上半年累計的營收年成長率高於負一五%,這些公司包括有洋華、旭軟、邦特、台郡、新普、錸德、上福、普格、嘉威、加百裕、陽程、大華、立隆電、東貝、全新、立錡、義隆電、佳龍、雷凌、誠遠和創意,其中科技股所占的比重最高。
逐月成長的公司值得關注
在這些個股裡,類比IC龍頭廠立錡目前最受法人注意。
立錡今明兩年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NB(包括Netbook和CULV)電源管理解決方案,而新產品LED電視和照明的新產品,也將陸續問世,可望帶動公司持續成長到二○一一年;近期立錡因配合代工廠台積電,將製程由六吋廠提升到八吋廠,毛利率將維持在四○%以上,長線股價不會寂寞。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