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成功與否,取決於思考習慣」。即便是相同物品,該如何使用這個東西、會創造出什麼東西,全都取決於那個人怎麼思考。與之相同,財務自由人與財務不自由人,兩者的思考從根本就完全不同。
思考方法的不同,會創造出不同的結果。舉例來說,請問以下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呢?
多數人都會回答「杯子」吧。
那麼,這幅畫又是什麼呢?
看到這幅畫,應該會回答「花瓶」吧。
明明是相同的容器,答案卻會因為裝了什麼,或正準備裝入什麼而有所改變。
我有個朋友是護理師,他曾說過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
年底全部工作都結束後,工作夥伴們會一起喝酒,那時他們會拿尿檢用的紙杯來裝啤酒。一般人應該都會覺得噁心吧,但他們完全不在意。順帶一提,我哥在研究室裡工作,他也曾笑著說:「我會用燒瓶來喝啤酒呢。」
如此這般,在現實中,我們不會將相同物品視為同一種東西。
財務自由人和財務「不」自由人的想法完全相反
有句話說「成功與否,取決於思考習慣」。
即便是相同物品,該如何使用這個東西、會創造出什麼東西,全都取決於那個人怎麼思考。
與之相同,財務自由人與財務不自由人,兩者的思考從根本就完全不同。
在此介紹4個最大的思考差異。
1.自由或安定
幾乎所有財務不自由人都追求著「安定」,重視福利好壞、看重工作是否能做一輩子、該怎樣才能讓退休後不愁吃穿等等事項。
換言之,可說是「重視生活無虞」,喜歡有保障,雖然對嘗試新挑戰有憧憬,卻不會採取行動。
而財務自由人重視「自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工作地點的自由、人際關係的自由。
他們把樂在其中與挑戰性的順位擺在生活無虞之前。
不是將時間換成金錢,而是把時間換成提升人生的價值。
2.是否在意做得到、做不到
財務不自由人會以「適合、不適合」、「做得到、做不到」為基準選擇事物。
舉例來說,選擇就職公司時,判斷基準為「是否為自己能做到的工作」、「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會想要活用自己至今的經驗,做自己感覺會喜歡的事情。
財務自由人則會以「對自己是否有價值」為基準做選擇。
他們不在意「適不適合」、「做不做得到」,就算是做不到的事情,也想著只要讓自己學會就好。而且說到底,根本沒有事情打一開始就能做到。他們知道「做不做得到」取決於「有沒有去做」。
他們相信,現下做不到的事情,肯定也會在實際動手後學會。
所以他們完全不在意做不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