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這波加碼台股突破千億元大關,買超金額在亞洲單一市場中居冠。由於外資對亞洲整體金融情勢評估明年會比今年更好,因此後續加碼動作仍會持續,外資概念股這波在亞洲市場中預期仍會是表現最強勢的投資標的。
外資源源流進亞洲,自去年第四季開始至四月十三日止,外資在台灣集中市場買超九百六十七億元,而在店頭市場雖作多金額不高,但連續十四個月買超,累計買超金額也逾五十億元以上,總計外資這波加碼台股總金額已突破千億元。其加碼個股表現十分凌厲,股價動輒漲幅逾六成以上,但是對國內指數的拉抬影響十分有限。
今年選股策略出現重大轉變
外資業者強調,今年外資選股策略與以往大不相同,其選股的三大族群依序是:一、全球的高成長產業,二、亞洲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及公司,最後才會以指數概念作選股的題材,因此今年不論外資再有多少資金投入,其操作策略不會改變,對國內股市的影響是績優股被外資鎖碼的效果愈來愈大。
外資這波投資亞洲的信心回復,最早建立在對亞洲整體股市的超跌上,因此當各國政府紛紛拿出挽救經濟的措施後,外資之前嚴重賣超亞洲的資金開始回補,再加上亞洲各國本地信心的回復,各股市自去年第四季開始有良好的表現。今年以來陸續公布的數字也漸看出亞洲各國調整的結果,外資業者相信基本面的復甦也會開始出現利多,因此一棒接一棒的資金持續匯入亞洲投資。
像最早回到亞洲的資金以亞洲區域型基金為主,因此受外資買盤最多的,是各單一國家中最具區域競爭優勢的產業及公司,接著受到美國高科技股大漲激勵,東方科技基金的投入金額也增多,至目前為止,單一國家股票基金外資最鍾情的只有日本及韓國,台股指數仍未被認為具有即時大漲的條件。這由台灣在美國掛牌的 ROC 基金等外資大買台股的期間,認購金額始終不見成長可以看出, 外資目前對亞洲單一市場包括台股在內,對指數看大漲的機率並不大。不過也由於截至目前外資投入亞洲都是以理性的態度操作,因此業者預期下半年經濟數據好轉,外資還是會源源加碼。
再看外資在台股的投資策略,去年第四季台股開始出現個別公司的財務危機,但是亞洲其他國家已紛紛調降利率刺激景氣,加上美國股市不斷上揚,高科技股更是不斷創新高,一向被外資視為美國高科技概念股的電子產業進一步吸引外資投資。因此當時外資在台的配置中,電子股比重已占到投資額的六成。再加上原本電子類股中最弱勢的 IC 及 DRAM 類股景氣開始回升,在基本面實質有支撐下,台灣相關的指標龍頭股包括台積電及聯電等成了外資最愛。
緊接著亞洲概念股在外資圈中發酵,外資認為亞洲不論單一國家或是整體的經營環境都反映了所有利空,股市也都跌到了歷史相對低點。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倒閉,亞洲再起的希望建立在新機會的出現,因此,最能代表各國調整後重新再起的龍頭產業及國家,成了外資投資上的最愛。尤其是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景氣能夠回升,對周邊國家的一些產業會出現帶動,而且在全球產業分工的趨勢下,各單一國家的優勢不同,類股強弱亦會有所差異。
日本若能復甦,台灣電子業受惠最大
有外資分析,台股受惠於日本復甦最大的還是電子業。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電子消費品市場,預期今年日本個人電腦銷貨量將成長一二%,對於全球電腦銷貨量也將增加二%,此對於全球個人電腦代工產業重地的台灣電子業將會受惠最大。此外台股的塑膠產業也有機會擺脫谷底,但成長性則是受到亞洲整體復甦的快慢影響。因此建立持股不及買超電子股積極。
此外,外資在農曆年後政策對金融股釋出利多後,外資亦見回補的買盤,但是外資業者認為金融業雖不致再惡化,但是獲利的成長仍是有限,因此普遍作多意願仍不強。
業者強調,自去年第四季至今,亞洲包括台股都是處於一個價格合理化的調整過程中,跌深股不問類別都具有反彈的空間,但接著考慮投資價值時,產業的未來發展性則是更要重視的問題。像全球電子產業中,網路股的超高本益比為市場所接受,就是在於未來成長性被大力看好。
再以台積電為例,外資持股已經逾百萬張,以摩根史坦利為例,該公司估該股九八年起連續三年每股獲利分別是每股二.五四元,三.○二元,及四.六四元,因此換算該股市價在一百一十元以下具有投資價值,外資在此之前也勇於追價。但在股價突破一百一十元後,外資將其投資建議由強力買進,改為持有,仍將表現超逾大盤。外資買盤亦減弱,不過外資仍強調不追高,拉回仍會續加碼。台積電成了外資的最愛,除了上述利多外,占指數權值比重高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在國內電子股中,外資除了看好 IC 代工的利基外,在網路股方面外資也集中選友訊作為代表持有逾二○%,除此之外,
近日外資對 TFT-LCD 產業的成長性亦看好,對相關股包括明電等亦開始建議買進。
這波外資買超千億元至今,個股的投資價值是其最在乎的因素,因此在指數布局的考量上不甚重視。在國內的資產配置中電子股已占到近七成。但是隨區域景氣復甦後,外資亦認同,台股指數有盤堅的機會。
今年普遍外資將指數合理範圍抓在六千五百點至八千五百點之間,業者亦多認為明年指數還有再上層樓的機會,不過各項數據仍未見到全面性的好轉,因此外資目前在相關股的投入上還不甚積極,一旦外資業者對台股單一市場回復信心,占指數權值重的大型股仍會是外資加碼的必要標的。像航運股中的長榮、大哥大概念股的遠紡,在大型股中相對業績表現出色,外資加碼的動作也會較大。
目前外資買超台股已是亞洲各單一市場中金額最大的地區,後續展望仍然十分樂觀。主要原因在於國內今年開放外資投資上限至五○%,明年底前將達百分之百,這將吸引更多的外資業者投入,因此對於一些過去擔心市場封閉不願投入的公司會有很大的吸引,當然摩根史坦利進一步提高台股占亞洲區域指數的分量還會進一步令外資重視台股的參與。
像本周將來台的百餘位美國退休基金經理人都是國內股市的投資新兵,這些公司每家掌管數十億至百億美元以上的資金,未來只要每家投入最少一億美元就可以造成台股至少百億美元以上的買超,而目前已送核准,證期會估尚可投入金額也有千億台幣,這之中只要三成實際匯入投入,又是一波數百億元的銀彈。
不過外資業者強調,雖然外資投入台股的單一公司會越來越多,資金動能十足,但外資業者的選股方向及邏輯不會改變,只要基本面發展不出太大變化,目前加碼的三大主流概念股不會有大改變,其結果對國內績優公司的鎖碼效果將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