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月收入6位數,同事拎Dior她卻拿著環保袋...中年失業兩樣情:年輕不理財,你不知「未來」哪時候來

月收入6位數,同事拎Dior她卻拿著環保袋...中年失業兩樣情:年輕不理財,你不知「未來」哪時候來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崴爺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0-08-21 11:50

「人年紀大時,最大的壓力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但不好意思,在資本主義裡這是很殘酷的現實。大部分的尊重,都來自於你的財富和收入。」

 

我的前東家又資遣一票員工,昔日戰友N也在這次光榮失業了。沒有其他人中年失業的恐慌不安,她老神在在地和我吃飯、聊天。

 

當崴爺還在職場走跳的年代,電視、報媒當道,大媒體的業務每個月業績隨便都是百萬起跳,月入6位數也是常態。很多業務開著百萬名車、手掛香奈兒山茶花手錶、拎著Dior包包跑客戶,就只有這位大姊拿個環保袋,開著中古Toyota。

 

我記得,有次搭著她的車,我開玩笑問她:阿姐賺那麼多錢,怎麼不換一台車啊?

 

她說:我都把錢拿去投資啦。

 

她還和我說:年輕人要懂得理財,誰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呢。

 

結果,「未來」真的很快來了。

 

我才離開傳統媒體圈10年,這個產業就大崩盤。眼前的大姊邊喝咖啡邊和我說:

現在很感謝當時的自己,沒把錢亂花;工作這麼多年存下的股票,現在一年可以拿到5、60萬的股息;雖然和以前不能比,但往後生活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危機。

 

崴爺看到一段話,真的很有感。

 

「人年紀大時,最大的壓力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但不好意思,在資本主義裡這是很殘酷的現實。大部分的尊重,都來自於你的財富和收入。」

 

想在現實社會當個「被尊重」的大人,口袋可不能空空啊。

 

崴爺有2件事,想要分享給比我年輕的你。

 

5%機會成本

 

略懂投資理財的人應該能理解,年投報率5%其實並不難。如果你省下100元好好投資,來年,它可以幫你賺回5%的報酬,放得更久還會有複利的效應。這也就表示,當你亂花荷包裡的100元,其實你真正的花出去成本是「105元」!有這種「機會成本」的認知,你就會稍微收手一點。所謂的小確幸,其實它的成本比你想像多更多。

 

花錢要合理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消費行為也是這樣的,如果你把自己消費標準拉得太高、太不合理,非名牌不穿、非大餐廳不吃,你會把這種消費方式錨定成「常態」,那會讓自己變得「很難養」。有句話說:不要太常犒賞現在的自己,要存錢給未來的自己。如果你希望未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自己,記得「花錢要合理」,別把自己慣成「偽公主」、「偽王子」。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很羨慕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口袋有錢,立馬花的人。他們很快樂、很帥氣、很光鮮。但隨著歲月增長,我也只見過他們當下的美好。20年後,他們的人生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反而是那些自律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看起來有錢的,都花在身上那些光鮮亮麗;而真正有錢的,他們的錢正忙著幫忙賺錢。

 

共勉之。

 

作者簡介_崴爺

創業者/KOL/作家

寫創業的事、寫職場的事、寫人生的事。「我是崴爺」粉絲團,吸引超過21萬粉絲。2016年至今,已出版過三本書。

 

※本文獲我是崴爺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延伸閱讀

千萬別碰這7種讓你變窮的習慣!「創造複利,延遲享受」才能在中年以後華麗變身
千萬別碰這7種讓你變窮的習慣!「創造複利,延遲享受」才能在中年以後華麗變身

2022-03-16

「你玩不起就不要玩,很多人要租!」房租1年多48萬!26歲第一次租店面,房東給我的震撼教育
「你玩不起就不要玩,很多人要租!」房租1年多48萬!26歲第一次租店面,房東給我的震撼教育

2020-08-07

進口車、名牌包,23歲直播主年收300萬不夠花...人生太早發財,到底是一種福氣還是詛咒?
進口車、名牌包,23歲直播主年收300萬不夠花...人生太早發財,到底是一種福氣還是詛咒?

2020-07-22

中年失業,不敢告訴家人;向朋友求助,卻發現大家也自身難保...45歲像過季商品,半買半送都佔位
中年失業,不敢告訴家人;向朋友求助,卻發現大家也自身難保...45歲像過季商品,半買半送都佔位

2020-06-02

最慘時帳面賠了160萬...這場股災像雲霄飛車,一個菜鳥學到4個血淚教訓:跟著老師做應該會很嘔
最慘時帳面賠了160萬...這場股災像雲霄飛車,一個菜鳥學到4個血淚教訓:跟著老師做應該會很嘔

2020-05-20

不靠高薪、富爸爸...一個創業家的觀察:不到50歲就能安心退休的人,他們30歲都做了這件事
不靠高薪、富爸爸...一個創業家的觀察:不到50歲就能安心退休的人,他們30歲都做了這件事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