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風雨飄搖時刻,四大投資專家建議,除了保留一定比率的現金外,在布局上應以體質健全、足以對抗景氣寒冬的大型電子股為主;至於未來兩岸進一步交流的受惠股,及中概收成相關股,也是可以適當著墨的族群。
半年報出爐,在全球消費緊縮的衝擊下,許多公司的獲利不佳,跌破投資人的眼鏡。
值此景氣風雨飄搖時刻,四大投信投資專家建議,除了保留一定比率的現金外,在布局上應以體質健全、足以對抗景氣寒冬的大型電子股為主;至於未來兩岸進一步交流的受惠股,也是可以適當著墨的族群。
陳朝燈/電子股將成台股強弱指標 國際:美國會有大選行情
美國經濟經過次貸危機的重重考驗,目前仍在等待復甦,始終不明朗的景氣,明年前都還可能面臨經濟成長下修的壓力。
美國經濟乏力,使美股處於震盪整理格局;但最新出爐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卻隱約透露谷底翻揚的跡象。此外,油價及商品價格反挫、美元重新走強,也有助於美股回穩。
再依歷史經驗來看,過去十六年的四次總統大選,美股都曾出現選舉行情;因此,未來二房問題若不再惡化,美股順利走升將可望激勵全球股市表現。
台股:NB產業值得關注
台股指數經大幅修正後,技術面已由原先的W底轉為三重底,短期內大盤走勢可望出現由橫盤到反彈的格局;此外,融資餘額也由先前三六八六億元的波段高點,減至目前的二五八四億元水平,浮額洗淨同樣有利後市反彈。
強勢股方面,在其他類股跌破近期低點後,逐漸進入旺季的電子下游族群,可望一掃上半年陰霾,成為大盤強弱的指標。而新台幣匯率持續看貶,第一季出現匯損的電子業者,第三季有匯兌回沖利益機會隨之大增。
綜觀剛公布完畢的台股半年報,景氣最為明朗的產業應為電子下游硬體,例如手機、硬體製造等;而下半年走勢最看好的,則是太陽能相關族群。
觀察半年報可以發現,不論是上游長晶或下游電池模組,業者的整體績效算是相當出色,而且有不少個股的獲利創下紀錄;在景氣尚未回溫時,表現如此整齊的族群實在不多。再加上未來政策可望繼續朝節能減碳發展,相關個股有機會逐步衝高營收規模。
而NB產業仍是電子股中較值得留意的族群之一,雖然大廠戴爾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並不理想,獲利較去年下滑一七%,導致代工業者股價被拖下水;但對本土產業鏈而言,這項消息並不能全然解讀成利空因素。
數據顯示,台灣NB代工業在全球市占率已突破九成,而戴爾所流失的訂單,若是被其他品牌大廠拿下,成品同樣也會交由台灣代工,只是個別廠商最後分配比率不同而已。
此外,中國的「十一」長假將來臨,因此接下來NB族群的走勢,仍可審慎觀察。
葉鴻儒/庫存控制得宜 科技股將領軍
下半年全球景氣尚處在不明朗階段,由於市場信心受到強力挑戰,股市表現呈現震盪格局。在左右市場的變數中,上半年漲勢凶猛的油價,在跌破每桶一二○美元後,流竄國際的熱錢想再將油價拱上天,恐怕不太容易;但未來對油價的走勢,仍須持續關注。
國際:次貸風暴漸延燒歐洲
至於次貸風暴,不僅損害規模遠超過當初的估計,後續更是影響深遠。
由於銀行本身發生巨額虧損,必須緊縮信用,這對需要籌資的企業產生相當大衝擊。再者,美國房價持續下跌,也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而金融體系打銷呆帳的額度是否已達到安全水準,更是接下來重要的衍生問題。
此外,原本被視為倖免於難的歐洲經濟,近來陸續出現受負面影響的跡象;不僅倫敦房價持續大跌,幾個主要國家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更是出現負成長。歐洲央行反應似乎不如美國聯準會迅速,第四季景氣恐有疑慮。歐美市場年底耶誕節消費熱度,估計九月底時就會明朗。
反觀奧運落幕後的中國,則將施政目標從以往的控制通膨,轉為確保經濟穩定成長。為了保持經濟成長速度,除了傳聞中的振興經濟方案外,中國政府後續也可能放寬宏觀調控政策;人民幣在奧運舉辦期間曾出現一波貶值走勢,正是中國政府準備全力穩住經濟成長的信號。
雖然在修正過程中出現超跌,但中國股市本來就處於發展初期,未來若經濟順利度過調整階段,成長性將會更堅實穩固,投資人此時應該用長線眼光看待。至於六成上市股票都是中資股的香港股市,由於接近中國,同樣值得留意。
台股:選電子股看公司體質
在台股方面,原物料行情翻轉下跌,有利於成品加工的電子股成本下降,毛利率再被壓縮的空間不大;因此,下半年台股將會由外銷為主的電子股領頭。
雖然半年報普遍表現不理想,但下半年的電子出貨旺季,正好碰上歐美市場消費力道減退,規模較大、營運體質健全的廠商為了因應寒冬,早已做好準備,不僅有效控制庫存水位,獲利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類公司雖然營收成長有限,但ROE(股東報酬率)控制得當,正是投資人在景氣仍有疑慮時的最佳選擇。
此外,和中國有關的水泥等原物料族群也可以多加著墨,因為當地內需強勁成長,加上中國政府可望透過各種政策緩和景氣波動,因此產業的下修相對會較輕微,未來長線發展仍看好。
楊定國/台股與國際連動 操作仍須保守
經濟逐漸趨緩,是今年已開發國家面對的共同問題。但從各國的經濟領先指標可以發現,日本和歐洲地區經濟下滑的幅度似乎比美國更大,可見影響範圍已經擴大。在美國方面,就業市場的數據目前尚未明顯好轉,加上房價仍在下跌,因此美國景氣展望持續保守。
國際:新興市場資金外逃
次貸危機發生至今已滿一年,目前看來卻沒有立即好轉跡象,因為連銀行業自己都需要大量現金周轉,對企業的信用貸款當然隨之緊縮。經濟成長停滯,加上信貸收縮影響企業的籌資和營運活動,美國景氣要看到復甦曙光,還須再等待。
但在壞消息之中,也有好事發生。由於先前美元匯率的大幅貶值,提高了美國出口貿易數字,連帶使調整後第二季GDP成長率上修至三.三%,較第一季略微好轉。
至於新興市場,因為經濟成長仰賴對已開發國家的大量出口,但隨著先進國家經濟低迷,各國經濟前景也因出口衰退而蒙上陰影。
不止如此,除了中國外,其他國家幾乎都面臨通膨威脅。為了對抗通膨,泰國及韓國已率先升息;但調升利率的後果,就是抑制經濟成長,並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另外,原物料行情由多翻空,原本停留在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開始外逃,這也是台股及其他新興市場在這波修正的賣壓來源之一。
在中國股市方面,雖然指數在奧運期間又出現一波下修走勢,但手握各種對策的政府態度為何,才是決定中國股市走勢的關鍵指標。目前因為中國政府立場不再傾向抑制景氣過熱,而是回頭確保經濟成長不致失速,中國股市也可望因政策適度放鬆,而逐漸轉為樂觀看待。
台股:西進題材可再觀察
至於盤整已久的台股,因為和國際行情連動幅度大,整體而言仍要保守。放眼下半年台股行情,著眼於新台幣貶值及產業旺季兩大因素,電子股的表現可望優於傳產股;在電子股中,可多留意成長性較佳的NB及白牌手機相關類股。
另外,由於兩岸金融MOU(備忘錄)相關議題即將於十一月復談,西進中國題材的利多,若能順利實現,則可望推升台股後市,甚至進一步和國際行情脫鉤。
但由於題材已多次浮上台面,投資人開始傾向觀察題材背後的實質效益,未來若能出現成功西進的案例,不僅將成為比較股價的基礎,也能夠真正帶動金融業的整體股價淨值比(P/B)向上提升,不致曇花一現。
余睿明/景氣淘汰賽中要選績優股
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經濟情勢的改變,幾乎令過去十年來的經驗都無法適用,想重新使景氣回溫,可能需要更多的藥方才能生效。
例如,以往若發生景氣衰退,美國聯準會(Fed)只要透過調降利率的手法,往往很快就能發揮作用;但在這波景氣循環中,聯準會考量到降息可能使通膨進一步惡化,利率調整的空間變得相當有限,貨幣政策便難以施展。
雖然美國試圖雙管齊下、以退稅刺激景氣,但財政政策需時更長才能發酵,因此美國經濟至今仍處在緩慢調整的階段。
至於中國,可能因歐美市場消費力道疲弱影響出口,進而使經濟成長小幅下修。因此近年來中國政府的策略,就是全力拉抬民間消費,希望使原本儲蓄率高、不敢花錢購物的民眾,逐漸勇於消費。
然而消費成長力道雖強,但對外出口減少的差額,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民間消費銜接上,中國年均GDP的成長率未來也將維持在八%至九%左右,難再見到以往動輒兩位數以上的表現。
台股:農業類股可放長線
大環境面臨考驗,台股向上發展自然不易,傳統耶誕節效應對股市能有多少加分,也得較保守看待。
但年底兩岸即將重啟的金融MOU會談,正是可以激勵台股走出低檔格局的一帖良方,若未來兩岸政府協議取得重要進展,台股不無出現反彈的機會。
在經濟趨緩時挑選投資標的,投資人最好布局體質較優的藍籌股,因為缺乏競爭力的後段公司往往容易出局;而能夠順利過冬的一線大廠,在景氣春暖花開時股價也可望率先反映。因此在淘汰賽中,前段績優班才是好選擇。
雖然各產業的獲利普遍受到影響,但下半年NB產業終端需求較明朗,相關族群的景氣也較被看好。
此外,LED封裝業者在新產品應用和獲利能力兩方面,都較上游的磊晶廠更出色,也是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標的。
上半年獨領風騷的原物料族群,近來雖面臨修正格局,但其中營收成長強勁的中概收成股,未來股價仍相對看好。
此外,農業及肥料相關類股雖較不受注意,但由於農作物供給量極容易受氣候變化干擾,每年僅能成長一%,而且產品無法被取代,相關類股不僅在這波大跌中表現相對穩健,未來長線走勢也可望較突出。
另一方面,在企業及個人皆急速縮減日常開支的此刻,惟有政府部門為了刺激景氣,不僅不能降低支出,有時還需要大手筆增加公共工程的建設預算;因此,在經濟處於低檔時,政策受惠股也成為較受青睞的標的。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
陳朝燈
學歷:紐約大學經濟研究所
經歷:景順投信投資長
投資建議:半年報公布之後,台股可望由步入旺季的電子股領軍反彈
摩根富林明投信 副總經理
葉鴻儒
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
經歷:保誠投信資產管理部經理
投資建議:成功穩住毛利率的電子業龍頭,是景氣保守時的較佳標的
寶來投信投資長
楊定國
學歷:交通大學資訊管理所
經歷:寶來證券新金融商品部專業經理
投資建議:下半年台股雖保守,成長力佳的NB及白牌手機族群仍可布局
元大投信資深副總
余睿明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校區MBA
經歷:保誠投信研究投資處副總經理
投資建議:體質健康的大型藍籌股攻守兼具,低檔格局時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