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布局選後行情,又怕選舉結果出現意外,所有的布局毀於一夕之間,那麼,利用高槓桿的選擇權反向布空,就能為持股部位買足保險,即使選後台股大跌,也能從選擇權市場獲得「理賠」。
這個時候,指數選擇權的功能就派上用場。選擇權的好處之一,就是槓桿度超高,具有以小搏大的倍數獲利空間優勢,這意味著選擇權能夠以較低成本達到較高避險效果。
適合賣出買權
三月十九日台指結算,三月分期指及選擇權的合約結束,因此在選前最後兩個交易日的避險布局,只能從四月台指選擇權下手。問題來了,由於布局時點距離四月台指結算日仍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此時選擇權的權利金當中,包含了較高的時間價值,講白一點,就是「買選擇權會比較貴」。
選擇權的權利金計算,包括了內含價值與時間價值,其中,內含價值是履約價與現貨價之間的差距。舉例來說,若四月台指期目前價位是在八二○○點,而履約價八一○○點買權的權利金是二三八點,在這二三八點當中,有一百點(八二○○減八一○○)是內含價值,剩下的一三八點就是時間價值,它代表市場對未來指數的判斷。
在上述的例子中,一三八點的時間價值,代表市場認為到結算日當天,指數會比現在的八二○○點,多漲一三八點。距離結算的時間愈長,指數上漲的時間愈多,買權的時間價值也就較高;相對的,賣權也會因為市場上另外一群看空者認定「還有很多時間能跌」,往往也在期初階段有較高的時間價值。
站在買方的買進賣權策略,在選前最後階段顯得有些吃虧,相反的,如果站在賣方,採用賣出買權策略,則有相當高的機會能夠賣到一個好價錢,若大盤在選後不幸大跌,獲利空間也就頗為可期。由此看來,賣出買權似乎是相對有利的避險策略。
採用賣出買權策略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如果台股對選舉結果的反映頗為理性,並未出現大漲或大跌,而是呈現穩定盤整,那麼,站在賣方者仍然可以保留這個賣出買權的部位。原因在於,時間價值會隨著距離到期日的時間縮短而逐漸流逝,換句話說,只要大盤不漲,賣出買權的部位將會因為權利金逐漸減少而產生利潤空間,對於投資人來說,保留賣出買權,一方面代表著持續擁有避險部位,另一方面也有徐徐獲利的空間。
然而,相對於買方,賣方最大的劣勢在於風險較高,若指數快速飆漲,賣出買權的權利金損失將沒有上限,這時,手中持股部位能不能有同樣幅度的上漲空間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採用賣出買權避險策略必須要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手中持股最好多半是高權值或漲升主流族群的個股,個股漲幅至少要能與大盤相符。
適合買進賣權
而如果手中持股多半屬於市場認同度較低的套牢股票,股價雖有機會搭上慶祝行情,對於股價漲幅卻又沒有十足把握,那麼,或許應該考慮買進賣權的策略。因為時間價值較高的關係,買方「買貴」的機率不低,但至少可以在布局的同時,就確定了未來最大的損失金額。
對買方來說,最大的可能損失就是權利金歸零,換言之,自己所付出的權利金成本,就是未來最大損失的上限。在此之下,投資人能夠完全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而加以布局。
對套牢一族的投資人來說,買進賣權的另一好處是,如果大盤不幸在選後一路大跌,這口賣權的獲利空間將隨著指數下跌而無限擴大,雖然股市賠錢,但賣權部位卻也提供了你停損、逢低換股再戰的重生銀彈。
無論採用哪種策略,權利金波動都必須與大盤保持相當程度連動性,才能達到避險效果,在履約價的選擇上,應優先考慮敏感度較高的「價內」合約。
選後結果無法預料,買選擇權當保險,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選擇權做空
幫你的股票適度避險
幫你的股票適度避險
一、賣出買權策略
策略:若選前指數在8200點,可賣出8100點買權
策略:若選前指數在8200點,可賣出8100點買權
成本:若不考慮保證金則無須成本,若8100點買權的權利金為238點,則賣出一口可獲得11900元(指數選擇權權利金一點50元)。
損益情境:理論上,指數未漲破8238點之前均能獲利,指數愈跌,買權權利金愈降,獲利愈高。反之,指數漲破8238點後開始出現虧損。
最大獲利空間:若指數在到期日前一路大跌,8100點買權的權利金可能歸零,賣出買權一口的獲利即是238點權利金,相當於11900元。
最大風險:若指數在到期日前一路飆漲,8100點買權的權利金可能無限上漲,賣出買權的損失也就無限增加。
二、買進賣權策略
策略:若選前指數在8200點,可買進8300點賣權
成本:若8300點賣權權利金為238點,則買進一口須付成本11900元。
損益情境:理論上,當指數跌破8062點(8300點減238點權利金)時,開始獲利。反之,指數若維持在8062點以上,則將出現損失。
最大獲利空間:若指數在到期日前一路大跌,8300點賣權權利金將一路無限上漲,獲利空間無限。
最大風險:若指數在到期日前並未大跌,8300點賣權的權利金可能歸零,最大損失238點,相當於11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