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見股市跌幅超過25%,你在想什麼?多數人可能覺得自己快被淹死,不斷想著風暴何時結束、何時能喘口氣;這時,投資人有3個選擇,一是抱著手中的持股什麼都不做、一是拋售手中持股,另一則是持續買進部位,若此時做出錯誤決定,最多可能讓你多套27年。
儘管身在資產管理業界,但施羅德投資集團研究與分析團隊主管Duncan Lamont沒有水晶球,無法預知全球會在2020年遭受武漢肺炎襲擊,他分享到:「我的積蓄遭受疫情很大打擊,在今年2月替兩個小孩設立的未成年ISA(英國未成年孩子的免稅儲蓄帳戶),那筆錢已減少大約四分之一。」
許多投資人應該都有同感,但若看到下面這張表格,或許就能穩住情緒。
根據施羅德投資整理,從1871到2020年的股災資訊中可看出,過去11次美國S&P指數大跌超過25%的經驗中,從低點回到損益平衡點的時間中位數為1.8年,其中,只有1929年因遭遇經濟大蕭條,指數最大跌幅達82%,因此花了超過15年的時間,才回到損益平衡點。
Duncan Lamont形容:「股市時不時出現如此嚴重的跌勢,顯示波動性與損失風險,是股市投資『入場費』的一部份。」既然入場費非繳不可,那投資人該如何擬定正確策略,讓獲利最大化呢?
施羅德投資統計顯示,儘管違反人性,但在股災時持續增加股票部位,才是能早日達到損益兩平的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