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回復成長前,台股想重返多頭並不容易,因此投資人最好以區間操作取代長線持有;至於有高殖利率題材的族群,除了穩賺股利,未來股價翻多可期,將是今年台股的重點族群。
自前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衰退至今歷經一年多,何時才是修正尾聲,仍有待觀察。
各國政府全力釋出資金,以寬鬆貨幣挽救總體經濟不致陷入最壞的通縮局面;這些巨額貨幣經過時間遞延,應可在今年上半年發揮效果。但有鑑於去年通膨急速降溫經驗,當前投入的大規模資金,其實也埋下未來通膨的種子,投資人不可輕忽。
為了挽救經濟,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持續以政策刺激內需;然而其振興經濟草案中附加的「購買本國貨」條款,是否刺激貿易保護主義再次出現,將是未來最值得關注的重點。因為這類條款,正是造成上一次經濟大恐慌的元凶,一旦落實成為政策,對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和中國,將形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終端需求低 產業受傷全面
而占個人資產比率最大的房價遭受重創,讓美國至今還在恢復階段。據此觀察,在美國國內經濟露出曙光前,美股雖有短暫機會反彈,但要脫離空頭重返榮景,其實並不容易。
此外,金融業放款信心低落,使資金大量累積在銀行體系。企業無法順利取得貸款,資金壓力變大,倒閉危機成為今年最大隱憂;另一方面,下游需求難確認,使各行各業的公司都面臨不小考驗。
總體經濟若如多數人預估在上半年落底,以股市常領先實體經濟三至六個月推算,春節後應該是股市的修正末期,接下來可能轉為反覆打底的整理格局。
但這次衰退由美國房市和金融業發源,各產業最末端需求都被削弱,影響層面比當初網路泡沫化僅限於科技產業深得多。
盤整階段時,指數起落幅度雖不大,但企業經營風險無法消除,個股表現可能相當懸殊;不知哪家是下一個倒閉的企業,讓投資人缺乏信心,潛在利空無法出盡,是選股最困難之處。
但經過這一輪產業秩序重整,體質不佳的廠商勢必被淘汰出局;最後存活的公司,因為瓜分更多市場,規模必將提升,成為倖存贏家。投資人的選股邏輯,此時應集中發掘這類財務健全、競爭力高的公司。
觀察最近十餘年的台股走勢,可重複見到「七紅一長黑」的循環,就是指數在連續七年緩步上漲後,一波長黑修正便緊接而來。至於重挫後隔年,則會出現幅度約三成的跌深反彈,然後從底部盤整開始,醞釀下一波的多頭行情。因此在去年大跌後,大盤一旦反彈,不無機會挑戰十年線,重建這個大型的底部。
再從時序來看,第一季末台股有機會隨董監改選題材,出現一波軋空行情,但之後表現不理想的年報、季報陸續出爐,下檔機會又隨之增加。
台股仍在盤整期,今年大盤應會反覆測底反彈,期間甚至可能長達數個月;投資人趁指數來回、做波段交易(trade),藉此積小勝為大勝,是較可行的獲利策略。至於追隨趨勢(trend)的長線投資人,最好等第四季景氣明朗時再進場,風險較低。
參考各國政府政策選股
在標的方面,配發現金股利為主的公司,將成為今年市場關注焦點。和一再下降的銀行利息相比,個股股價跌深後,現金殖利率往往高出銀行定存甚多,是頗具吸引力的標的。而這類獲利穩健的個股,在度過這波嚴冬後,股價可望緩步回春,投資人除了穩收股利,資本利得同樣有賺到五成、甚至一倍的機會。
至於偏向保本操作的投資人,選股時可加上低股價淨值比和低本益比兩項條件,尋找沒有資產減損疑慮、獲利又穩定的公司。這類堪稱物美價廉的個股,也是長線投資的好選擇。
至於長線看好的中概股,也是未來主流族群之一;特別是在中國布建據點已具規模的業者,未來隨著通路價值不斷提升,股價的爆發力相當有想像空間。此外,符合中國家電下鄉政策的面板、機電和部分IC設計等產業,藉此政策帶動業績的機會也不小,可多加留意。
其他具短線題材的個股,還有實際受益消費券效應的消費通路類股,以及因陸客來台人數增加帶動業績上揚的觀光族群;至於被美國新政府列為施政重點的節能、無線網通產業,也有機會發酵。
以風力、太陽能等節能產業為例,就被國內列為重點利基產業;未來政府還將分十年編列二千億元預算,推動風力發電建設,類股中營收表現較佳的公司,值得長期追蹤。線上遊戲產業則是因符合低價消費趨勢,營收表現普遍不錯,也可在拉回後逢低區間操作。
■柯孟聰
現職:永豐金證券副總經理
學歷:交大管科所
經歷:建華證券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