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存股助理:投資債券ETF最該關注的重點

存股助理:投資債券ETF最該關注的重點

謝富旭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3-05-19 14:00

我們存股助理資訊站Line群組有人發言說:「看到最近總經數字很差,媒體一直在說經濟衰退快來了,都不太敢出手買股票!」很感謝這位網友的坦白以告,但是,這種恐懼正是阻礙我們財富增長的大心魔啊。(原文發表於2023-4-28)

 

最近發布的總體經濟數字的確會讓人心情不好。國發會公布的3月景氣對策信號,連續出現第五個藍燈,代表景氣依舊疲弱不已。聯電與力成日前召開法說指出,科技業的復甦比預期還慢,今年下半年即使有復甦,但力道不強。美國公布的2023年第1季GDP成長率僅1.1%,遠低於市場2%的預期。「台灣先生」谷月涵則預言,加權指數可能再度跌破去年10月所創的低點12629點‧‧‧。

 

投資個股與債券ETF,兩者該關心的重點順序大不同

 

《存股助理電子報》雖然很關心總體經濟的變化以及景氣的良窳,然而我們必需牢記要有優先順序:總經與景氣在我們存股族投資決策中,只扮演配角,而且還只是第二配角哩!

 

說的更具體一點:在我們存股族決資決策中,第一主角是我們所追蹤公司的競爭力、獲利能力、管理能力、配息能力這些基本面課題。第一配角則是這些公司所處的產業趨勢以及發展脈動。第二配角才是總經,比如說利率、通膨、就業、景氣等什麼的。但是,我們所追蹤的債券ETF,在研究的第一主角,當然就是總經與景氣。

 

存股族如果反客為主,在投資上以總經、景氣為馬首是瞻,就好像一個在海邊觀察氣候與海象的科學家,他只會在意眼皮子底下的小波小浪,卻忽略了遠處的大波大浪,甚至是大洋流的更深層與更深遠的變化。如同一位老前輩曾經告誡過我的:如果你只在意股價短期波動,景氣起伏等的小波小浪,你是看不到在它們身後的大浪潮的!

 

競爭力強的企業,景氣衰退時會儲備成長動能

 

景氣與總經當然會影響企業的營收與獲利,但那只起短期性的作用,了不起2~3季,或是1~1年半的業績。競爭力強勁的企業,在不景氣或經濟衰退時,免不了業績也會衰退。但在經濟衰退或外在環境變嚴酷的挑戰下,競爭力強的企業會悄悄地逆向強化研發、擴張產能、併購、擴大市佔率、進而搶佔客戶,為下一次好景氣來時儲備更強的成長動能。因此,它的業績往往會呈現,退一步、進兩步的「恰恰節奏」。

 

不信的話訂閱戶看官們看看我們為大家整理的附表。您會發現,台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在2002年至2022年這20年間,從10.63兆元新台幣成長至22.7兆元新台幣,等於是成長了一倍。

 

但是,許多競爭力強的企業,因為在不景氣時業績「退一步」、在景氣好時業績又「進二步」,好像在跳恰恰。所以同樣的20年間,它的營收不只成長一倍,3倍、4倍都有,甚至還有10倍以上的。像台積電,在2002~2022年間,營收成長的近13倍,鴻海成長了24.7倍,群光成長了6.4倍,剛納入的帝寶,在汽車這種高度成熟的產業下(汽車產業工業已發展長達120年之久)都能有3.4倍的成長。

從投資人的角度,投資競爭力強的企業長期報酬率極為可觀,絕對不會像GDP搞了20年才增加1倍而已。如下表,在2002年至2023年這21年間,台積電市值成長了9.2倍,亞泥成長了5.56倍,遠東新將近3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市值的成長只是計算20年期間的價差與配股成長而已,並沒有把現金股息給算進去。舉遠東新的例子來說,過去20年該公司累計配出24.8元現金股利,把這算進去的話,遠東新20年累計報酬率是332.8%。

 

密切觀察洋流與海象,才能捕捉到大魚

 

《存股助理電子報》之所以會關注總經與景氣,除了為了我們追蹤的債券ETF外,主要是企圖藉由掌握資本市場的跌宕起伏,進行部分的調整、多少賺一些投機財,以逐漸厚實我們的資本。

 

比如說,在2022年崩盤前,我們即主張全面減碼1成,或有些追蹤的股票漲至昂貴價,我們建議先出脫觀望。今年初,我們也建議應趁電子股無基之彈進行調節或獲利了結。

 

這就像,住在海邊的漁民之家,也會趁著退潮時去海邊撿海菜、貝殼、螃蟹等等的,多少補貼家用的道理。但請切記,退潮時去海邊撿蝦貝海菜,只能貼補家用,或頂多打打牙祭,祭祭自己的五臟廟,是發不了財的。要發財,還是得密切觀察洋流與海象變化,在對的時機跑去對的海域捕大魚回來。

 

股市如同大海,大家都說是股海。如果你只是一直關注漲潮退潮這種小波小浪,情緒與資金被這種小波小浪牽著鼻子走,又怎麼能捕到大魚呢?各位看官,您說是也不是?

 

 

本文選自《存股助理電子報》存股助理第319期︱存股族該如何面對經濟衰退

 

存股助理周年慶回饋,存股總編謝富旭舉辦北中南免費講座:三輕投資的富足之旅。

6/9台北場名額最後倒數,報名請按此

 

 

 

 

【免責聲明】

《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所提供之文章或影音僅供訂閱戶參考,不能保證獲利或減少損失,亦無鼓吹以及建議任何具體投資行動或決定。任何投資均有其風險,投資人應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本網站不負訂閱者或內容瀏覽者投資盈虧任何之責任。

 

文章具有邏輯連貫性,請訂閱戶切勿轉傳或分享造成誤解 。我們提供的資訊將力求正確性與即時性,但一切財務數字應以證交所以及企業本身所提供為主。對於個別公司的所有分析與看法,皆以存股投資人立場做出發點,並無批評或針貶個別公司營運之意。

 

 

 



 

3.擺脫自責,向不合理說不

 

所有問題的發生都有其客觀的成因,試圖去了解問題發生的源頭是什麼,是誰下的決定?他會這麼做可能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跟想法?讓你去想這些不是為了要找人出來擔責任,而是要讓你知道:對方的問題不是你造成的,現在的問題都是過去的選擇造成的,不是你的責任,本來就不該讓你來背負;把問題想清楚了,就不容易被當下的情境威脅。

 

「你是要舅舅活不下去嗎?」「你這個不孝子!」當聽到這種以情感威脅的語言時,能夠冷靜客觀地回答:「是舅舅選擇賭博不去上班的,我們幫不了他一輩子,如果真要舅舅活得好,我們一起幫他戒賭好嗎?」「我就是因為孝順所以才會出現在這裡,你這樣說讓我很受傷,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以溫柔和緩的語氣表達內心的堅定。一個人不去賺錢、愛賭博,甚至作高風險的決策,沒有自制力、沒有紀律,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習慣讓別人收拾殘局,這樣的人如果沒有找出源頭讓他自己有檢討的機會,同樣的事情就會一直反覆發生。

 

當你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之後就算對方沒有被你說服,依舊到處闖禍,但他也會知道你很理智,不容易被威脅,所以就不會再找你了。

 

4.最差的結果是什麼

 

我們害怕的事情其實是未知,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擔心、害怕、恐懼、不安,每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問我自己:「最差的結果是什麼?如果遇到了,我怎麼辦?」如果你提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有了解決方法,那麼下決定的時候就會比較從容!

 

5.你要自己好才有辦法救人

 

溺水的人是沒有能力救人的,讓自己保持從容,才有辦法給。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有50萬存款,而你的親人索取無度,想把你所有財產都拿走,這時候你有幾個選擇:1.全給2.不給3.給部分。如果是我自己,會選擇2或3;如果對方是會反省檢討自己並且做出改善的人,我就會給部分,如果是不思檢討又覺得拿錢理所當然、一點愧疚都沒有的人,我就完全不會給。這些錢你大可以拿去投資、去創業、去學習,去創造更好的未來,把50萬變成100萬、500萬之後才會更有幫助家庭的能力,等長輩老了才有能力照顧他們,才有能力給孩子念書……一定要給自己保留存活的空間,讓自己有辦法、更好去從根本解決問題。

 

越是你在乎的人越容易威脅到你,我們常常自以為夠聽話或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就會得到多一點愛,得到多一點肯定,但世界不是這麼運轉的,我們要先守護好自己,才有餘力守護別人。

 

※BOX–Tips!

越在乎彼此的人越容易被情緒勒索,別讓愛成為傷害所愛之人的利器,勇敢地分辨責任界線,認知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那些你腦中浮現出「不干你的事」的聲音,那些事是真的不干你的事。

 

作者簡介_精算媽咪珊迪兔

Podcast頻道《精算媽咪的家計簿》主持人、MomPower精算媽咪幸福商學院 共同創辦人、HerAttitude女性創業支持暨發展協會 發起人、啟動幸福文化有限公司 創辦人、媽媽寶寶雜誌 專欄作家

本文摘自渠成文化出版《家計力:小資家庭必讀的財務整頓寶典

延伸閱讀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