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資金推升的這波反彈行情不會太早結束,投資人不必太早看淡。然而由於電子股長久領軍反彈,已逐漸回到合理行情,第二季台股將由傳產、金融類股輪動,投資人可優先布局股價在淨值附近的大型股。
編按:美股憧憬金融情勢好轉,出現今年來最強勁的反彈,台股更是在市場猶疑中持續驚驚漲,看回不回的指數緩緩墊高,成交量來到近一年新高點。空手觀望的投資人此時還能否介入布局,第二季又應如何操作台股?《今周刊》邀請摩根富林明投信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解析第二季台股策略及選股方向,內容值得參考。口述內容如下:
全球股市這波強勁的空頭反彈,明顯是由資金行情堆砌出來的結果。自次貸危機衍生經濟衰退的負面效應以來,各國政府惟一同步進行的政策就是降息,試圖藉著利率逼近零的低水位,讓資金向其他資產流動。
但經過去年金融海嘯的震撼,資金寧可選擇報酬極低的標的,也不願進入缺乏信心的股市,最明顯就是黃金和債券頻頻上漲。尤其是黃金,在過去接連降息期間,價格逼近一千美元,形同所有貨幣都對黃金貶值。
美國房市情況優於想像
然而,在歐美地區風險趨避的趨勢已在悄悄改變,投資人原本認為,美國房市價格的發展將如同去年底一樣惡化;但過度負面的預期碰上成屋、新屋相關銷售數據意外改善,引發近期市場一面倒地回補買盤。
趨勢改變的另一個徵兆,就是金價跌破九百美元關卡,美國公債殖利率也逐漸升高,由此來看,度過最糟糕的危機之後,資金確實已有轉進風險資產、尋找較高報酬的現象。
在歐美國家修補金融體系嚴重虧損的資產負債表時,中國也正在重複相同手法。
雖然門戶封閉,中國較無金融業黑洞的問題,但歐美消費需求疲弱,外銷出口自然無法好起來,所以用降息政策導引,除了將強力貨幣釋放到市場,使資金鏈恢復流動性,並專注推動內需建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第四季宣布的四兆元人民幣建設方案,以及今年一、二月大為增加的新增信貸餘額。
由於資金不斷湧入,可以觀察到中國A股市場在農曆年後明顯回溫;由於中國政府政策方向正確,而且內需成長力道持續不衰,估計A股這波漲勢還未結束,有機會領先重返多頭行情。
台股方面,反彈同樣是靠資金行情推動。雖然大盤從最低點至今漲幅已近四成,但回顧網路泡沫化時,最低殺到三四一一點的台股,同樣是因為連番降息導致資金湧入股市,進而出現大幅反彈。因此估計這波行情尚未結束,投資人不必太早看壞。
早在今年年初,廠商開始反映產能利用率提高時,可轉換公司債(CB)價格已悄悄上漲;而不少投資人在去年熊市受到虧損,但市場游資非常充沛,只要整體投資人持股部位從空手小幅回升到一、二成,就足以推動大盤出現強勢反彈,並帶動市場消費力。
從籌碼流向看,這波反彈當中融資增幅並不高,但外資法人也沒有明顯買超動作;除了大股東及中實戶,海外資金回流應是主要買盤之一。有這筆資金支撐台股,反彈行情不會太短促。
金融、傳產 下一波重點
至於大盤基本面,景氣調整期經濟不會立刻好轉,年報和第一季季報的表現勢必不佳;但正如同美國的房市數據,在預期極低情況下,只要數據優於預期,就會有意外的大漲出現。
原因是去年第四季市場被去槓桿化效應影響,連獲利穩健的大型績優股,股價往往也跌破淨值;當金融結構問題逐漸被解決,股價自然會從不合理的低點先回到淨值。股價反映應有價值,以及需求從谷底改善的獲利空間,是本次反彈的重點。
展望第二季台股表現,可望出現資金浪潮推升,伴隨景氣回穩的行情。在個別族群方面,由於電子供應鏈回補庫存的訂單,將在第二季中達到飽和,加上電子股已領軍反彈長達三、四個月之久,來到合理價位,第二季將出現各自表態局面;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的個股,股價才有持續上攻的空間。
至於接棒表現的族群,傳產、金融將是最主要的類股。
在傳產股中,和中國相關的原物料族群可以優先留意。以最看好的水泥業來說,四兆人民幣建設方案自第二季陸續開始發包,高峰則在第三季。由於建設的水泥需求龐大,布局中國有成的業者,將陸續見到成果。
而上半年舉辦的「江陳會」將涉及金融合作議題,金融股的金融監理備忘錄(MOU)題材也再次升溫。長線而言,藉此西進或參股中國銀行的台灣金融業者,實力將有機會大躍進,股價拉回值得稍加著墨。
仍維持觀望的投資人,建議可逢低布局各產業的龍頭股,特別是現階段股價淨值比還維持在一倍上下者;考量其重置成本,買進這類公司的風險相對不高。至於基本面選股,在資金行情中較沒有發揮空間;分散、分批買進大型績優股,漲幅不見得比股本輕盈的小型股小。
葉鴻儒
現職:摩根富林明投信基金經理人
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
經歷:保誠投信資產管理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