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作出調升利率兩碼的影響,全球股市也同步跟著大幅波動回挫,包括德國、英國及法國等股市指數,皆是創下近年來的新低;而亞洲國家的日本及香港股市也雙雙跌破重要支撐關卡,顯然美國從去年以來連續六次的調息動作,可能已經明確開始影響到經濟活動的情況。
台灣同樣也同受其害,尤其在五二○之後,投資人終於把眼光拉回而正視美國升息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干擾,特別是美國在六月及八月分,分別都還有升息的壓力,如同高盛證券預測今年美國聯邦利率將有上調至七‧二五%的可能,此一連續調升方式,是否會重蹈一九八九年布希時代,因為利率升至九‧二五%的歷史最高水準,最後導致股市崩潰的結果,或是造成資金大量流向美國市場,使得全球幣值再度出現相對美元貶值的壓力。
金融問題必須革命再建設
特別是最需要資金的亞洲開發中國家,如果要防止資金外流,恐怕將必須以調高利率來防堵;而利率的走高,必然造成企業資金成本的提高,籌資管道也更為困難。如果再加上油價的不斷上漲,造成物價相對的提升,是否會壓抑民間消費能力。上述這些因素都是造就下半年股市多空行情的重要關鍵,不過因為這些因素都非短期可以明朗,所以也造成股市的觀察期必須拉長,預期至少必須等待六月下旬,美國聯邦理事會決定調高利率與否,屆時不論調高與否,皆可能會對市場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如果利率繼續向上攀升,甚至如目前市場所預期的再升二碼,屆時聯邦利率將高達七%的水準,勢將引發全球更進一步升息的壓力,對亞洲經濟的影響力將不可忽略。
所以目前不少外資法人皆在等待六月下旬 Fed 的動作後,才會有較為明確的多空策略。也就是只要美國六月未進一步調升利率,且後續出來的經濟數據也未再顯現通膨的壓力,如此不但國際股市可望脫離目前持續探底的陰霾,同時也是阻止台股繼續向下沉淪的最大力量。因為目前兩岸局勢在陳總統的善意回應下,不但已經充分緩和兩岸緊張的局面,同時對岸也放話將給予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共同解決兩岸之間的長期爭議,顯然陳水扁的上任,反而可以丟棄掉過去國民黨的歷史包袱,也給予兩岸更大的協商空間,所以兩岸未來的局面,應該可以用「樂觀」兩個字來形容。
至於國內局勢方面,應該是黎明前的黑暗、建設前的革命。首先在金融掃黑方面,將是新政府上任後的第一件要務,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商業周刊》指出,台灣金融壞帳情況嚴重,許多壞帳均隱藏在檯面下,其中財政部長許嘉棟指出,全台至少有五○家以上的基層金融機構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而經建會主委陳博志也指出,國內金融體系惡化的程度,比民眾所看到的還要嚴重。顯然目前金融股仍然要面對一次險惡的考驗,而台灣經濟要健全,就必須要從金融體系的徹底革命開始;只要新政府拿出魄力徹底斷根黑金及逾放的問題,金融股才會見到真正的陽光,否則金融股股價仍難以獲得法人認同,進而長期投資。
另外台灣的房地產不景氣在目前也難以改善,對金融機構而言,不但失去一個放款的大客戶群,甚至還必須承擔倒帳的危機。根據《商業周刊》報導指出,台灣官方統計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占總貸款的比重,從前年的一‧五%,快速攀升至目前的五%;但一般民間預估的數據則不止於此,尤其基層金融機構在過去民意代表的介入下,形成不良的授信事實。所以新政府如果真要徹底解決目前的金融弊病,非得出現革命式的整頓,如果要在不影響市場的情況下,就只能拖長時間;正如同已經請辭獲准的彰銀董事長蔡茂興表示,要改善彰銀的逾放,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電子股修正泡沫,回歸真正價值
由此可見金融機構的問題並不輕,特別是地方農、漁會的情況最為嚴重,所以對於金融股而言,目前股價相對公司獲利而言,的確已經是所謂的超跌,但是因為任誰也無法確定目前隱藏在檯面下的炸彈引爆威力有多大,所以對於法人在操作策略上,也形成又愛又怕的觀望氣氛,而投資人對於金融股的寄望也不必太高。目前可以確定金融股下檔風險已經逐漸有限,眼前缺少的只是時間,以及一次大利空的最後洗禮;在此訊號出現之前,金融股恐怕仍將是呈現擴底的區間盤整。
至於目前大盤回挫的重心,則是出現在電子股身上,因為從年初以來,整個市場便賦予所謂新經濟概念股的超高本益比,特別是網路股,結果隨著企業獲利的逐一公告,從美國的亞馬遜、美國線上、ETOY、B2B 的 Commerce ONE 及Arig 等股價一路重挫,到日本的光通信,再到台灣的精業,網路的概念被一一打破,而網路本身的價值也被市場重新評估。特別是 B2B 的類股,未來在網路化普及之後,B2B 的價值將隨之而大減,所以網路的價值在此將必須被重新定位。
特別在利率上升的趨勢下,對於必須拿錢來燒的網路公司,也形成資金成本上的提高,同時也將更進一步壓縮到獲利空間;所以今年初風光一時的網路公司,在成千成百家的公司陸續成立後,也可望開始快速面臨宣布倒閉的命運。從以銷售服飾為主的英國 BOO.COM 曾經被譽為歐洲最具財力的集團,如今卻在成立短短半年後便宣布倒閉,一葉知秋;如今網路的泡沫已正式破滅,而部分在年初也被嚴重泡沫化的通訊公司,如今也都將面臨一次大修正。尤其在台股方面,因為今年前四個月,電子股占大盤的成交比重動軋達到七~八成,如今泡沫破滅,電子股的修正期勢將不會太短,所以在投資觀念上,也必須作同步的修正。
在全球本益比因為利率而進一步降低合理化之後,目前電子股可介入的合理本益比,至少要回到二五倍以下,甚至因為籌碼的問題,本益比要出現二○倍以下時,才有所謂的超跌利潤。所以目前投資人對於高股價且高本益比的個股,最好暫時敬而遠之。因為在大盤陷入整理格局下,高股價的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既然目前大盤落入修正格局已是事實,投資人又何必非得找股票來作多,倒不如等到股價出現超跌利潤後,再輕鬆介入獲利;否則目前介入高價股不但有資金上的實質壓力,同時又有整體本益比壓縮的壓力,此時作多可謂事倍而功半。
成交量不增,難有大行情
另外造成未來電子股的另一個壓力在除權,因為許多投資人在電子股重挫後,已經形成被迫除權的事實,而一旦除權,就有資金被強迫鎖定;如果投資人再害怕下跌而以融券放空來鎖定利潤,最後將導致資金被雙重鎖定,所以可介入電子股的資金動能也被大幅削弱。在電子股進入除權旺季後,這種情況將會愈形嚴重,所以也成為電子股修正時間必須延長的原因之一。
整體而言,沒有量就沒有價,大盤在二十三日出現了今年以來的最低量,顯然指數將有回測八二八一點今年新低的壓力,在量縮的情況下,投資人絕對必須留意盤跌的可能,尤其二十三日量縮下的指數卻是大跌,顯然市場的買氣正在逐漸衰退,下檔年線的支撐將有待觀察。而上檔兩次萬點區域已形成長達十六周的大套牢圈,如果成交量無法擴增至一二○○至一五○○億元的水準,則投資人暫宜減量經營。特別是缺乏流動性的店頭市場,在投信展開減碼動作下所形成的賣壓會有加乘效果,例如二十三日的智原股價再破今年新低,但是本益比仍約三二倍,且投信仍握有相對高檔的張數;例如此類個股一旦在投信停損賣壓湧現下,股價將會出現超跌,投資人宜先避開。
另外近期生技題材炒作甚熱,一些個股在搭著六月中旬五鼎生技上櫃的題材而領先拉抬,包括中化、生達、國化及永信等成交量皆爆出超級大量,但詳細分析獲利及展望,拉抬的因素太過薄弱,加上生技是一項需要時間及龐大資金的產業,上市公司中仍難以有所成就,若僅靠一些層次甚低的生物研究來拉抬股價,將太過牽強,投資人不宜任意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