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酬」是主宰牛市投資人的字彙,「風險」反倒變成模糊的字眼,直到熊市出現,大家才赫然發現早已忘了風險的意義。事實上,真正主宰投資人的投資行為並非牛、熊市本身,而是被自我情緒操控,得到風險失憶症。
股價上揚愈久,投資人對自己的能力更自信,也讓大家對報酬的預期進一步提升。
多頭讓人忘了風險
在多頭市場初期,投資是投資人常用來規畫退休資產的方式;但是到了末期,投資變成一種競賽,有些人甚至轉成全職的投資人。
投資人承擔風險的程度雖然沒變,但是隨著投資一再獲利,面對風險他們會變得遲鈍、忘記迴避。
這種多頭市場末期出現的風險失憶症不單是股市常見的現象,也一再出現於其他資產類別:一六三○年代荷蘭的鬱金香(沒錯,沒想到花也是一種資產類別吧!),一九二○年代的佛羅里達沼澤地,一九七○年代的石油與金塊,一九八○年代的垃圾債券,二○○○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及大宗物資興起等等。
「這次不一樣」的心態在股市泡沫尾聲時日益明顯。我們都還記得一九九○年代末期網路股大師所宣稱的「瀏覽」模式:傳統評價工具無法掌握新虛擬公司的真正價值。大家把現金流量與每股盈餘評價技巧拋諸腦後,轉而注意「瀏覽」與「點閱」數。
但結果證明,現金流量與獲利還是很重要。但「這次不一樣」的心態卻一再興起。
空頭市場的情況正好相反,這時由多頭市場的樂觀轉趨悲觀,安逸轉趨痛苦。
多頭市場讓投資人習慣逢低買進,投資人在空頭一開始因慣性使然,還不斷逢低布局,但買進次數愈多,虧損也越大,使得投資人感到痛苦。原本看似短暫下滑的走勢,結果卻是不斷下探,導致痛苦日益加劇。
大家的風險承受度並未改變,但風險感應度變強。即使是以前不會注意到的低度良性風險,如今在投資人心中也變成龐然大患。
空頭市場讓許多財富與自信就此破滅,最後投資人以大幅虧損的價格清算多數持股,或是任憑投資組合流失價值。他們對共同基金公司或券商寄來的每月投資帳戶報告,連開都沒開,就直接從信箱丟入垃圾桶,眼不見為淨,因為投資績效慘不忍睹,底部已經形成。
空頭市場讓人充滿恐懼,影響往後的投資心理,永遠改變他們對股票的態度。我們至今還聽到有些歷經經濟大恐慌的人拒買股票,所有積蓄全部投入國庫券、黃金,或以現金埋在後院(或藏在床底下)的故事。一九二九年八月買股票的人,在不算股利下,要等二十五年才能達到損益兩平。
放眼全球,日本「按理」是長期空頭市場。日本長達十三年的空頭市場,就是央行無力有效遏止通貨緊縮的可悲證明。
日本失落的十年
日經二二五指數從一九八九至九一年的高峰直到二○○三年底,一路下跌八成。因房地產市場崩盤與隨之而來的壞帳,銀行體系近乎停擺,使日本這十幾年來,不斷地與通貨緊縮搏鬥。對未來的恐懼、經濟不穩定、就業市場充滿變數等因素導致儲蓄大幅增加;日本人開始停止消費,買進大量的美國國庫券與黃金。即使日本央行把利率降到零,都不足以刺激消費者與企業增加支出。
而日本政府介入干預,不讓結構破產的公司倒閉,不願忍痛根治問題的結果,衍生出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經濟:要死不活的公司靠著維生體制存活,和健全的企業競爭,成為強大公司的阻礙。
未來我們雖然也會看到股市大幅下跌,卻不太可能出現經濟大恐慌或日本那樣的跌幅。聯準會(美國)會用盡辦法反制通貨緊縮,不太可能重蹈覆轍。
(本文摘自第二章/整理.施旖婕)
積極型價值投資法:
超越市場漲跌的贏家法則
作者︰凱茨尼爾森(Vitaliy N. Katsenelson)科羅拉多大學財務碩士畢,1994年投身投資業,如今擔任投資管理合夥公司(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的投資組合經理人,也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商學院兼任教師。凱茨尼爾森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的證照,是特許財務分析師機構CFA的會員。多年來對財經時事發表看法,其文章常見於《金融時報》和道瓊社。
譯者:洪慧芳
出版:財信(2008年2月)
散戶投資正典
作者︰傑諾米·席格爾
譯者︰劉復苓
出版:麥格羅·希爾
內文簡介︰金融學者席格爾被譽為「股壇教父」,他在本書中證實了一個即使爆發世界大戰也改變不了的投資真理:只要長期持有,股票回報不僅可以勝過通膨,更勝過黃金和債券,而風險比定期存款還低。
墨比爾斯圖解投資策略
作者︰馬克·墨比爾斯
譯者︰廖玉玲
出版:梅霖文化
內文簡介︰以漫畫方式介紹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的投資心法,包括長期價值投資、全球投資,以及經典名言「挑選公司,不是國家」。作者在書中闡述投資經驗與市場祕訣,讓讀者領略大師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