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股神」巴菲特曾告訴投資人,如果曾經注意到他於2001年在財星雜誌的一篇撰文中所提到的「或許是在任何時候最佳估值指標」的指數,或許就能避開「達康」網際網路泡沫。如今,這項被稱為是「巴菲特指標」的數據再度閃爍賣出警訊。
MarketWatch報導,這項在投資圈內被稱為「巴菲特指標」的數據內容,僅是把美國股市總市值規模相較於全美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做比較。若股市市值規模僅達GDP的70%至80%,就是值得把現金投入股市的時候;然而,如果數據超過100%,是時候該縮手避險了。
正如Die Welt市場分析師Holger Zschaepitz在推特貼文中所言,把這項指標運用於全世界,那麼該指標正閃爍出賣出訊號。這項指標才剛突破30個月高點,顯示全球股市市值規模相較於全球GDP的占比突破100%。
過往20年來,在這項指數突破100後,市場共出現三次大型崩盤,包括在2000年、2008年以及2018年。
與此同時,回到美國市場,這項數據正處於歷史高點領域。與此同時,美股在新冠病毒疫情之際已大幅回升並逼近歷史高點。
不過,在這一回疫情期間中,巴菲特卻遭人批評為出手動作太慢、欠缺機動性。波克夏這回除了提高實施庫藏股、加碼買進美銀股票外,依然坐擁1,466億美元現金,不太願意出手。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https://money.udn.com/money/index)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