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外學術界研究顯示,上市新股在初次掛牌後三年內,股價表現會優於市場的平均報酬率。在一九九九年,比利時聯合資產(KBC)因而成立一檔全球上市新股基金。成立以後,選股出色,持續創造出色的報酬率。
理柏(Lipper)統計,在國內核備的五十三檔全球股票型基金中,去年以KBC全球上市新股基金表現最優,全年漲幅達三六.八%(以新台幣計價)。甚至,這檔基金兩年來、三年來的報酬率都是第一名,五年來的績效則是第二名。
KBC全球上市新股基金經理人皮爾斯(Jens Peers)舉例分析,即使在九九年科技網路熱度正盛時,基金也不會大幅壓寶在科技類股,而是分散在許多產業上,因此才不會因為單一產業出問題,而導致獲利嚴重被侵蝕甚至虧損的風險。
獲利高 投資人爭相競購
全球投資環境佳,也是KBC全球上市新股基金表現出色的條件。皮爾斯指出,數年來,全球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初次公開發行)案件穩定上揚,去年更達到高點,無論就件數或金額來說都是如此。此外,每一件IPO案的平均金額也高於以往。
新股市場狂熱,皮爾斯分析,原因有許多,主要是全球經濟已持續加溫數年,公債殖利率低,投資人願意承受更高的風險。私募股權基金也是推動IPO的因素,在二○○○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私募基金介入許多公司,經過數年的成功重整後,又將這些公司重新推出上市。
去年IPO熱潮,形成超額認購的現象。在市場人士競相追逐IPO時,KBC全球上市新股基金如何「搶」得到想投資的IPO呢?皮爾斯說,相較於散戶,法人本來就有較大的優勢,比較容易取得IPO的認購權。
皮爾斯說,再與其他法人相比,在網路泡沫破滅後那段期間,市場氣氛低迷,大家對IPO沒有興趣。但KBC這檔基金是專門投資IPO的基金,不但乘機認購到一些好的個股,也與承銷商建立長期的良好關係。等到IPO熱潮吹起,KBC已經站在有利的位置上去挑IPO了。
不過,皮爾斯強調,重點不在打敗別的法人取得認購IPO的機會,而是在做好研究工作,也就是如何選出未來的贏家,避免上市後一蹶不振的輸家。
皮爾斯將上市新股分成三大類:
一、成長型公司:這類公司正在高速成長階段,需要更多資金。
二、經過私募基金改造整頓的公司:私募基金就可以藉機獲利出場。
三、利用市場熱絡時乘機上市的公司:例如部分的公用事業公司。
皮爾斯認為,這三大類公司中,第一類是最好的投資標的,挑選第二類及第三類公司時要特別謹慎,才不會選錯。目前市場上這三類公司都有,混合的比率仍然令人放心,也散布在各產業,不像二○○○年時那樣集中。不過,如果第三類公司占市場的比重達到或超過五成時,這時就要小心,因為這可能代表市場已經過熱了。
全球IPO的熱潮會持續到何時呢?皮爾斯說,這要看市場的風險胃納。他預期未來兩、三年內,投資人承受風險的意願不會太差,市場氣氛仍有利於IPO。除了獲利高成長的個股以外,他還看好科技類股,因為網路泡沫破滅後,大家對科技類股敬而遠之,科技類股IPO低於其他類股,因此皮爾斯預期未來會有較多的科技IPO出現,表現也會比較好。此外,另類能源產業中,也有不錯的標的。
不過,有些特定產業已經出現太多IPO。皮爾斯說,除了要小心中國的金融業IPO以外,在美國及歐洲的不動產業,部分IPO的投資價值也不夠好,選股的功力特別重要。
適合當攻擊型衛星基金
中國大陸股票去年IPO熱潮狂吸全球資金,不論是在上海或香港,新股不但造成超額認購,上市後股價更是狂漲,金融股尤其明顯。不過,皮爾斯坦承,他對中國的金融股並不熱中,原因是他認為這些金融股不夠透明,而且投資人寧可用高價也要搶到這些個股,造成價格飛漲。俄羅斯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現象,這些都要小心因應。
皮爾斯說,對於散戶投資人來說,KBC全球上市新股基金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他們很輕易可以接觸到全球漲幅最強的股票。尤其是亞洲散戶,對歐美的IPO甚至亞洲區域內的IPO,資訊的取得並不容易,這檔基金可以讓他們輕鬆參與新股的漲勢。
雖然這檔基金報酬率出色,但是皮爾斯也提醒投資人,這檔基金風險較高,並不適合作為核心基金大量持有,最好當成衛星基金,以提高資產組合的報酬率。(轉載自《今周刊》特刊《投資新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