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台幣一直在升值ㄟ….」
「真的啊,這樣會很嚴重嗎?」
「ㄜ…………..」
嚴重不嚴重,還得看後勢發展,不過,這次新台幣升值的力道和影響,的確不可輕忽。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曾獲得國外金融專業媒體14次評比得A,也有「外匯殺手」的稱號,他主張柳樹理論,認為匯率需具有彈性,始能化解外來衝擊,在他1998年2月25日到2018年2月26日總裁任內,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就是維持在一個大的區間波動。
附圖一為新台幣兌美元月K線圖,向下是升值,向上是貶值,新台幣兌美元在20年之間,曾在2011年5月升值到28.475兌1美元的價位,也曾在2001年7月貶值到35.3兌1美元,這兩個數字形成新台幣波動的上下限。
這一次,新台幣自2019年8月以來緩步升值,年初雖有疫情擾亂,仍舊默默邁進,在10月達到28.6兌1美元,眼見距離當年的「彭淮南防線」不遠,市場人士不禁議論紛紛。
新台幣升值的原因來自國際和國內。首先,美元本來就走弱,如附圖二,美元指數(由美元對歐元、日圓、英鎊、加元、瑞典克朗、瑞士法朗等六種貨幣匯率計算獲得)在2020年先衝高後回檔,日前下測兩年前的低點。
不過,比對附圖一和附圖二可以看出,目前的美元指數93.051(10/20)距離真正低檔區相去甚遠,2008~2011年的時期,美元指數一直在90以下的8字頭,還曾經測試70大關,顯示出美元是比較弱,但沒有特別弱。
看來新台幣升值以國內因素為主。今年上半年,國際收支順差110.8億美元,其中經常帳順差398.8億美元,半導體業增加商品貿易順差、旅行收支逆差走低、外商來台和台商回流、保險業海外投資近高峰美元需求下滑等都是主因。
歷史經驗一:上只要台幣升值 股市就走多頭
換言之,這是基本面的推動,這股力量甚至於抵銷了外資今年以來(截至10/21)創紀錄賣超台股6571億元,前9月並淨匯出達175.2億美元的力道,展望未來,這些因素短期內並不易改變,新台幣欲貶不易。
對投資來說,股市是主要受惠者。
由附圖一可以得知,1999~2000、2004~2005、2007~2008、2009~2011、2016~2018、2019~2020年,新台幣都曾出現比較明顯的升值;附圖三為台灣加權指數自1998年以來的月K線圖,筆者將以上段落加上綠色框框,比對得知,新台幣升值期間,台股都是多頭走勢,即使是在今年3月急跌到8523點,當升值趨勢持續,7月即突破歷史新高!
因此,要掌握新台幣升值的投資契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資和指數連動的ETF,包括台灣五十(0050)、高股息(0056)、富邦台50(006208),以及近來竄紅的永續高股息(00878) 等,皆可在回檔時分批佈局。
其次,新台幣升值意味著企業進口原物料將比以往花費更少的新台幣,因此如果產品價格不變,利潤空間會比以前更大,這類廠商包括食品、家電、營建、百貨等內需產業為主,其中因為疫情關係,應以營建產業較為明顯。
歷史經驗二:營建股和REITs是直接受惠對象
附圖四為同時期的營建指數比較,可以發現在1999~2000、2007~2008年間股價表現不明顯,不過在2004~2005、2009~2011、2016~2018年、2019~2020確是漲多跌少,營建指標企業如海悅、華固、長虹等可望乘勢而起。
再者,房地產市場也有機會。附圖五為可能成交價格指數,這代表預售屋市場,由於本圖是從民國89年第一季開始計算,和附圖一至四從西元1998年起計算並不相同,筆者改觀察新台幣貶值期間的四次時期,分別為2000~2002、2008~2009、2014~2016、2018~2019年,再附圖上以紅色標註之。
比對後不難發現,「每季可能成交價格指數」長期走高,惟少數回檔時期正好是附圖五的1、2、3處,顯示當新台幣貶值時房市也容易轉弱,可能原因為該期間有,房市賣壓出現、炒作熱錢流出,而第4次貶值影響不大,原因在於當時背景是美中貿易戰,投資人雖然買美元避險,也將留在國內的資金轉進房市,造成房價上揚。
所以,可以推測新台幣升值對不動產常具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對小額投資者來說,資產雄厚者如台肥、南紡、士林三寶等企業,有機會受益。另外如附圖六,台灣目前有7檔掛牌的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今年表現不俗,只是成交量不大,亦可列入追蹤。當然,也必須留意,如果新台幣由升轉貶,而且趨勢明顯,上述情況可能出現反向走勢,是必須提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