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很流行存股,其實你的薪資收入就是一種存股。」Hahow「人生財務規劃學」課程講師王伯達指出,台灣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約50萬元,「用股票殖利率5%來算,相當於你有1000萬元資產,每年幫你創造50萬元收入,這份工作就是你的資產!」
Podcast濃縮精華導讀>>
他建議年輕人,「雖然沒有太多積蓄,然而,時間就是你的優勢;當你還有很多時間,要想的是如何累積資產?」根據主計處薪資指出,20~40歲是薪資收入成長最快的時候,「所以,剛畢業的年輕人應該把重心放在累積本職學能,拿到更高的薪資;有了一定收入之後,才能快速累積資產。」
越早設定目標 越早達成
他指出,年輕人可以保留6~12個月的必要生活費,其餘資金投入報酬率比定存還要高的資產。但是,不要花太多心思去研究熱門產業和標的,「除非你身處金融或相關產業,否則也比不上產業分析師精明。」在投資上,選擇相關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或投入可長期持有的個股,獲得合理報酬。
「越早設定你的財務目標,就有越高的機率來實現。」王伯達強調:很多人都知道財富自由的方法很簡單:減少支出、多存錢、將資金轉化為資產、創造被動收入,並且善用時間讓資產增值。
他笑道:「為什麼我們知道這麼多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因為從「知道」到「做到」是有距離。可以透過三個步驟來實現:一是認真學習;二是對新事物採取開放的態度;三是實際去操作。
投資台股 不如買美股ETF
王伯達分析,想要財富自由,一定要投資。一般最常見的投資就是股票。然而,講到股票,多數人都會以台股為主,因為這是我們最熟悉的市場,「但如果只把目光放在台灣,相當可惜,舉例來說,在台灣可以買到蘋果概念股、特斯拉概念股,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去買蘋果或是特斯拉股票就好了呢?」
他建議可以投資全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美股。因為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經濟規模約佔全世界經濟規模的4分之1,股票市值則超過30兆美元,佔全世界股市規模約41%。許多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如蘋果、Google、臉書,或是迪士尼等都在美國上市,過去數十年來的報酬率也相當不錯。
不過,王伯達指出,最好不要買個股,要分散投資,ETF是較好的投資標的。他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茲教授的話說明,可以投資一籃子股票,隨著股票的數量越多,就能夠降低個別公司的風險。
圖說:王伯達建議年輕人可以在年輕時投資ETF,以複利效果,實現財富自由。
存10萬元 50年翻135倍
另外,他強調,千萬不要忽略複利的威力,「以複利10%來說,第一年你用100元資產賺了10 元;第二年用110元再去賺10%。所以,在第二年會賺到11元,手上的資產就變成121元,這就是利滾利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經過複利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大。美國股市在過去50年來的平均年化複利高達10.3%,意味著這是50年136倍的報酬。也就是說,如果你在50年前投資美股10萬元,到了2019年年底,就會變成1360萬元。
王伯達指出,以資產配置角度來看,應該優先選擇涵蓋美國整體市場的ETF,如涵蓋全球股市的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或是追蹤 S&P 500 指數的VOO或是SPY。「過去14年間(2008~2021),VT只有4年出現負報酬,也就是這14年間任何一年進場,賺錢的機率都是70%以上。」
「再分析出現負報酬的4年,以2008年金融海嘯的31.6%最高,剩下3年負報酬都不到10%,應是多數投資人都能承受的幅度。而即使去年3月股市因疫情大跌,一整年結算下來,全球性股市的ETF報酬率仍有16.1%。」因此,他建議年輕人,善用複利和投資工具,如ETF,財富自由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