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二○%以下的股票幾乎不碰;而超過三○%以上的股票則情有獨鍾。」吳德賢從近二十年的證券生涯中,悟出這套投資哲學,這也讓他從當初一名只有三十五萬元的學生,變身為現在的億萬富豪,資產整整暴增千倍。
五月十五日星期二,燠熱的夏日午後,只見一位年約四十歲的高瘦男子,步履輕鬆地走進東吳大學貴陽街城區部的教室。
教室裡不時傳出陣陣的笑聲,但更多的是學生安靜聆聽之後的掌聲。原來,站在講台上的這位男子是在台灣投資界小有名氣的美商伯明翰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吳德賢,他詼諧的語氣及豐富的實戰經驗,讓台下學生獲益良多。
吳德賢和台下的年輕人一樣,打從大學時期就對投資充滿高度興趣,單親家庭出身、家境普通的吳德賢,在東吳大學經濟系求學的階段,靠著當家教、發海報、送便當、刷油漆等,累積出三十五萬元的資本,然後拿著這些錢投入股票市場,因適逢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從一九八六年的八六八.六八點大漲到一九九○年的一二六八二.四一點的大多頭時期,讓他在學生時期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百萬富翁。
嘗過股市的甜頭,出社會後,吳德賢選擇投身證券市場,於亞東證券自營部擔任研究員,當時的他並未經歷大空頭的洗禮,因為對行情太過於樂觀,加上貪念作祟,因此操作上不斷地追高,才工作一年多,便賠掉自己從股市賺來的錢。
原則》三○ %為篩選股票第一關
對於這一段「荒唐的歲月」,吳德賢自嘲是「花錢買經驗」,自己當時對產業及公司認知有限,在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買進華隆、新纖等公司的股票,而且價位越高買進部位就越大,導致整個投資部位依股價高低呈現倒三角狀態,終於自食惡果,最後只能躲在棉被裡暗自哭泣。
和所有曾經叱風雲的投資專家一樣,失敗並未讓吳德賢退縮,痛定思痛之後,他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產業,並且逐漸歸納出屬於自己的投資原則及方法,任職力世投顧協理期間,吳德賢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屢次在︽工商時報》、︽自立晚報》等媒體所舉辦的台股投資競賽中,拿下前三名的榮耀,而其個人財富也在券商、投顧生涯中快速成長。
吳德賢投資的方法特別之處,在於他習慣以高毛利率股票作為篩選股票的第一道關卡,毛利率二○%以下的股票他幾乎不碰;通常他只對毛利率超過三○%以上的股票才有興趣。
吳德賢認為,長期投資看的是一家公司的競爭力,因為毛利率的高低往往會影響一家公司獲利表現的空間,因此長期投資者通常會比較重視毛利率狀況。一家公司若經營好幾年,其毛利率也沒有改善的跡象,不是象徵產業本身存在結構性問題,就是表示廠商本身的長期競爭力不足,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其股價往往不容易有表現的空間。
「在風險相同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該盡量把錢投資在具上漲潛力的投資標的上。」這是一般人熟悉的投資原則,而高毛利率族群往往存在這樣的機會,吳德賢近年幾場收穫豐碩的戰役,便是在這樣的原則下產生。
求證》深入消費端 了解產品流通
幾年前,吳德賢看到遊戲機廠商泰偉電子,毛利率竟然高達六、七成,感覺很興奮,便跑去泰偉拜訪,同時著手蒐集產業相關的資訊,並且託親朋好友到海外時,幫忙留意賭場或遊樂場所是否有泰偉的相關產品,當確認終端市場的確有人使用泰偉產品,且產品評價還不差,其未來產品市場的成長性也不差後,吳德賢評估二十幾元的價位還算合理,便買進泰偉。
投資泰偉,讓吳德賢享受三至五倍的投資報酬率,這樣的投資績效已令人相當的驚豔。但這並不是吳德賢投資生涯中最傳奇的一段。事實上,吳德賢不單是對單一公司高毛利率現象有興趣,若新創公司所屬的產業平均毛利率有三○%以上的水準,即使這家公司剛開始營運時的毛利率不理想,他也會仔細研究並參與投資。
一九九八年,TFT-LCD偏光膜廠商力特光電募資成立時,吳德賢看到力特競爭者││日東電工(Nitto Denko),產品毛利率高達五成以上,評估力特競爭力若能迎頭趕上,將來營運也將大有可為,便參與力特的創立,成為編號第八號的創始股東之一。
力特創立初期營運情況並不理想,一直向股東要錢,逼使吳德賢咬著牙參與現金增資,前後總計投入近一千萬元的資金。有趣的是,吳德賢的推估最後並未實現,力特的毛利率自公司成立之後,雖曾逐年改善,但最好的時候也只來到二六.五%左右的水準。不過,這次投資倒是讓吳德賢大賺一筆,四、五年後,他出脫手上所有力特的持股,拿回近一億元,投資報酬率高達九倍。
面對高毛利率公司,吳德賢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樣的毛利率合理嗎?毛利率這麼高有可能嗎?他會仔細分析企業究竟提供哪些附加價值,讓公司得以享有高毛利率,以及企業如何持續維繫高毛利狀況。較特別的是,他會深入了解終端市場使用產品的狀況,看不到投資標的的產品在市面流通,他就會提高警覺。
吳德賢偏好投資電子上游的關鍵零組件,舉凡類比IC、手機零組件及LCD TV零組件等,他都曾涉獵過。而為了確認這些零組件廠商的產品的確有被採用,有時候,他會把手機等產品買回來,並且把它拆開來看一看裡面是否真的有投資對象的產品,不單是從財務報表的財務比率來理解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退場》個股市值偏高時 全數出脫
許多投資人往往懂得怎麼買進,卻不懂得如何處分股票,吳德賢從他過往的投資經驗歸納出一套法則,他認為,就總體市值的角度而言,一家電子關鍵零組件的股票市值頂多在二○○億至四○○億元之間,超過就有高估的嫌疑。所以,一旦投資標的的市值落入這個區間,他通常就會全數處分。
當然,吳德賢這招也不是非常管用,儘管四年多前,他曾經從LED廠商晶元光電身上大賺一倍以上,但晶元光電近一、二年凌厲的股價表現,還是讓吳德賢大呼自己「看走眼」。看來這位以高毛利率作為篩選股票第一道關卡的投資專家,難免還是會有失準的時候。
吳德賢 Profile
出生:1967年
現職:美商伯明翰投資總經理
學歷:芝加哥大學MBA、東吳大學經濟系
經歷:力世投顧董事長、力世投顧協理、亞東證券協理
部落格:http://birmingham-investment.spaces.live.com/
▓吳德賢實戰心法
1.以高毛利率為篩選第一道關卡
2.分析高毛利率是否合乎邏輯
3.確認終端使用狀況及市場前景
4.產業趨勢向上長期持有
5.總市值偏高時進行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