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在半信半疑中復甦,但上游相關原物料、零組件卻應聲大漲,各產業中上肥下瘦的態勢明顯,反映在投資策略上該怎麼辦?
除了大宗物資上漲,電子業的上游如晶圓代工,由於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也醞釀漲勢;至於經過優勝劣敗淘汰後的封裝測試業,報價更是領先看漲。
中國需求 推升原物料價格
雖然原料價格紛紛上漲,但最終產品的價格卻未反映漲價。大體而言,中國需求成長是帶動原物料需求的動力,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一到八月進口產品成長最大的是大豆,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一九四%,大豆今年以來漲價三四%,顯示需求量才是進口金額大增的主力。此外,原油、鋼材、汽車、苯乙烯及半導體,進口額都較去年大幅成長五成以上,當然,出口這些物資到中國的國家將因此受惠。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表示,日本今年前八月的出口成長中,七三%歸因於中國、南韓為四○%、台灣九九%、馬來西亞三○%、新加坡二五%。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李晶( Jing Ulrich )的研究也顯示, 中國對鐵礦砂的需求占全球供給的二八%、鋅、鋼材約二○%、銅約一五%,可見原物料與中國需求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股神巴菲特最近在《財星》( Fortune )雜誌指出, 中國生產的廉價產品大量賣到美國,一年就累積一一五○億美元的貿易赤字;而美國一年四千多億美元的貿易赤字,將是美元匯價的沈重負擔。試想,各國將工廠移到中國生產,幫中國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接著又從中國進口低廉的產品,即使原物料價格大漲,最終產品的價格也不會漲。
如此一來,中國的成長將來自於生產、就業的增加,但歐美這些經濟龍頭要靠什麼成長呢?過去十年,歐洲的通訊、美國的電腦業都是領導成長的主力,未來假使這兩大產業不再引領成長,則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前景依然有疑慮。
既然中國需求推升了原物料價格,但也相對回饋低價工資,兩者相抵之下,顯然製造端、通路端都必須分擔利潤的壓縮,過去電子業專用的「微利經營」,也會在各行業出現。
愈上游產品 轉嫁能力愈強
台灣本來就缺乏天然資源,沾不到漲價的利益,很多廠商的股價漲只是低價庫存的題材,等庫存用完,照樣要面臨轉嫁不出去的問題。很簡單的想,銅價上漲長期當然對線纜業者不利,石化中間原料上漲必然對化纖業者不利,棉花價格上漲對紡織業不利,面對這種態勢,在新出爐的第三季財報也反映出,愈上游的產品,轉嫁能力愈強。
例如中鋼今年的毛利率都維持在三五%上下,但年初最紅的燁輝,毛利率也從第一季二三%降到第三季一五%,盛餘也從二三%降到一二%;塑化上游台塑三寶、台苯、東聯的毛利率都很好,但是下游化纖、紡織等公司卻是慘不忍睹,績優股年興第一季毛利率三一%,第三季只剩二二%。還有天然橡膠最近大漲,從每噸五百多美元漲到一千五百美元,正新、建大的毛利率也降了約二個百分點。
電子業中台積電、聯電毛利率上升,所有下游組裝業鴻海、仁寶、廣達、華碩、明電,其獲利率全部逆向下跌,最明顯的現象是:獲利成長遠不如營收的成長,例如鴻海第三季營收較第二季成長六成,但獲利僅成長一五%,而且其中還包括匯兌利益在內,可見微利化的情況有多嚴重。
既然產業呈現上肥下瘦的景況,台商轉嫁效果亦不如人意,對應的投資策略應儘量選擇上游公司,如果只是炒低價庫存的題材,幾個月內總會用盡,並不算是特殊的競爭利基。比較實在的上游公司,例如航運,其供給擴增不多,掌握船隻就是一項競爭優勢; 還有像是台塑三寶,其上下游整合效果亦佳,EG (乙二醇)的東聯及中纖,競爭廠商近年來擴產有限,也具有產品的轉嫁力。
電子股中的封測類股,大型者如日月光、矽品,小型股如京元電、全懋、超豐,都具備價格轉嫁力,各公司毛利率提升的速度很快,轉機力道仍強;至於光碟片公司,由於擴廠容易,未來掌握產量的優勢將流失。 至於 LCD (液晶顯示器)相關族群,雖然營收、毛利率表現亮眼,但是明年第一季起產量大增,需求情況有待觀察,目前並不具備產量寡占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