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誰說50歲的薪水,一定高過30歲!很多人不知道:●歲後的平均薪資,就和社會新鮮人差不多

誰說50歲的薪水,一定高過30歲!很多人不知道:●歲後的平均薪資,就和社會新鮮人差不多

洪雪珍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0-05-08 14:40

中年會遇到的生涯問題,除了失業外,還有減薪,也是年輕時未曾料及。一般人都以為中年人的薪資一定高過年輕人,是一種迷思。

 

疫情過後,怎麼保住工作﹑穩住收入?

 

這一波疫情,台灣暫時算是穩住了,大家最擔心的是後面會不會發生倒閉潮與失業潮。以前放無薪假是製造業,這一次輪到服務業也捲入,簡直無一倖免,人人都在系統性的風暴裡。對於上班的我們,帶來的警惕是什麼? 

 

不要再過「0與1的生涯」,這是最危險的生涯!

 

當這份工作失去了,便無所依靠,收入歸零。每天張開眼睛,都是錢﹑錢﹑錢;眼見存款快速不見,整個人或家庭便會陷入恐慌的困境裡。所以我們不能再像過去一樣「0與1」,而是要改成「1與1.5」或是「1與2」,建立「大小收入的安全網」。

 

打造3個收入來源

 

想像自己是一張桌子,過去只有一支腳撐著,這支腳是工作,桌子必須緊靠著牆壁,才不至於倒下。靠的這個牆壁是誰?我們上班的公司。當牆壁倒下時,我們跟著倒下,站不起來。我們的人生要倒或要站,看的是牆壁要垮或要立,決定權不在我們的手上,因此每位上班族心底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害怕失業! 

 

因為一旦失業,就沒有收入,一無所有。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要想的是把生涯的決定權拿回來,握在手裡。重點在哪裡?不是工作,而是收入。也就是說,收入來源不能只有一種,而是要有多個。當其中一個來源沒收入了,還有其他來源,就不致陷入絕境,仍然有活路可走。

 

再來想像桌子怎麼不靠牆壁,自己站起來?我們都知道答案,至少要有3支腳!沒錯,就是要打造3支腳的收入來源。這3支腳分別是— 

 

第1支腳:目前工作(我稱它是「單槓」,短期來說是大收入)

第2支腳:其他工作(包括「兼職」與「斜槓」,短期來說是小收入)

第3支腳:非工作的收入(俗稱「被動收入」,像是利息﹑房租等)

 

5個年齡的收入布局

 

有這3支腳,心安多了,最重要的是不必再害怕失業,對於工作的選擇更自由﹑更自主,甚至大膽去做喜歡做的事,這是多麼理想的人生啊!怎麼拉出這3支腳,我建議在生涯上,分階段布局如下:


.20幾歲:工作+學習階段

.30幾歲:調薪+存錢階段

.40幾歲:高薪+理財階段

.50幾歲: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60幾歲: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每次演講後,都有中年人來跟我說找不到工作,想不通過去找工作都很順遂,工作來找他們,怎麼現在完全變了個樣?這是鐵錚錚的事實!遺憾的是是多數人在年輕時看不到這點。依據我的觀察,在人生的上半場,找工作沒問題;45歲以後,到了下半場,求職不易,收入絕對不能只是依靠單槓(工作收入)。

 

產業更迭,造成技能斷層﹑工作消失,失業將是常態。這是我最近在訪問失業者,發現不少是學經歷俱優,工作態度佳﹑表現績效好,卻在中年之前已經有過1至3次失業。對於失業,社會上普遍不認為是好事,所以失業者都會隱瞞不說,並包裝得密不透風,使得失業變得罕見不尋常,其實不然!

 

中年會遇到的生涯問題,除了失業外,還有減薪,也是年輕時未曾料及。一般人都以為中年人的薪資一定高過年輕人,是一種迷思。根據主計處統計,50幾歲以後,薪水逐漸走下坡,掉到剩八成;到了65歲,平均薪水幾乎和社會新鮮人差不多。年輕時覺得錢不夠用,其實中年感受將更深,薪水不漲反跌,花用卻更大。

 

延伸閱讀

50歲沒結婚,連房東都嫌!一個中年大叔的哀傷啟示:租屋只能一陣子,買房才是一輩子
50歲沒結婚,連房東都嫌!一個中年大叔的哀傷啟示:租屋只能一陣子,買房才是一輩子

2020-05-04

65歲前要存2千萬退休金?下班都在禪修、當家教...40歲單身漢的窮忙人生:想賺大錢卻「短視近利」
65歲前要存2千萬退休金?下班都在禪修、當家教...40歲單身漢的窮忙人生:想賺大錢卻「短視近利」

2020-03-27

你也在害怕嗎?認真工作30年...錢沒存夠、人還不夠老,60歲「被退休」的中年恐慌
你也在害怕嗎?認真工作30年...錢沒存夠、人還不夠老,60歲「被退休」的中年恐慌

2019-10-25

台大畢業,當了10年空姐,45歲後轉職二手服飾店員:已放棄在工作裡找夢想
台大畢業,當了10年空姐,45歲後轉職二手服飾店員:已放棄在工作裡找夢想

2019-08-08

40歲才結婚生子...年薪百萬經理感慨:同學都退休,我還在工作養家,這個人生輸了嗎?
40歲才結婚生子...年薪百萬經理感慨:同學都退休,我還在工作養家,這個人生輸了嗎?

2019-06-19