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風暴、逾放過高及獲利不佳等因素影響下,金融股股價處於十年來的底部水準,今年各家銀行積極打銷呆帳後,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已去除大半,相對而言,基本面及股價皆具轉機性。
金融類股長期以來在金融風暴、逾放過高及獲利不佳等因素影響下,現階段股價處於十年來的底部水準,今年各家銀行積極打銷呆帳之後,對金融股而言,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呆帳問題」已去除大半,相對而言,基本面及股價皆具轉機性。因此我們將初步檢驗各家銀行在公布應予觀察放款金額之後的逾放狀況及未來較佳的投資標的。
僅八家符合「二五八」逾放標準
去年以來,國內許多銀行逾放比均呈現逐季上揚的趨勢,除了受到整體經濟不景氣且企業營運發生困難家數增加之外,另一個因素便是應予觀察放款部分應繳付之本金或利息超過法定期限卻尚未繳納,因而該筆放款轉變成為逾期放款。
國內各家銀行放款授信嚴謹程度不一,也因此形成各家應予觀察放款金額多寡不一的現象。若依財政部日前所說,二○○三年四月起,國銀帳列逾放標準將加計應予觀察放款金額部分的話,則目前僅有台北銀行、中銀、開發、建華銀、台新銀、富邦銀、高雄銀及中信銀等銀行符合政府所提出之「二五八」逾放標準。
在三商銀方面,雖然三家老商銀在今年均大幅打銷呆帳,累計前十月打銷呆帳金額均達四百億元以上,但僅華南銀及第一銀行在積極打銷呆帳之後,逾放比有顯著改善。彰銀因資本公積餘額不若華南銀及第一銀行多,因此成效不若其他兩家銀行為佳。
不過部分銀行應予觀察放款金額占總放款的比率,較原本帳列之逾放比高出許多。此外,我們若將各銀行應予觀察放款金額占總放款金額的比率及與現行帳列逾放比率做一比較,可以發現有部分銀行應予觀察放款金額與目前帳列逾放金額相差不大,如復華銀、聯邦、萬通。有些銀行的應予觀察放款金額甚至高出帳列逾放金額許多,如日盛、安泰、萬泰、中華、泛亞。因這些應予觀察放款金額未來很可能會轉變為逾期放款,介入此一族群時宜留意帳列逾放及新增逾放增加的速度。
再打呆帳須先增資──增資可能以發行債券代替
再觀察各家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除了部分的銀行逾放比率較低,且資本適足率維持在一定水準之外,包括三商銀在內的其他行庫都面臨資本適足率僅達八%至一○%的水準。如此將面臨一個嚴肅的議題:銀行今年在大幅打銷呆帳之後,將因為產生虧損而使淨值縮小,明年這些銀行新增逾放問題是否能獲得控制;若否,且要再打銷呆帳之際,將面臨資本適足率低於法定的八%以下的危機。因此,這些銀行得以再打銷呆帳的前提是銀行必須增資。但環顧目前國內投資環境,銀行要增資恐不太容易,可能的方法將會是發行債券。
逾放比過高一直以來皆是各家銀行在營運上的包袱,而在今年獲得初步解決之後,可以預期的是,今年積極打銷呆帳的相關銀行,明年起獲利可望擺脫逾放的困擾而較以往有所提升。股價上若以中長期角度觀察,金融股今年在政府力行金融改革而大舉處理呆帳之後,明年極具轉機。
以三商銀而言,在今年大幅打銷呆帳下,往後數年的獲利將能真實顯現,因此未來發展值得期待。而新銀行方面,則因放款嚴謹度及既有資產品質相對較佳,逾放包袱較輕,再加上在消費金融領域上有不錯的成績,因此如中信銀、富邦銀及台新銀近年來獲利一直都有不錯的表現。整體而言,我們建議可逢低布局低逾放比的銀行(金控公司),如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台新金控等。(本文作者為富邦投顧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