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引發投資人對通膨壓力的擔心,美股振盪與六月二十八日美聯儲( FOMC )會議對調高利率焦點不無關係。儘管 OPEC 已同意將每日原油產量增加到七○.八萬桶,但每桶三十美元將帶來通貨膨脹壓力,美股仍將面臨調整。
過去, 外資券商(包括台灣券商)總是一廂情願地將 B 股與美國、香港股市牽強附會對應分析,認為 B 股行情應該隨著海外股市起舞; 其實不然,因為中國大陸股市仍是相對封閉的獨立性股市,有自己的一套遊戲規則。
已成立八年的中國股市,上海、深圳兩地上市交易的股票已達一千多家,開戶者也超過了四千萬人,但是這種規模與國際股市相比,依然是小巫見大巫,股票流通市值目前約八千億元人民幣,折算美金也才接近一千億美元,連微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至於 B 股市場更是小得不能再小, 任何一個國際基金隨便買買就會使得市場缺貨,過去散戶和機構都太少,B 股乏人問津,流通性太差引人詬病,外資券商往往吃套後,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把貨出光,除非真有很強的利多因素,否則每隔半年頂多跌深反彈。
B 股漲幅在四成以上
然而, 最近一個月的滬深 B 股突然走出飆升行情,也一度出現指數漲停的罕見現象。 滬市 B 股指數從五月二十二日的四十點啟動,一路上揚至五十七點,漲幅已在四成以上。
這波行情的啟動無疑是對 B 股投資價值的重新發現, 原因有四:一是股價長期被低估而跌深反彈;二是 A、B 股的價差過大;三是 A、B 股合併傳聞;四是 B股上市公司獲准通過增發新股,有利改善公司業績。
目前滬深兩地股市平均本益比計算,A 股本益比動輒六、七十倍,同一家上市公司 A、B 股的股價相差懸殊(有的甚至相差四、五倍左右), 對投資人來說,B股股價若向 A 股股價靠攏,這當中就存在巨大的炒作想像空間。
甚至,同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場上股價差異極大,給投資人在各市場間從事交叉套利、賺取價差的機會,例如台灣股市的燦坤實業和深圳股市掛牌上市的閩燦坤,其間股價就差很多,造就了大中華區「跨國炒作」的機會。
此外,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最惠國待遇 PNTR,加速催化大陸股市加入 WTO, 和北京中國證監會從香港請來的首席顧問梁定邦,日前公開向媒體發表 A、B 股將在三年左右合併,及鼓勵外資進入大陸股市等重要講話,皆是五月二十二日以來,B 股行情火速引爆的直接導火線。
等著開戶的人大排長龍
各地等待開戶的民眾早已在股東帳號登記公司的門口大排長龍。 由於 B 股必須以美金買賣,使得幾個五星級酒店樓下的「定點」外匯黃牛也生意興隆,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喊到九:一,鈔匯差(手續費)三%至四%。
儘管中共對外匯管制嚴格,目前人民幣仍不能自由兌換,外匯管理局對美金進出控制仍緊,內地投資人除了透過黑市買賣外匯外,有的索性藉由國有進出口公司,「用匯額度」以取得炒作 B 股的美金,也有的國有企業利用 B 股洗錢。
對於許多境外 B 股投資人來說,由於股市長期低迷, 因此多傾向選擇流通性好、業績優良的大型股。 由於 B 股投資人結構已從過去的外資券商和境外人士,轉成內地散戶和大型機構為主,因此,以 A 股投機思路來操作 B 股,以內地投資人為「倒貨」對象,才能掌握行情。
因此在選股上,尤要正視大陸投資人轉進 B 股事實。 首先是同一家公司 A 、股的價差要夠大,且流通股要愈小愈有利坐莊,往上作價的「對倒」成本較低,如「聯華」、「永生」、「三毛」、「膠帶」,這幾支股票的漲幅已遠超過前兩年熱門名牌的「東電」、「陸家嘴」、「鄂絨」。外資標的過去志在中長線投資,一旦大陸投資人不願接手,股價就不免尷尬。
雖然大陸 A、B 股合併的先決條件仍在人民幣自由兌換,但極易受當局政策煽的大陸愛國股民, 往往以為 B 股的行情來臨,而千方百計透過海外親戚、朋友的護照開戶,或逕循「後門「開戶,並以黑市美元現鈔直接存入帳戶,未按規定以境外現匯為之。
淨值低的股票值得投資
回首上海去年曾締造的六十二點指數, 現在的 B 股不是不能買,而是哪些還值得買的問題。 購買 B 股的思路不妨有三條主線:一是挑選低於每股淨資產價值的股票,如耀皮(九○○九一八)、二紡機(九○○九○二)、輪胎(九○○九○九)、冰箱(九○○九一○)、鳳凰(九○○九一六)、上柴(九○○九二○)、華新(九○○九三三)、鄂絨(九○○九三六)。現在股價遠遠低於淨資產的有:氯鹼(九○○九○八)、新錦江(九○○九一四)、上菱(九○○九二五)、輕騎(九○○九四六)。
第二是在牛市行情下,除權股較不可能貼權,因此權值高的股票往往都是主力的眷顧標的。如十股送五股、十股送一元的華源(九○○九四○),以及十股送二股的上菱(九○○九五○)等。
第三是流通股數較小的股票。 由於內地投資人已逐漸主導 B 股市場,故多傾「小而美「的股票,操作思路上,傾向流通股在五千萬股的股票,如永生(九○○九○四)、膠帶(九○○九○七)、聯華(九○○九一三)、三毛(九○○九二二)、友誼(九○○九二三)等。 四是資產重組運作的 B 股企業。如冰箱國家股回購;海欣投資生化醫藥;大眾和香港和黃集團合作等。
大陸各股可和台股相比較
若從另一角度來審視 B 股價值, 即將大陸個股與台灣股市類似的個股做一比較,並掌握兩地個股價差。 如上海 B 股中的「耀華皮爾金頓玻璃」就像台灣的「台玻」;B 股的「上海石化」如同「台塑」;「陸家嘴」即「國壽」;「華新水泥」即「台泥」。
此外,三通題材也隨著陳水扁五二○總統就職文告後,為大陸股市所一再關注,由於台灣離島「小三通」的機緣,大陸福建省已加快港口和運輸業的發展,以分享日後兩岸三通的利益, 如 A 股上市公司中的「廈門機場」(六○○八九七)。
滬上知名股市操盤手楊百萬(楊懷定)表示,在內地炒股就在炒題材,就怕題材真的兌現,否則永遠都有炒作理由。一如兩岸三通始終沒兌現,就意味永遠有炒作藉口,三通題材不但台灣人熱中,內地也逐漸升溫,一偏遠地區的農民身分證愈來愈搶手, 成為 A 股開戶「人頭」(有的外地小券商允許投資人股票戶是別人的、資金戶是自己的), 以因應台灣投資人不能從事內地 A 股投資的有關規定。
耀皮玻璃值得介入
若從 B 股開放「增發新股」的角度來看, 有兩類 B 股企業(包括少數 H 股企業)較具投資價值。一是上市以來業績不錯的,如上海股市的「大眾」、「東」、「龍電」、「華新」。另一類是業績差強人意而幾乎從未符合配股條件的 A、B 股公司,其 A 股的流通股只有一、二千萬股, B 股股價也只有一、二毛錢美金,如耀皮、上柴、輪胎、郵通等。耀皮玻璃即是內地玻璃行業的高盈利企業,更是大陸股市中少見的上市六年來每年分紅派息的企業,去年淨利潤增長率高達一四二%,但注意的人不多。
滬、深股市雖有一百多家 B 股公司, 但因夕陽行業的業績所限而真正具備配股資格的太少。隨著管理階層對新股增發的條件放寬,現在門檻降低,只要求連續三年盈利,而不像原配股要求近三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至少一○%,且任何一年不低於六%,從而使耀皮、膠帶等公司恢復融資能力。
理智來看,一旦外資捲土重來,B 股就應轉以香港的 H 股馬首是瞻。 過去經驗顯示,B 股的反彈高度總不會超過 H 股。過去 B 股多由境外券商投資,所以港股一跌,B 股就跟著跌,但隨著 B 股已漸「換手」而為內地投資人所主導, 即使港股下調,B 股也我行我素不加理會。
此輪行情並非境外券商所為, 顯然真正的外資依然在場外謹慎觀望,雖然 B 股在期待聲中連創新高,但令人納悶的是,如果當局真想將 A、B 股合併,為何又急著發行一支本益比很低且一元多的 B 股股票?
二板市場成立對 B 股影響較大
倒是年底醞釀中的「二板市場」(創業板市場)一旦成立, 對 B 股市場的資金分流影響較大;再者 A、B 股合併之說畢竟要待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說法兌現,否則瞎起鬨反而為人抬轎出貨,因此,B 股近日很可能先衝高再回落,逢低適度建倉而隨莊起舞為宜。
其實,B 股行情不振、積弱已久,多數境外投資人長期深套其中,就連不怕死而承銷國有企業上市股票的境外券商也被迫成為其大股東。 去年六月,滬市 B 股曾上衝至六十二點上方,而本輪行情也已放量上攻,有望重返六十點上方,不過目前 B 股市場漲幅已大,而且本輪行情的持續時間較長,短期或將進入調整。
A 股炒作的重點則在上半年業績和資產重組兌現的情況。 目前 A 股指數難以幅上揚的原因,除了已高達五十倍的平均本益比外,新股不斷增發和即將開設的「二板市場」都將分流部分市場資金。
事實上,A 股的利基其實在新股認購,內地券商和國有大機構攜手狼狽為奸非法認購新股,大機構把資金轉入證券商的戶頭後,券商再化整為零分別計入大量人頭戶中,提高新股中籤率,一旦上市套現即予回扣暗盤。
再者,現行規定持股五%要公布,超過一○%後,每變動二%都要公布,對祕密坐莊採低姿態的主力大戶,尤須券商提供人頭戶服務,以利同時對倒作量。
兩岸主力對決台灣略勝一籌
有趣的是,兩岸主力對決,「台灣經驗」還是略勝一籌,有的平日即與上市公司高層密切聯繫, 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實力較差的內地主力則多賣弄 K 線圖畫得漂亮,以騙線利誘散戶高位追價,台灣大主力則我行我素,任意破壞內地主力的圖表。
主力大掛上方賣單和下方買單,甚至連續對倒往上吃貨以誘跟風買盤,假進真出,拋的籌碼比進的還多(頂多付些手續費和印花稅),而下方層層買單多半是虛晃一招,意在虛擬「推土機」推高股價以利出貨。
直到拉升進入尾聲,再利用內地短線客賭性堅強的心理,連拉大陽爆量,令那些死抱盜版台灣股票書所謂「天量創天價」理論者落入陷阱,盤中反覆振盪,稍佯裝護盤製造反彈突破假象,誤以為主力洗盤而抱股不放,順利掩護出貨。
如總股本三‧二億股、流通股八千萬股的耀華玻璃 A 股(六○○七一六), 去年底逆勢上揚,股價始終在六十日均線下方波動,日成交量卻放大至二百萬股。一月底,主力摜壓試盤,了解下方承接力和籌碼鬆動程度後,開始大量建倉,此後成交量逐漸萎縮難以放大,顯然市場籌碼已大為減少,主力建倉完畢。
不過,A 股指數已連續上漲半年,上漲時間超過前幾年,上漲幅度也已超過經濟成長的幅度,相應調整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