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法案一度受挫,但過關並非毫無希望,且由於全球景氣仍在調整階段,投資人仍應慎防企業出現經營危機。此時儲備糧草豐足、歷來表現績優的大型股,將是資金尋求避風港的不二選擇。
編按:美政府救市方案仍未定案,風聲鶴唳的信貸市場尚未回穩,加上經濟未見起色,耶誕旺季效應將淡化,在業績落差加大的殘酷現實下,投資人最好分批布局電子龍頭股,以安度第四季。《今周刊》邀請聯邦投信副總兼投資長黎方國及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解析風暴下的美國經濟及美股走勢,並對第四季台股操作戰略提出建議,口述內容如下:
美股十年線支撐有力 資金避險 首選產業龍頭股
解讀各種經濟數據,都可看出美國經濟正在明顯下滑的途中。
例如,今年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已陸續減少約六十萬人,可見勞動市場面臨的壓力不輕;此外,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近期也在低檔徘徊,顯示國內經濟仍未走出陰影。
據此估計,今年第四季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就會正式出現代表衰退的負成長,而年底的耶誕旺季,對消費力道的拉抬可能只剩少許效果,無法再像以往風光。
但隨著美國國會對通過七千億美元救市法案仍有雜音,下個值得注意的焦點,將是美元匯率是否會因大量的貨幣供給,重新回到弱勢地位。
未來,三金(美金、黃金、黑金)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走勢。黃金和原油,向來走勢和美元緊密相關,但隨著大筆資金湧向黃金進行避險,金價獲得強勁支撐,至於油價,則因全球經濟衰退而不易再飆高,出現價格脫鉤(De-Coupling)的情形。
美國大選將拉升美股走勢
雖然基本面乏善可陳,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幾乎都有選前作多的政治行情可期,反彈並非毫無機會。
此外,自千禧年至今,即使出現空頭反轉,美股第四季仍以上漲居多,因此年底行情其實仍可期待。
先從線型看,道瓊工業指數雖因三大金融機構發生危機而大跌,但指數隨即強勁彈升,再次收復十年線,可見在十年線附近,美股的支撐力道仍相當強勁。
而觀察類貨幣基金(Money Market Fund)的規模,也可嗅出危機似乎已達頂峰的味道。
九月十五日時,類貨幣基金規模達美股總市值的三一%,幾乎來到先前的歷史高點,顯示極度緊繃的市場,正因不斷尋求避險管道,而將資金轉進流通性較高的類貨幣基金。
但隨著美政府宣布以資金救市和設立不良資產處理公司(RTC)等措施一一出籠,投資人的焦躁情緒應不致再躥升,加上政治行情將接力加溫,美股由底部區打出的反彈,有機會持續至大選前後。
在被腰斬的陸股方面,大陸官方為了救市,可說用盡各種手法,只待利多發酵。
自調降印花稅後,官方又一口氣實施提高出口退稅、中央企業收購國企股,以及修正《勞動合同法》施行條例等多項政策。而這些方案總算不負眾望,成功使上證綜合指數重新站回二千點大關。
但即使有強勁反彈,投資人仍不可忘記目前的陸股是處在熊市修正期,除非等到景氣重新回春,否則短期內不容易見到指數馬上回升。
面板、IC設計可望反彈
至於台股打出底部後,融資餘額減幅大於指數跌幅,已是近期大盤將止跌反彈的跡象,未來指數上攻若能帶量突破缺口,將有一波反彈行情可期。
在選股方面,經過大風大浪的產業龍頭股,受青睞的程度依舊不變。由於資金此時惟一的想法就是避險,大型權值股也就成為最安全的避風港,而投資人在空頭時,也應以大型股為主要標的。
若以族群分,由於原物料走勢尚在向下修正,第四季台股仍將以電子股為領軍主角。
其中產業景氣向來提前半年落底的面板業,由於今年一月即見到高點,在股價大幅修正後,成為可納入反彈行情的選擇之一。
股價同樣度小月的IC設計族群,由於手上多握有充沛現金,不僅競爭力強,又未誤踩此次衍生性商品的投資地雷,也是跌深搶反彈不可或缺的類股。
投資組合確定後,持股水位低的投資人,一定要以分批操作為最高戰略。因為在盤勢陰晴不定時,比得是誰口袋深。
儘管指數已來到跌破二十年線的超級買點,仍不宜見獵心喜、貿然敲進,以免被突然出現的急跌再次圍困。
中國長線最亮眼 台股證券族群相對穩定
美國金融市場出現結構性危機後,美國當局一路從金援二房到提供市場千億融通資金,可說用盡一切努力。最近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雖暫時受到阻礙,但法案若能順利實施,雖無法使經濟立刻回到成長軌道,金融業再發生系統性的風險,就能被有效降低,屆時美股也將恢復穩定,由不景氣中業績仍出色的個股,各自表態。
而陸股雖然一路大跌,但長期來看,經濟成長仍相當看好,不可因陸股走勢而看壞中國發展。原因是中國的GDP成長率雖然將由動輒一○%的飛躍發展,逐步下修至八%,但其十三億人口的總量,依然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內需規模的驚人成長,可望使中國呈現「股市硬著陸,經濟軟著陸」的局面。
市場信心不足 利多鈍化
近期政府雖然釋出調降證交稅、降息半碼及調降股票擔保維持率等措施,好不容易得以喘息的台股,對利多卻顯得鈍化,這是因為台股還處在信心匱乏的危機中,只要市場稍有風吹草動,指數馬上暴漲暴跌,造成不少股民在股價來回中慘遭斷頭。估計未來要等到外在因素逐步回穩,市場才會回歸基本面。
投資人判斷第四季選股方向時,應認知全球經濟已面臨放緩局面,景氣循環較長的原物料股,必得花時間逐步調整體質。而塑化、鋼鐵、水泥等產業的整體供需,都無法因政策利多或央行放寬信用就安然度過,因此台股第四季只剩電子股獨撐大梁。
但今年電子業從最下游的消費品牌,到最上游的晶圓代工,整體產業出貨量和訂單能見度似乎都反映高點已過,景氣不復往年旺到十一月的盛況。
因此建議投資人,應慎選基本面動能佳的產業,並以歷來表現較績優的大型龍頭股為目標。這是因為中小型股無法在景氣下滑時確保獲利,且和上下游議價能力較弱,隨著景氣趨緩,第四季業績可能頗不理想,屆時業績的衰退,勢必反映在股價上,會讓投資人面臨極大風險。
NB與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光
在各產業中,表現最突出者應為NB產業。由於新開拓的低價電腦需求,成功找出一片藍海,從下游的整機代工業者,到毛利較高的上游零組件廠,強勁的出貨量成長,可望陸續表現在年底業績。
而電子股另一個發光亮點,則是智慧型手機。由於高階產品的需求成長高於手機整體,相關業者的獲利也將達到預期水準,未來走勢同樣值得關注。
至於因海外投資部位曝險、股價連日重挫的金融股,近期雖然身陷暴風圈,但比起當年大股東惡意掏空銀行資產,或「雙卡風暴」時的危急情勢,當前金融股的處境,實不必太過悲觀。原因是業者的海外投資既不屬於高度槓桿操作,也未持有大批衍生性商品,因此金融股只有虧損危機,沒有倒閉危機。等到擺脫不理性錯殺,體質較優的金融股仍將撐過這次危機,成為股災後的贏家。
而在各家金融股中,近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證券股。因其業績全來自經紀和承銷業務,避開海外投資的地雷,受傷程度相對較輕;加上這次台股重挫後,多檔證券股紛紛實施庫藏股,籌碼已穩定不少,因此證券股可望成為表現相對平穩的族群之一。
■黎方國
現職:聯邦投信副總經理兼投資長
學歷:台灣大學化學所博士、台灣大學國企所EMBA
經歷:永豐金研究總處資深協理
■毛仁傑
現職:禮正投顧總經理
學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經歷:元大證券自營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