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自己,你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在財務上獲得快樂?如果你需要住別墅,擁有3間渡假屋,開10輛車,每年環遊世界一次,吃魚子醬,喝最好的香檳,那也可以,不過如果你不需要很多「玩具」就可以開心,那麼你達成財務目標的時間會快得多。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談到錢的時候,一般人通常會問:「你賺多少?」你很少會聽到「你的淨值是多少?」這樣的問題。很少人會這樣說話,除了在有錢人出入的俱樂部以外。
在這類的俱樂部裡,關於財務的談話幾乎總是圍繞淨值:「吉姆剛剛賣了他的股份,他的淨值超過一億。保羅的公司剛上市,他的淨值有2億5千萬。蘇剛剛賣掉她的公司,她的淨值是35億。」在這裡,你不會聽到:「嘿,你聽說喬剛剛加薪了嗎?而且外加2%的生活津貼。」如果聽到這個,你就知道那個人是當天的客人。
致富法則:
真正衡量財富的標準是淨值,不是工作收入。
真正衡量財富的標準是淨值,不是工作收入。一向如此,將來也永遠如此。淨值,是你所擁有的全部東西的財務價值。想知道你的淨值有多少,要先把你所擁有的現金數目,以及你擁有的股票、債券、不動產的現值,以及(如果你自己有事業)你的事業的價值,以及你自有房屋的現值都加起來,然後扣除掉你的債務,所剩的數字就是你的淨值。淨值是財富的終極測量標準,因為如果必要的話,你的資產最後可以轉化為現金。
有錢人知道工作收入和净值的巨大差別,工作收入很重要,不過它只是決定你淨值的4項因素之一。這4種決定淨值高低的因素是:
一、收入
二、存款
三、投資
四、簡化
有錢人知道,打造高淨值的公式包含這4項因素。由於這4種因素都非常重要,所以接下來逐一檢視。
收入有兩種形式:工作收入和被動收入。工作收入是從實際工作而來的金錢,包括每日的薪水;對企業主來說,這還包括事業的獲利或收入。工作收入要求你投入時間和勞力以賺取薪水;工作收入很重要,因為若是沒有它,幾乎不可能產生另外3項淨值因素。
可以這麼說,工作收入是我們填滿財務「漏斗」的方式。假設不論其他條件,照理說,工作收入越多,所能存下與投資的金錢也就越多。儘管工作收入很重要,但它只是財務淨值等式裡的一環。
不巧的是,窮人和多數中產階級在這4項因素中只專注於工作收入。因此,他們的淨值很低,或者根本毫無淨值。
被動收入,指的是你不需要實際工作就能賺到的錢。稍後會仔細討論被動收入,現在你只要把它想像成填充財務漏斗的另外一條收入支流,而且可以拿來消費、儲蓄和投資。
儲蓄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你可能賺了很多錢,但如果你一點都沒有保留下來,你絕對無法創造財富。很多人把自己的金錢藍圖設計成消費模式,不管有多少錢,一概花光。在立即的享受與長期的平衡之間,他們選擇前者。
敗家之流有3個座右銘。第一個是:「還不就只是錢而已。」所以他們不會有多少錢。第2個座右銘是:「失去的還會再回來。」至少他們希望如此──因為他們還有一個座右銘是:「抱歉,我現在不行,我沒錢了。」他們不創造收入來填補財務漏斗,也不儲蓄,所以根本無法奢談第2個淨值因素。
只要你開始把大部分收入儲蓄起來,那麼你就可以進入下個階段,利用投資來賺錢。
一般來說,你越懂得投資,你的錢成長的速度和產生更大淨值的速度就會更快。有錢人會把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與投資相關的事物,會誇耀自己善於投資,至少善於雇用投資專家幫他們理財。窮人卻認為,投資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所以他們從來不學習, 而繼續過著沒錢的生活。
第4項淨值因素可說是一匹「黑馬」,很少人知道它對於創造財富的重要性。它是「簡化」。這個因素和儲蓄一起作用,讓你很自覺地過著一種對金錢需求比較低的生活方式。減少了生活開銷之後,你的存款就能增加,而你能拿來投資的金額就跟著增加。
要說明簡化這項因素的威力,我想到課程上一位學員的故事。蘇23歲那年做了一個明智的抉擇:她買了房子。她當時花的錢不到30萬美金(約台幣1千萬),過了7年,房市上揚,蘇的房子賣了兩倍的價錢,獲利超過30萬美金。她考慮再買一間房子,但是在參加了我們的課程之後,她發現,如果她把錢投資在利率10%的第2間抵押房屋上,並且簡化她的生活,她就可以運用她的投資所得過著很舒服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工作。所以她不買新房子,而搬去與她姐姐同住。現在她30歲,已經不必擔心錢的問題了。她的獨立不是靠賺很多錢贏來的,而是靠著她很自覺地減少個人的總開銷。她還是在工作,因為她喜歡工作;不過她其實不需要靠工作賺錢了。事實上,一年裡她只工作半年,其他時間都待在斐濟,這是因為第一,她喜歡那裡,第二,她說她的錢在那裡賺得更多。因她和當地人一起住,而不是像觀光客那樣住飯店,所以花費不大。你認識幾個人想和她一樣,每年可以在一個熱帶島嶼住半年,而在盛年的30歲開始就再也不用靠工作賺錢?蘇創造了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所以不需要花很多錢過生活。
想一想你自己,你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在財務上獲得快樂?如果你需要住別墅,擁有3間渡假屋,開10輛車,每年環遊世界一次,吃魚子醬,喝最好的香檳,那也可以,不過你就得把你的標準提到很高,而且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獲得你要的快樂。相反的,如果你不需要很多「玩具」就可以開心,那麼你達成財務目標的時間會快得多。
再說一次,累積你的淨值,需要在四方面努力,這就好像在開一輛四輪汽車。如果你只用一個輪子,那麼開車時也許會走得很慢,不斷顛簸,火星四射,一直打圈圈。聽起來很耳熟吧?有錢人用4個輪子玩金錢遊戲,所以他們的車子開得很快,順暢筆直,而且輕鬆得多。
我用汽車做比喻,是因如果成功了,也許會想帶著別人和你一起上路。
窮人和大部分中間階層卻只用一個輪子玩金錢遊戲。他們相信,致富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賺很多錢。他們如此相信,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成功過,也不了解巴金森定律 (Parkinson’s Law):「支出永遠與收入成正比。」
在我們社會上有一個常見的現象。你有一部車,等你賺更多錢之後,你會買一輛更好的車;你有一棟房子,等你賺了更多的錢之後會換一間更大的房子;你有衣服,等你賺更多錢了,你會買更好的衣服;你現在渡假,等你賺了更多的錢,你會花更多的錢去渡假。事情總有例外……但是我說的這一點幾乎沒有例外!一般說來,人的收入增高之後,花費一無例外也會增高。那就是為何,只憑收入永遠無法創造財富。
這本書原書名叫做《千萬富翁的秘密》,這個「千萬」指的是收入還是淨值呢?淨值。那麼,如果你的目標是到達千萬以上,你就必須致力於創造你的淨值。就像前面所討論的,淨值的基礎除了收入之外還有很多別的。
你要對自己的淨值瞭若指掌。以下這個練習,將會徹底改變你的金錢生活。
拿一張白紙,寫上「淨值」兩字。然後畫一個數字表,一端是「O」,另一端是你的淨值目標,隨便你寫多少。然後,寫下你目前的淨值,3個月後,寫下你的新的淨值。就這樣。持續做下去,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錢。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開始「追蹤」你的淨值了。
記住:你所專注的事情會擴大。我在訓練課上常說:「注意力所在的地方,就會有能量流動,也就會出現結果。」
作者簡介_T.哈福.艾克(T. Harv Eker)
現為「巔峰潛能訓練公司」(Peak Potentials Training)董事長。他在加拿大的多倫多長大,從小家境窘困,十三歲開始打工,曾經送報、賣冰淇淋、擺攤子賣貨物,還到海灘上兜售防曬油。在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讀了一年之後,決定全心追求他的致富夢想。他輾轉在美國幾個城市裡找工作,甚至自己當老闆,創業十幾次卻都無法成功。他沒有被多年的挫敗打垮。又開了一家販售體育用品的公司,在兩年半裡快速成長,開設了十家分店,然後把這項事業賣給一家名列《財星》五百大的企業。他賺了一筆大錢。可是,由於錯誤投資和大肆揮霍,不到兩年就把錢用光了。他又回到了起點。他痛定思痛,回顧自己的成長背景和金錢觀,分析各種與致富有關的內在思惟。他發現,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張「金錢藍圖」,假如不修改這張藍圖,那麼就算賺了大錢,這筆錢也不會留在身邊太久。帶著這樣的信念,他徹底修改了自己的金錢藍圖,最後成為了超級大富翁,並且越來越有錢。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