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以來,外資流入、本土資金外移,外資持有台股三成以上,再加上大股東,目前台股有六到七成掌握在長線法人手中。一旦明年局勢逆轉,海外資金回流,這一波長線資金帶動的行情,將一發不可收拾。
二○○○年科技泡沫破滅以來,全球股市持續上演結構性變化,除了新興市場、原物料行情大漲外,全球主要股市中,美國道瓊、香港恆生、南韓、新加坡等地,目前指數都創下新高。
只有泡沫的風暴中心,美國那斯達克,指數不到當年高點的一半,台股離當時高點也有一大段距離,相對全球股市嚴重落後。
從台股的資金結構觀察,就有很清楚的答案。二○○○年以來,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外資流入台灣市場一○七三億美元,約台幣三.五兆元;同期台灣流到國外購買股、債的資金高達一五一五億美元,約台幣五兆元,金融市場資金外流嚴重,更不要說流到大陸的直接投資部分,資金失血是台股的大問題。
外資進、散戶出 資產、低價收息股被鎖定
另一方面,台灣的債券二○○○年以來如洗三溫暖,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引導利率下滑,給了債券市場大利多,債券基金規模一度高達二.一四兆元,但是在結構債問題引爆後,如今只剩下一.一八兆元,將近一兆元的龐大資金離開債市,部分流向海外固定收益投資,還有一部分投入國內股市,尋找高殖利率、股價穩定的大型股進駐。
由債券基金流到股市的資金,偏好保守、配息的股票,台灣股市平均四%殖利率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給予保守型投資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中華電、遠傳、台灣大、台塑集團旗下個股、中鋼以及許多中小型股,只要股價低,要找到六%以上現金殖利率的公司,一點也不困難,像壽險、或長線退休金吸納後,並不會來回操作,當然使得大型股波動變小,股價穩定性高。
從資金來源、籌碼分布來看,很明顯的,台灣股市正進行二○○○年以來的籌碼大換手。外資進、散戶出,債券型基金或定存族偏好穩定的收息股,而國際股市頻創新高,台股的績效表現持續落後。
台股在這幾年來飽受政治利空之苦,但是愈接近二○○八年,離「有夢最美」的行情愈近。
今年以來,資產、營建股持續大漲,絲毫不畏政治利空,就是過去資金流出台灣的大戶,重新回台布局股票的首選,讓這類股票呈現看回不回的走勢,法人手中籌碼不多,完全是主力盤。至於外資,在資產股著墨不多,惟一的資產指標股就是台肥。
今年已經近尾聲,展望明年,很可能是資金情勢大逆轉的一年,外資這幾年來持續流入,已經鎖定大量籌碼,加上人民幣升值帶動亞洲貨幣揚升,國際熱錢更加重視亞股,除了把焦點放在香港、中國股市外,台灣更是低本益比、低淨值比的好標的。
再從九月十五日施明德發動螢光圍城以來,每次的政治利空都無損於台股的多頭結構,顯示法人或個人不再受到政治的影響,似乎執政黨的氣勢愈弱,在政策上愈沒有作為,股市的信心反而更強,漸漸扭轉了台灣政治利空的陰霾。
目前台股市值約十七兆台幣,三四%股票在外資手上,約三成股權掌握在大股東手裡,融資水位約二千三百億元,相對過去幾次站上七千點,並不是高水準,加上愈接近○八年,政治氣氛愈明朗,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以及熱錢的進駐。
「科技+中國」概念 逆轉行情 不容忽略金融股
台灣除了明年迎接微軟Vista,PC很可能出現可觀的換機潮,對科技股是正面助力,另外,大中華經濟圈紅得發紫,一旦兩岸關係和緩,台灣馬上變成「科技+中國」的代表。
近年中國大型股票紛紛到香港上市,如果香港代表中國概念的「面子」,那麼,台商在中國布局多年,已經進入開花結果期,才是中國概念的「裡子」。從現在到○八年,台股眾多題材若一一發酵,指數攻上一萬點絕不是夢,而明年,就是資金趨勢扭轉的開始。
在資金行情的帶動下,除了資產股大幅增值以外,科技股的表現將視業績而定,另一個台股的主角,絕對是金融股。過去,金融股受到政策箝制,二次金改弄得烏煙瘴氣,如今應可逐漸恢復正常。而老牌金融股、官股銀行更是一支超大型的資產股,當然是大筆熱錢流入的焦點,像是合庫、華南金、第一金及兆豐金,也會是長線資金行情的大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