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但全球主要股市卻持續反彈行情,許多指數創下歷史或波段新高。經濟與股市兩者嚴重背離,使很多投資人困惑不已。股市會重探3月低點嗎?哪些市場與產業較有前景?美國公債及黃金仍有避險功能嗎?投資組合該如何調整?
摩根士丹利環球平衡風險控管團隊分析,股市這波大漲,是因為已消化今年所有的利空,並且也已完全反映明年景氣復甦的利多。考量新冠肺炎可能捲土重來、加上企業破產家數升高、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時間逼近,政治風險將逐步提高,未來一有風吹草動,市場就可能大幅震盪,因此投資人最好謹慎因應。目前團隊看好以中國為首的新興亞股、新興市場美元債,也看好黃金的避險功能。
摩根士丹利環球平衡風險控管團隊投資組合經理兼副總裁張煒迪(Eric Zhang)指出,各國的財政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以減緩疫情衝擊,但量產疫苗至少要到明年,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仍然很大。預估美國今年的GDP成長率將跌到負6%,明後年也很難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
四大觀察指標 檢視風險資產加碼時機
張煒迪指出,經濟動能仍疲弱,但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大漲卻也是事實。從四大觀察指標顯示,投資人要重新加碼風險資產,為時過早。
第一個指標是,是否出現有效控制病毒的措施,避免感染反覆出現?第二是市場的估值是否合理?第三是投資人的股債部位配置是否合理?第四是貨幣及財政政策是否有效?
張煒迪說,前兩個指標的答案都為「否」,疫情仍未控制,市場估值也偏高。至於第三個指標,雖然機構法人股債配置仍屬合理,但散戶投資人忙著加碼股市,股票比重偏高,風險上揚。第四個答案雖然為「是」,各國相關政策大致已到位,不過執行面牽涉到官僚體系,恐有時間落差。
利多超前反映 小心市場波動加劇
由於市場變數仍多,摩根士丹利環球平衡風險控管團隊採取較防禦的配置,避開評價過高的產業及區域。目前團隊看好中國及新興亞洲股票,因為中國可望率先復甦,亞洲的產業結構偏向科技股,可望在疫情中脫穎而出,而且很多亞洲企業的營收主要來自於亞洲內部,對西方國家的依賴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